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堂到江湖:周瑜的人設是如何走向崩壞的?

拜《三國演義》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東漢末年及其后的魏蜀吳三國時期,成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

作為江東孫氏集團的大都督周瑜,他先跟隨孫策建業江東,又在孫策死后,輔佐其弟孫權鞏固疆土,并經赤壁一戰,威震天下;雖然在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年僅36歲就英年早逝,但也不失為一位“千古風流人物”!

然而周瑜在正史中的完美偉丈夫人設,卻在后世的流傳過程中,逐漸走了樣,到了1000多年后羅貫中寫就的《三國演義》中,更是出現了“孔明三氣周公瑾”的經典橋段,留下了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丑惡形象。

那么,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廟堂之上和江湖之下的周公瑾,為何會出現如此天差地別的風評呢?

悅史君試著梳理千年脈絡,為廣大悅友還原其中的奧秘!


魏蜀吳三大咖:孟德傲嬌,然公認英雄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不僅勇武剛烈,膽識過人,更關鍵的是,沒有周瑜,孫權覺得他就當不了皇帝,東吳王朝也就開不了張了!

這是周瑜的少上司、后來的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對他其中的兩句評價,足以看出周瑜對孫權以及整個江東孫氏集團的重要性。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在赤壁發生的那場戰爭,當時不巧有瘟疫發生,我曹孟德主動燒船退出戰場,才讓周瑜獲得了打敗我的虛名。

對于赤壁之戰的結果,周瑜的對手、東漢權臣、曹魏太祖武皇帝曹操,是很不服氣的:身經百戰的他當時已經54歲,而且兵多將廣,不可一世;周瑜雖是江東才俊,但其年34歲,還是和劉備這么小心翼翼的主子合作,可謂對比鮮明。

但要悅史君說句公道話:武帝你已經夠偉大了,這場戰爭輸就是輸了,過多的掩飾反而心虛,反而襯托地周瑜更厲害了。

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是個文武全才,很會籌劃和謀略,是萬里挑一的英雄好漢;我感覺他器量廣大,恐怕不會長久地當別人的手下。

作為孫劉聯軍的統帥之一,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對周瑜還是有一定接觸和了解的,按他的說法,周瑜不僅是個人才,更是個可以和他并列的人物!


同僚、說客:人品一流,協調能力佳

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于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當年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督,兩個人一起合作攻打江陵,雖然周瑜擁有最后的決定權,但程普自以為年紀大資歷深,而且和周瑜一樣都是都督,就不聽周瑜的調度,結果差點誤了大事。

東漢孱陵侯、南郡太守呂蒙是周瑜的同僚,而且只比他小4歲,對他的情況自然很熟悉。

雖然最終周瑜等人成功打下江陵,但從呂蒙的回憶來看,周瑜當時確實還面臨著內部協調的問題。那么,作為最重要的當事人,程普事后又是怎么說的呢?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與周瑜交流,就好比是喝美酒佳釀,不知不覺間就醉了。

顯然,按照東漢蕩寇將軍、江夏太守程普的說法,他對周瑜這個人是很服氣的。這也說明,周瑜協調能力強,非常善于團結人才。

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周瑜這個人雅正不俗,氣度寬宏,根本不是靠言語誘惑就能離間的人。

東漢名士蔣干曾受曹操之托,去找同郡人周瑜敘舊,企圖說服他離開江東孫氏集團,或者能夠為曹操所用。但蔣干和周瑜接觸后,卻發出了以上感慨,可見周瑜其人的魅力。


晉室南遷,以晉承漢聲名受損

客問曰:“周瑜、魯肅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孫策于總角,定大好于一面,摧魏武百勝之鋒,開孫氏偏王之業,威震天下,名馳四海。魯肅一見孫權,建東帝之略。子謂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將竭其直忠,佐扶帝室,尊主寧時,遠崇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于孫氏于漢室未亡之日邪。”客曰:“諸葛武侯翼戴玄德,與瑜、肅何異而子重諸葛,毀瑜、肅,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論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為之本,跡其致用之源。諸葛武侯龍蟠江南,托好管樂,有匡漢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今玄德,漢高之正胄也,信義著于當年,將使漢室亡而更立,宗廟絕而復繼,誰云不可哉!”

