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尋夢14

29)與朱丹溪有關的【丹家山查(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與楂何關?)丸】與“《法》制紫姜”

第二十四回

【庚辰眉批:讀閱“醉金剛”一回,務吃“劉鉉”丹家山查(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與楂何關?)丸一付,一笑。余卅年來得遇金剛之樣人不少,不及金剛者亦不少,惜書上不便歷歷注上芳諱,是余不是心事也。壬午孟夏】(按:康熙時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書人畸笏叟(張英,1637-1708)題記。脂硯齋高士奇(1645-1703)的批語最遲只至庚辰年。

此則題記用劉鉉慧眼識才典故。清修《明史列傳第五十一》有載劉鉉。“劉鉉”在此藏代修辭,指同是詹事府詹事的《石頭記》原著作書人梅溪——張英長子張廷瓚(1755—1702)。

明代焦竑(1540-1620)《玉堂叢語》:“景泰間,吉安劉公宣代戍于京師龍驤衛,為衛使畜馬,晝夜讀書廄中,使初不知也。公偶與塾師論《春秋》,師驚異之,以語使,使乃優遇之。未幾,發解及第……取解時,劉文恭公鉉主試,訝其文,謂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啟封,乃公也,人始識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明代李贄 《初潭集?知人》:“前史載卓公寬中,文饒洪量,褊心者或弗之信。” 《北史?高允傳》:“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無也。而前史載卓公寬中,文饒洪量,褊心者或之弗信。”《初潭集》是李贄初落發龍潭,于萬歷十六年戊子即1588年編撰而成的,將《世說新語》和好友焦竑初編成的《焦氏類林》兩書的材料重新分類編輯,通過批點、評論來闡發自己思想的作品。【丹家山查(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與楂何關?)丸】指《丹溪心法》卷五“秘方一百”寬中丸(治胸膈痞悶停滯飲食。山楂(不以多少,蒸熟曬干),上為末,作丸服)。《本草綱目》:“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時珍曰: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雖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為要藥……震亨曰:山楂大能克化飲食。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則反克伐脾胃生發之氣也。”

【“卅年”】用典宋代邵雍 《三十年吟》“比三十年前,今日為艱難。比三十年後,今日為安閑。治久人思亂,亂久人思安。安得千年鶴,乘去游仙山”。倪二是潑皮無賴,王熙鳳是潑皮破落戶、放賬破落戶,【芳】說的是王熙鳳之流。第五回中,巧姐判曲中的狠舅奸兄即說的是卜世仁:站在賈蕓的角度,卜世仁是狠舅;站在賈蕓母親的角度,卜世仁是奸兄。卜世仁的女兒冠名銀姐即因“愛銀錢”而來。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皇都品匯》:“欲識真誠藥餌,京師地道為先。毓成棧、天匯號,聚川廣雲貴之精英;鄒誠一、樂同仁,制丸散膏丹之秘密。史敬齋鵝翎眼藥,不讓空青;益元堂官揀人參,還欺瑞草。劉鉉丹山楂丸子,能補能消;段頤壽白鯽魚膏,易膿易潰”。(按:丸散膏丹是中藥的四種劑型。白鯽魚膏組分有白芷和鯽魚,無法簡稱鯽魚膏)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序》作者《自序》:“昔劉宗正校書天祿,有《說苑雜記》諸書行于世,而後之為雜說者宗之。如班令史之侍讀禁中而作《白虎通》(王燦熾注:按:《白虎通》即漢班固所撰《白虎通義》。),蔡邕之校漢典而作《獨斷》是也。嗣此,則唐、宋諸家,短裁促筆,各自為書,不必盡出秘府。致長安舉人,凈房佛殿,爭相寫記,為銷夏之舉,謂之‘夏課’。元、明以來,山人園客作稗官野乘,以夸詡聞見。故說者謂談議之盛,至唐後始備,而不知《漢書?藝文》,已早有雜說千家,見于書目。陛自辛亥秋從事禁庭,癸丑冬奉置史館,叨窺內府圖書,金匱石室之秘,而充楹負欐,匯今古藏書之所未備。然陛恭膺宮闕制作督銷之職,晨入夜出,負星而趁瞑,亦何嘗有頃刻之暇可涉筆札。乃自丙寅冬,告養歸來,凡有所經歷者,隨意記錄成帙。如《工務紀由》、《月令集覽》、《昏儀便俗》、《讀禮須知》、《曠懷閑草》諸書,搜微剔隱,詳加刪訂。惟是皇都品匯萬方,澤流九有,而歲時令節,風土景物,典儀之盛,遠邁前古,豈可茫無記述?因自不揣鄙陋,敬以耳目之馀,匯集為編,顏曰《帝京歲時紀勝》。而謬以促筆短裁,雜志街談巷語,略記熙朝景物儀文之盛。匪敢以蟬鳴蛙響,妄附鼓吹于盛世休明也。是為序。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冬月長至谷旦,大興潘榮陛在廷甫識。”

