承載著生命的種子終于找到合適的駐扎地,那是一片溫蘊富庶的膏土。花期是在2015年尾巴綻放的,大致來年九月便可結果。來的如此恰到好處,未晚未早,想來是個聽話的寶貝吧。
回家幾日,這大概是聽到的最動心的聲音,在王妹(樓上阿姨家小男孩的綽號)極簡的生日宴上,我放下宣告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減肥大業,安心地吃著奶油蛋糕,絲絲甜馨消融在味蕾,突然一則重磅消息撲面而來——阿姨懷上二胎,又一次成功晉升媽媽了!當時大概只有一個感受:生命是如此奇妙啊!
還記得阿姨以前生王妹時的驚心動魄,生產前突然出現血小板驟降,緊急下被送往市區醫院,小縣城的中心醫院當時完全不敢接收如此情況的孕婦,他們怕弄不好發生醫患事故,多惹麻煩不好。畢竟在我們縣城多發生此類事故,屢見不鮮,某天某名患者家屬用幾輛大巴車把自己村里人邀到醫院,然后在醫院門口鬧事,場面大的甚至可以驚動刑警,其實大多數家屬名為討要公道,實為訛詐,醫院當然也愿意息事寧人,用錢能夠搞定的事也就不是大事。所以,阿姨最合適去市區醫院,各方面條件完備,醫術似乎更為精湛,可是后來她嚴重到只能在省級醫院才能治好病,所以生下的瘦小男孩取名“王平”,寓意為平安一生。而現在得知她要生二胎,不免擔憂。
可是生活總是那么觸不及防,往往沒有防備的,身邊竟然已知有兩名孕婦,她們都期冀著迎來她們的小公主,有時大伙笑稱是個男孩咋辦?她們也做無奈狀,叫喚著:若是天意玩笑生一個帶把的兄弟,以后又得多奮斗一套房子了,不然,就把他嫁出去吧!哈哈,這也是詮釋了俗人幽默學啊。
自古我們就知道,經濟政治文化與生活確是深刻聯系,在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后,即使是廟堂之遠的湘西邊陲小城,話嘮婦女們也總是不斷討論著二胎問題。歷史上的莎士比亞曾提出經典問題“To be or bot to be,that was a question.”現在則演變成“生還是不生,這真是個問題。”
這個復雜的問題,平俗還是精英式的教育問題,住房醫療還是養老社會福利,目前的社會設施,關于政治我是不予多做解釋的,畢竟現在是個門外人,行內人說的才是行內話,凡人還是莫庸人自擾了。生存第一性是好好生活。
一顆種子的宿命有時就是一個生命的歷程,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枯萎,化土。是什么樣的花結什么樣的果,其實命運早已注定,主觀因素不可以改變,那就從后天的客觀入手,如果是一朵玫瑰,那就讓它嬌艷欲滴;一株蘭草,讓它悠然逸生;一寸菡萏,使之淡雅俊俏。
正如我相信每一個新生命上都是承載著愛意降臨人世的,無論任何黑暗,你自己就是一盞明燈,溫暖便由心向外溢。
九月,親愛的寶貝,愿你擁抱這個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