上面這一長段,悅史君簡單概括一下:一是直接下了結論,周瑜是個小人;二是解釋周瑜是小人的原因,因為他在東漢還沒有滅亡的時候,不思盡忠職守,反而為割據江東使勁,人品肯定有問題;三是諸葛亮輔佐劉備,是為了復興大漢江山,所以他是值得敬重的名臣。

悅友們聽著是不是有點《三國演義》的意思?那還真不是。這段話出自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所著的《漢晉春秋》,目的是為了給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尋找維護自己統治地位的說辭。

在《漢晉春秋》中,習鑿齒一改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以曹魏為正統的說法,首次提出了改尊蜀漢為正統、曹魏為篡逆的觀點,認為晉朝皇室司馬家族雖然接受的是曹魏的禪讓,但要想維護國統,就應該直接繼承漢祚。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在以習鑿齒為代表的部分東晉史學家眼中,三國時期蜀漢才是正統,曹魏是篡逆了漢祚,東吳的地位就更加尷尬了,那作為東吳政權的開創者和捍衛者,周瑜必然就遭到了丑化。


唐詩留痕:尊蜀正統,調侃周瑜戰績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代詩人杜甫的這首詩,很多人都記誦過,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推崇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尊蜀漢為正統的觀念很明顯。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為唐代詩人的杜牧,這首詩想必悅友們也不陌生,赤壁之戰本是周瑜一生戎馬的巔峰之作,在這里卻成了東風的功勞,還要搭上周瑜妻子小喬和妻姐大喬的人生歸宿,肆無忌憚的調侃一點都不加掩飾。

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詩人的浪漫天性和想象力起作用,但悅史君認為,如果當時沒有尊崇蜀漢、貶低周瑜等人的氛圍,想必杜樊川也不致如此放肆!


宋代反復:廟堂朋黨之爭,江湖日漸低落

北宋完成統一大業后,國內繁榮昌盛,但也導致朋黨之爭嚴重。

北宋溫國文正公司馬光在與荊國文公王安石的“新舊法”斗爭中,選擇遠離朝廷中樞15年,完成皇皇巨著《資治通鑒》。

在《資治通鑒》中,司馬光再次以曹魏為正統,最典型的就是曹魏和漢朝、晉朝一樣,都是《漢紀》、《魏紀》、《晉紀》等排開,而與曹魏同時期分立的蜀漢、東吳,則沒有”紀“。

在這種情況下,周瑜的歷史地位和人格魅力,也得到了肯定。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在蘇軾這闕千古名詞中,周瑜的偉岸形象栩栩如生,可以看得出當時的名流對他的推崇。

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悅史君白話過濾版:說到三國時候的事情,聽到劉玄德打了敗仗,小孩子就皺眉頭,甚至傷心地流眼淚;而聽到曹操打了敗仗,就高興地又蹦又跳起來。

上面這段話,出自蘇軾的文學小品《東坡志林》,是對民間如何看待“三國”故事的描述。很顯然,北宋老百姓的態度,已經是尊崇蜀漢正統了,作為對立面的曹操、周瑜等人,自然只有被丑化的份了。

到了南宋時期,宋室南遷,和偏安江左的東晉處境差不多,三國正統之爭又提上了日程。

最終,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通鑒綱目》一書中,對三國史事,舍棄曹魏紀年,改據蜀漢紀年。

這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確立起來的曹魏正統發生了改變,蜀漢正統觀念再一次占據了歷史的上風。周瑜的歷史形象,自然又進一步被丑化。


元明清三代:承襲朱熹“帝蜀寇魏”論 《三國演義》定基調

朱熹的理學思想,被接下來的元明清三代確立為官方主流,而他的“帝蜀寇魏”觀念,自然也就被承襲下來。

蜀漢是正統,曹魏是篡逆,那東吳夾在中間就更不是東西了,周瑜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形象自然一落千丈。

官方說法尚且如此,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中,周瑜的形象就更是被徹底扭曲了。

在經過話本《三分事略》、《三國志平話》等書的歪曲后,原本英雄一世的周瑜,已經淪落為才智一般、妒賢嫉能的平庸之輩。

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橫空出世,更是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和貶低,雖然書中肯定了周瑜前期為奠定孫氏江東基業的汗馬功勞,但與諸葛亮等人開始接觸后,他卻迅速蛻變成了一個配角,不僅赤壁之戰的功勞被諸葛亮奪取大半,還心胸狹隘,最終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悅史君點評:雖然清代文學家鄭板橋、晚清名臣張佩綸等人,對周瑜其人推崇備至,但廟堂上的寥寥數語,已經完全被江湖中《三國演義》的億萬讀者所淹沒,周瑜的完美人設也隨著“既生瑜、何生亮”的一聲嘆息,走向了崩壞。

直到現在,有《三國演義》和圍繞它所產生的影視劇、游戲等衍生品的影響,不少人對周公瑾的第一印象,還是《三國演義》中刻畫的藍本,不是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11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860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128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9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2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77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6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77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70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15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1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2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96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5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