“謬以促筆短裁,雜志街談巷語,略記熙朝景物儀文之盛”——潘榮陛見過庚辰本或聞聽過第二十四回【山查】畸記上的內容。至遲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庚辰本《石頭記》已為世人所知。【“劉鉉”丹家山查丸】這條畸記被二道販子潘榮陛等望文生義、斷取閱讀為【“劉‘鉉丹’”山楂丸子】,它是庚辰本等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信息,也是脂批為真的核心證據。潘榮陛是直隸大興人,占有康熙時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夢稿本狗尾續書人曹家“雪芹”晚年定居在北京西郊大興,故潘榮陛能接觸到庚辰本。劉鉉丹山楂萬應丸藥簽上的落款【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則是庚辰本傳播情況和脂批為真的又一佐證。

《禮庭吟》二卷(衍圣公孔昭煥家藏本),明孔承慶撰。承慶字永祚,曲阜人,至圣六十代孫也。年三十一,未及襲封而卒。其外祖王惟善為裒其遺詩以成此集,有景泰間同郡許彬《序》,又有天順丁丑長洲劉鉉《序》,歲久散佚。康熙庚辰,衍圣公孔毓圻檢校先世遺稿,又得而重刊之。孔毓圻得而重刊《禮庭吟》是張英提及劉鉉的文化環境因素。

袁棟《書隱叢說》(1744年)雜抄小說家言,參以己之議論,亦頗及當代見聞。其中“蘇州風俗奢靡”情況云:“其宴會不常,往往至虎阜大船內羅列珍羞以為榮。春秋不待言矣,盛夏之會者,味非山珍海錯不用也。雞有但用皮者,鴨有但用舌者。”這是袁棟見識或聽聞過《石頭記》抄本的證據。童岳薦《童氏食規》“糟鴨舌,冬筍片穿糟鴨舌。 蘇州亦行此食”是童岳薦見識或聽聞過《石頭記》抄本的證據。)

