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有的家長說老師不負責任,有些老師說她家的孩子很聰明,只是沒有好好學習,如果好好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差。
? ? 看到這里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我屬于那種聰明但不勤奮的人,但是學習的內容簡單,雖然沒有用工,卻也總能在考試的時候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也? ? 正是因為此,我也從來都沒有認真努力過,更養成了拖拉懶散的習慣。等到再大一些,學的知識越來越深奧,自己的小聰明沒有了用武之地,再想要勤奮的時候,卻發現勤奮對于自己來說,竟然有些難。那些成年累月養成的壞習慣,想要改變又談何容易。于是乎,成績自然是沒有好了,習慣也依舊不怎么樣。
? ? 大學時候,有一個研究生到我們系里來做實驗,是要分析不同學歷,不同年齡的人智商的高低,或者可以說是要分析智商對于一個人學歷的影響,當時覺得有趣,開開心心的參加了測試,當測試結果出來的時候,我清楚的記得那位姐姐表情訝異的對我說,你這么聰明,應該讀完本科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讀博士,讀完博士讀博士后。這里并不是想要吹噓自己有多聰明,只是想說,最終我也不過是個本科畢業生,那些博士、博士后與我再無半點關系。
聰明固然好,但勤奮更難能可貴。
? ? 我不知道那些最終能夠取得較高學歷的人們究竟智商幾何,但能夠確定的是,他們都有著不服輸的精神,都有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氣,一個有著堅定信念的人,一個勤奮的人,就算笨一點都沒有關系,因為他有著明確的目標,知道為著自己的目標去不斷努力,知道摔倒了爬起來繼續趕路,這就是勤奮的魅力。或許他們智商各有高下,成就也有不同,但總不會太差,大力出奇跡,大概就說的是這個道理吧。
? ? 有時候我在想,也許我應該笨一點,也許會傻傻的努力,后來我否定了自己的這種看法,聰明和不努力,笨和努力也并不能劃等號,聰明的人也同樣有十分勤奮努力的,笨的人也同樣有終日無所事事的,只能說聰明且勤奮的人必然高人一籌,但笨一點,只要夠勤奮依然能夠做到“勤能補拙”,余下的不夠努力的人,就算聰明,大概也只能是小聰明了,這樣的聰明,不要也罷。
? ?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就,以為是別人運氣好,是,你只看到了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可是你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好運氣”其實都是汗水凝結而成,這個世界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不論在那個領域的領軍者,都經歷過失敗、挫折、嘲笑,但是他們沒有被這些外在的因素打到,依然為著自己心中的目標不斷努力著,一復一日重復著在你看來枯燥無味的事情,流汗、流血、流淚,但唯獨不退卻,當他想要的機會降臨的時候,才可以輕而易舉的抓住,而不會錯過。也許這些機會永遠不會降臨,但是,只要努力過,那過程都是令人懷念的。你不去努力,你的日子就豐富多彩了嗎?回想起來,大概也沒有什么深刻的記憶吧,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樂趣呢?
? ? 想起了有一天臨時起意在看英語,一位同事打趣道“這么大年紀還學英語,好可憐!”我答道,“你不學英語,難道年紀就不會大了嗎?”
? ? 你想做些事情,沒必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因為別人未必會支持,還可能給你潑冷水,自己默默的堅持就足夠,隨時開始都不晚,只要不是半途而廢,那些勤奮努力過的日子,在未來,也終將成為回憶中最美好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