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年
圖/網絡
小時候,在沒有形成自己的判斷力之前,每個小孩總是會努力去做好父母期待的每一件事。
父母說:你要好好學習,于是你不敢懈怠,只是為了換一個父母喜歡的好成績。
父母說:你要聽話啊,不要瞎鬧騰。于是不哭不鬧,只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贊揚。
父母說:你要懂禮貌,于是你見到了長輩就打招呼。只是為了看到父母很開心地對你笑。
父母的期待自然是以為孩子好為出發點,但有時候,出發點是好的,做法卻不一定正確。
后來,隨著成長,你卻在逐漸意識到:不管怎么努力,有時候你就是達不到父母和同伴預期的樣子。為什么呢?事實上,只是父母的要求逐漸變得更高了,并且,你的同伴越來越多,他們每個人對你的期待都不盡相同。
其實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你知道哪些對你有益,哪些對你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可是你還是會為了別人的一個期待而去努力,哪怕有時候還得不到理解。但有時候你還是會覺得很委屈,為什么自己這么努力,卻得不到一個肯定。
你知道自己這么努力地去完成別人的期待,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贊許,你只是很在乎,這個對你有期待的人。或者僅僅是,因為自卑,你才活在別人的看法里。
但你卻忘了,你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別人而活。
01.
有一對夫妻,兩個人騎著驢走,有路人看見了,說:“這么狠心,兩個人騎著驢走。”于是妻子下來讓丈夫騎著驢走,接著又有路人說:“這么狠心,不讓老婆騎。”他們聽了之后,丈夫便下來讓妻子騎,還是又路人不滿:“這么愚蠢,只讓妻子騎。”最后他們決定牽著驢子回家,但依舊不盡人意,又有路人說:“這么愚蠢,有驢都不騎。”
這則小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如果只活在別人的期待里,恐怕一輩子都難以讓人滿意。
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我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價值觀,何必為了別人一句話,就放棄了原本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02.
前段時間《超級演說家》中的小冰火了。
因為丑,她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不管她把桌子擦得多么干凈,她都得不到獎勵,而那些長得漂亮的女孩兒,就算不做什么也有蛋糕吃;她唯一的一個朋友,還是靠給零花錢來維系的;她處處受到排擠,總是被嘲諷,并且沒人愿意相信她,也只是因為長的丑。
原以為到了初中會有轉折點,沒想到那才是她噩夢的開始,她依然受到排擠,就連老師也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地批評她。她還想過用自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因為長得丑,就應該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這個看臉的世界有時候就是如此地現實。
因為受不了這個世界不公平的對待,不能忍受周邊人異樣的眼光。小冰十七歲選擇了整容,前后做過十三次整容,鼻子兩次,下巴兩次,太陽穴一次。她為了變瘦,抽脂、切胃,運動,從180斤瘦到95斤。原本長著一張男人臉的她現在變得像個混血兒,從這之后,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周邊的人對待她的態度完全不同了,以前連店員都嫌棄她,現在卻連陌生人都想和她搭訕;以前她倒追她的初戀,無論怎么努力對他好他都不稀罕,但現在,他已經成為了他的男朋友。
她變成了大部分人所期待的樣子,但有時候卻恍惚覺得,周邊的一切美好都顯得那么地不真實,曾經活在地獄般的人生,如今卻像活在童話故事里。
有人罵她是整容鬼,說她的臉是假的,靠臉得到的善意和愛情也都是假的。
她向這個以貌取人的世界妥協了一次,她變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她確實得到了很多曾經她得不到的東西,但也遭受過辱罵。
變美之后,她開始分享自己的減肥以及整容經歷,她想讓更多的女生自信起來,讓更少的人走彎路。分享整容經歷的同時也逐漸陷入過復胖而引發過抑郁癥,她也在醉酒時害怕大家會因為她復胖而又不相信她。這些都是她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活在別人的期待里付出的代價。
但她沒有放棄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她不再向世界妥協,創業的一次次失敗沒有打倒她,她努力堅持到底;復胖的苦惱也沒有打倒她,她靠自己的毅力用健康的方式去減肥;她為自己投資,學習專業的化妝課和減肥課,不斷地調整自己以便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
如今的她已經強大到不介意來自這個世界不和諧的聲音,畢竟她還是得到了她想要的。她所獲得的,也都是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所承擔的風險得來的。曾經她是活在了別人的期待當中,而如今,她卻活成了自己所期望的樣子。
03.
大學的時候認識一個朋友,他喜歡做銷售,并且對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規劃。第一次跟他聊天的時候,他就和我談他的打算和目標。我原本以為他一直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沒有料到他之前也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
剛進入大學時,他也像大多數人那樣,平凡渺小。當時他喜歡上一個女孩兒,于是鼓起勇氣向那個女孩兒告白了,結局不如人愿,他被拒絕了。因此他頹廢了一段時間,但并沒有太久。從那以后他開始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當自己變得優秀了,變成了自己期待的樣子,一切都不會顯得那么難。
他開始努力學習銷售,試著去建立自己的團隊,并且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那些和他一樣有著向上精神的人。
但事違人愿:他父親認為他在大學里應該好好學習,而不是干一些不著邊際的事兒。盡管遭到父親的反對,他還是沒有退縮,他并不想活成父親眼中的那個只注重學習的人,重要的是,他并不熱衷于他的專業,他熱愛的是銷售。
為了證明他并沒有錯,他在保證學習成績比較穩定的基礎上,用自己兼職所換來的工資為自己投資,學習銷售知識,并且不斷地積累經驗。大一一年的時間里,他成功地蛻變了自己,變成了一個令很多人羨慕的人。這一年里,他經歷過失敗,經歷過心酸的時刻,但他都挺過來了。這一年里,他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公司給他投來的橄欖枝,但他選擇了放棄。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實力還不夠強,現在進入公司遠不及達到他所期待的樣子。
暑假期間他依舊沒有松懈,他打暑假工,決心用自己的努力實現大二的經濟獨立。最終他的父親選擇了不再反對他。
我們都應該明白:自己不能夠總活在父母的期待里,也不能夠活在其他任何人的期待里,而應該選擇自己的路,活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將來才會過得更加稱心,即使不如意,也不用去抱怨任何人,因為我們父母,只是在我們偏離正確航道的時候給我們適當地指點方向。努力去靠近自己期待的樣子,總不至于那么糟糕。
活在別人的期待里,很累,也很迷茫。
《不完美小孩中》有這么一段歌詞:“當我努力做個完美的小孩,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你卻好像,格外欣賞,我犯錯犯傻的模樣。”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也都不例外,總有人不讓他的期待成為你的負擔。
當我們努力去滿足所有人的期待的時候,只是為了得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認可,然而每個人的期待都不是相同的,你努力,并不一定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既然我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我們為什么不滿足自己的期待呢?我們得不到世界的認可,是因為我們并不夠強大。首先你要認可你自己,再拼盡全力達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才能夠得到這個世界對你的認可,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