第五十二回

二人才叫時,寶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麝月先叫進小丫頭子來收拾妥當了,才命秋紋檀雲等進來,一同伏侍寶玉梳洗畢。麝月道:“天又陰陰的,只怕有雪,穿那一套氈的罷。”寶玉點頭,即時換了衣裳。小丫頭便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建蓮紅棗兒湯來,寶玉喝了兩口。(按:張志聰(約1630~1674,字隱庵,浙江杭州人)康熙十三年(1674)撰《本草崇原》論蓮實:“蓮始出汝南池澤,今所在池澤皆有。初夏其葉出水,漸長如扇。六七月間開花,有紅、白、粉紅三色,香艷可愛。花心有黃須,花褪房成,房外青內白,子在房中,如蜂子在窠之狀。六七月采嫩者,生食鮮美,至秋房枯子黑、殼堅而硬,謂之石蓮子。今藥肆中一種石蓮子形長味苦,肉內無心,生于樹上,系苦珠之類,不堪入藥。宜于建蓮子中揀帶殼而黑色者,用之為真。”明正德《建昌府志》:“白蓮池在縣惠安寺禪院之東,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花瓣中得金范觀音像,延乃舍宅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宋熙寧(1068-1077)間,長老智儂重修院寺,池中后產瑞蓮花,因建堂于池上,以表其瑞。”宋代李昴英《眾建蓮社堂求疏語》:“過錯鼻孔著蓮香,引得喃喃哄幾場。供佛建庵人更錯,參機元不在西方。”李昴英于南宋寶慶二年(1226)上京會試,原已被取定為狀元,唯因其治學的《春秋》觀點未為皇帝欣賞,故爾改取為第三名,因此而成為廣東科舉考試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任內曾因勸阻太守的殘民暴行未果而憤然離開汀州,被當地士民沿途攔阻挽留,他又返回州治久時地平息了因太守劣行而引起的兵變維護了地方的安寧。)麝月又捧過一小碟《法》制紫姜來,寶玉噙了一塊。又囑咐了晴雯一回,便往賈母處來。(按:《法》即朱震亨《丹溪心法》。寶玉有食積或輕度黃疸,喝過建蓮紅棗兒湯后,又服用過小溫中丸。《丹溪心法》卷三“小溫中丸”:治疸,又能去食積。蒼術、川芎、香附、神曲、針砂(醋炒紅)。春,加芎;夏,加苦參或黃連;冬,加吳茱萸或干姜。

第二十四回畸記【“劉鉉”丹家山查(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與楂何關?)丸】用劉鉉慧眼識才典故,【丹家山查(時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誤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與楂何關?)丸】指《丹溪心法》卷五“秘方一百”寬中丸。《石頭記》原著作書人“梅溪”張廷瓚(1655-1702)和康熙時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書人“畸笏叟”張英(1637-1708)是父子關系)

30)與馮夢龍有關的爬灰和【胡說】

第七回

眾小廝見他太撒野了,只得上來幾個,揪翻捆倒,拖往馬圈里去。焦大越發連賈珍【甲戌側批:來了。】都說出來,亂嚷亂叫說:“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甲戌側批:來了。】【甲戌眉批:“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以二句批是段,聊慰石兄。】(按:宋代方岳《別子才司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第四十九回“他‘十二’個人”第四回“‘十二’房”第二十四回“方椿”冠名皆典出方岳)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按:王宏翰《醫學原始》:“三焦者,指一身而言。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張景岳(1563-1640)《類經?臟象類》:“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腑也。”“焦大”之名因此而來。“焦大”這個詞的造詞意味著焦大此人的話是發自肺腑的)【甲戌眉批:一部紅樓淫邪之處,哈(hā)在焦大口中揭明。】(按:《淮南子?汜論訓》:“臾兒、易牙,淄澠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論賢也,見其一行而賢不肖分矣。”“爬灰”乃因“扒灰”諧音修辭而成的幽默短語詞,意為翁媳關系親密、曖昧。最早出自馮夢龍《廣笑林/閨風部/爬灰》:“一翁謂媳曰:娘子,灶中灰已滿,如何?媳曰:爬了就是。翁遂曰:娘子親口許下的,莫賴!”這則幽默文本中,底本是詞匯詞“扒灰”(地下偷情,特指翁媳),所以“爬灰”這個錯位短語詞才有幽默效果。《石頭記》中,賈珍對秦可像親生女兒一樣看待,關系過于親密,以至焦大說出了“爬灰”這個詞。養小叔子乃是因蓉薔“最相親厚,常相共處”而罵及秦可卿)

第九回

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後,便知有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動了龍陽【夢稿正文:胡說】(按:夢稿本沿襲了靖藏本正文,其他諸本皆刪去“胡說”二字。

說通“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胡悅聞言,心中暗喜。胡悅原是喜好龍陽的,他把婦人卻看得冰冷,只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少不得要娶房家眷,度個種子。”)之興,因此也假來上學讀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只圖結交些契弟。誰想這學內就有好幾個小學生,圖了薛蟠的銀錢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記。【戚序(蒙府)夾批:先虛寫幾個淫浪蠢物,以陪下文,方不孤不板。】更有兩個多情的小學生,【戚序(蒙府)夾批:此處用“多情”二字方妙。】亦不知是那一房的親眷,亦未考真名姓,【戚序(蒙府)夾批:一并隱其姓名,所謂“具菩提之心,秉刀斧之筆”。】只因生得嫵媚風流,滿學中都送了他兩個外號:一號“香憐”,一號“玉愛”。誰都有竊慕之意、“[公]將不利于孺子”之心(按:漢語預備句法造詞法。《後漢書?列傳十九》“成王幼小,周公攝政,四國流言曰:‘公將不利于孺子’”),【戚序(蒙府)夾批:詼諧得妙,又似李笠翁書中之趣語。】(按:1651年李漁41歲時第一部傳奇《憐香伴》撰成。又名《美人香》。清代戲曲家李漁的傳奇集《笠翁十種曲》其中一篇,講述了崔箋雲與曹語花兩名女子以詩文相會,互生傾慕,兩人想方設法爭取長相廝守的故事。李漁《連城璧》:碧蓮口中不說,心上思量道:“二人將不利于孺子,為程嬰、杵臼者,非我而誰?”每見孩子啼哭,就把他摟在懷中,百般哄誘。又買些果子,放在床頭,晚間騙他同睡。)只是都懼薛蟠的威勢,不敢來沾惹。如今寶、秦二人一來了,見了他兩個,也不免繾綣羨慕,亦因知系薛蟠相知,故未敢輕舉妄動。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與寶、秦。因此四人心中雖有情意,只未發跡。每日一入學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戚序(蒙府)夾批:小兒之態活現,掩耳盜鈴者亦然,世人亦復不少。】不意偏又有幾個滑賊看出形景來,都背後擠眉弄眼,或咳嗽揚聲,【戚序(蒙府)夾批:又畫出歷來學中一群頑皮來。】這也非此一日。

31)與楊萬里《誠齋詩話》有關的寶釵“撲蝶”和林妹妹、花襲人“二月十二日生日”

第二十七回

【庚辰(戚序、蒙府):《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艷之歸源小引,故用在餞花日諸艷畢集之期。餞花日不論其典與不典,只取其韻耳。】(按:【歸源小引】典出明代秦景明《癥因脈治》“夫引火歸源而用附桂,實治真陽不足,無根之火,為陰邪所逼,失守上炎,如戴陽陰躁之癥,非龍雷之謂也” ,用中醫術語論文章章法。所謂引火歸源,就是引虛浮之火、離源之火歸于本源。《石頭記》中,【諸艷之歸源】指的是諸艷偶建海棠社、雅集吟詩,在第三十七回中。此批論的是文章的章法,并非像傳統紅學所言諸釵最後都像被葬的花兒一樣一個個死翹翹了)

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按:《廣群芳譜/天時譜二》:“《誠齋詩話》: 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石頭記》中芒種餞花無出典,乃是嫁接花朝節風俗,【只取其韻耳】。正文中的“尚‘古風俗’”說的就是尚東京花朝節風俗但卻顛倒百花生死。聯系第六十二回“二月十二是林妹妹”我們知道:寶釵撲蝶情節必然會與黛玉勾連起來,故無所謂嫁禍不嫁禍,乃是寶釵金蟬脫殼)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甲戌(庚辰、蒙府)側批: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釵無不相宜。】

第六十二回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幾個生日。人多了,便這等巧,也有三個一日的、兩個一日的:

大年初一日也不白過,大姐姐占了去——愿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別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爺的生日。(按:太祖或太爺的生日是正月十六,燈節是正月十一日到正月二十日(明制)。第三十一回“拜影”說的就是在正月十六拜影。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是回敘前幾日事,即“仍復如舊”之舊。

《石頭記》原稿中,第二十二回自“忽然人報”開始的下半回乃七十九回完璧全部完成後的插入部分,是最後寫作的一部分,作書人去世前這一部分只寫了半截,後于康熙丁亥夏由版本校書人畸笏叟補成)過了燈節就是老太太,和寶姐姐他們娘兒兩個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是璉二哥哥。二月沒人。”(按:老太太本年六十九歲,過七十歲整生日即七旬大慶,風俗安排在正月,而其真正的生日,則為第七十一回“八月初三日”,八旬之慶乃第八旬第一個生日即七十一歲生日,而八旬大慶則在第七十九歲時。娘兒兩個指寶釵和薛姨媽兩個人,本年正月寶釵過正生日,薛姨媽與老太太六十九歲過七旬大壽類似,是三十九歲過四旬大壽)襲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沒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按:《廣群芳譜/天時譜二》:“《誠齋詩話》: 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 第六十二回中,與黛玉同生日且生日在花朝節的襲人說到黛玉生日之所謂“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意思是“就只不是咱老花家的人”。作書人設計此語有調侃意味,因為襲人和黛玉的生日都出典于花朝節,林黛玉既是賈家人,同時也是“花”家人。第六十三回中,芳官是老花家的人,與襲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第六十二回襲人說黛玉“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是伏筆,後文是應筆。

康熙時期己卯本、庚辰本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乾隆中期曹家店四大盜版中,富察明義蒙府本脫“就”字,義重冒名的狗尾續書人曹家“雪芹”夢稿本底文照抄原版,點刪“就”字并旁添了“們”字,“罥煙主人”敦敏列藏本多出“們”字,夢覺主人敦誠“甲辰”本脫“就”字。與程甲本同時制作并共享版本資源的乾隆晚期戚序本改動更大,理校整合成“怎么就不是咱們家的人”。占有蒙府本、“甲辰”本、鄭藏本前五十三回殘卷、舒序本、由陳少海制作的夢稿本後四十回的簡繁分抄性副本(21+19)五大資源制作的程甲本為“只不是咱家的人”,脫“就”字。程乙本、三家評本同程甲本。所有盜版,包括程高印本和盜版脂本,都脫去了“就”字,這是盜版的核心標志之一。)探春笑道:“我這個記性是怎么了!”寶玉笑指襲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記的。”探春笑道:“原來你兩個倒是一日。每年連頭也不給我們磕一個。平兒的生日我們也不知道,這也是才知道。”平兒笑道:“我們是那牌兒名上的人,生日也沒拜壽的福,又沒受禮職份,可吵鬧什么,可不悄悄的過去。今兒他又偏吵出來了,等姑娘們回房,我再行禮去罷。”探春笑道:“也不敢驚動。只是今兒倒要替你過個生日,我心才過得去。”寶玉湘雲等一齊都說:“很是。”探春便吩咐了丫頭:“去告訴他奶奶,就說我們大家說了,今兒一日不放平兒出去,我們也大家湊了分子過生日呢。”丫頭笑著去了,半日,回來說:“二奶奶說了,多謝姑娘們給他臉。不知過生日給他些什么吃,只別忘了二奶奶,就不來絮聒他了。”眾人都笑了。

32)與王十朋有關的【自寓】和江邊

第五回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按:鳳姐。明代楊慎《升庵集》卷六十八《丹鉛總錄》:“九連環,兩者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為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為船,誤。按蜀人呼衣系帶為穿,俗因改穿作船。”。)也有四句寫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按:《禮記?祭統》:“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二十三卷《與王運使四首》:“知其所得必真才識學。”)

    生于*****運偏消。【甲戌夾批:感嘆句,“自”寓。】(按:明?王煒《慈竹堂記》:“夫奉親致養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此句感嘆巡海夜叉鳳姐而非鎮山太歲探春。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自”寓】意即下句寓作書人自己名號,故知作書人亦號“梅溪”。)

    清明涕送江邊望,(按:“清明涕送”本義指王十朋政治清明、百姓涕送,藏詞修辭指王十朋。“江邊望”指王十朋江祭,第四十四回中。《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王十朋《御試策試卷》:“一詔令之下,而萬民莫不鼓舞者,如天之雷風。一德澤之布,而萬民莫不涵泳者,如天之雨露。開眾正之路、杜群枉之門,而萬民莫不悅服者,如天之清明。為政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萬民莫不拭目以觀者,如天之運行而不息。巍巍乎,蕩蕩乎,固不可以有加矣。”)

    千里東風一夢遙。(按:第五十五回中,鳳姐小月,探春、寶釵、李紈三個鎮山太歲代替巡海夜叉理政)【甲戌夾批:好句!】

第四十四回

話說眾人看演《荊釵記》,寶玉和姐妹一處坐著。林黛玉因看到《男祭》這一出上,便和寶釵說道:“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作什么!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寶釵不答。寶玉回頭要熱酒敬鳳姐兒。

33)與偽滿洲國三多(所謂的“日本”三六橋)相關的“探監”和“終胎”

第二十四回

【庚辰(戚序、蒙府):夾寫“醉金剛”一回,是“處中”之大凈場,聊醉看官倦眠耳。然亦書中必不可少之文,必不可少之人。今寫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俠”字,則大有深意存焉。】(按:《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贊》:“車丞相履伊、呂之列,當軸處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大凈場即大花臉顯弄之處。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靖藏:“醉金剛”一回文字,伏蕓哥仗義“探”庵。余卅年來得遇金剛之樣人不少,不及金剛者亦復不少,惜不便一一注明耳。壬午孟夏】(按:“探”庵指的是第三十七回秋爽居士探春的秋爽齋,第二十三回則名“秋掩書齋”。【蕓哥仗義“探”庵】即第三十七回賈蕓送白海棠。

【“探”庵】用典陸游書齋名“老學庵”。【“三十年”】用典宋代邵雍 《三十年吟》“比三十年前,今日為艱難。比三十年後,今日為安閑。治久人思亂,亂久人思安。安得千年鶴,乘去游仙山”)

第二十八回

【庚辰(戚序、蒙府):茜香羅、紅麝串寫于一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v.)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自“聞曲”,回(v.)以後回“回(v.)寫藥方”,是白描顰兒添病也。】(按:紫明供奉是對琉璃燈的擬人稱呼。脂批中的【“供奉”】名詞活用為動詞,出自宋代陶穀《清異錄?紫明供奉》:“上(唐武宗)獨映琉璃燈籠觀書。久之,歸寢殿, 王才人問官家:今日以何消遣?上曰:緑羅供奉已去,皂羅供奉不來,與紫明供奉相守,熟讀《尚書?無逸篇》數遍。”《靈樞?終始》:“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馀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

“回回”故復修辭格。回(v.)即【回風舞雪】。“甲戌”本“琪”作“棋”,意即作為作書人一顆棋子的琪官,諧音修辭格。【“襲人供奉玉兄”】指第三十四回襲人“近來我為這事日夜懸心,又不好說與人,惟有燈知道罷了”,【寶卿得同終始】指第三十四回寶釵“媽[mā],媽[mā],你聽哥哥說的是什么話!”第二十八回“金玉”為始,第三十四回“金玉”為終。第十三回畸記【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與第二十八回脂批【襲人供奉玉兄】表達方式類似,前者意思是賈珍為秦可卿淫喪[SāNG]于天香樓(正文“另設一壇于天香樓上”,獨姓水陸于內外壇外特別加設大型密壇),后者意思是襲人為玉兄供奉燃燈道人(正文“惟有燈知道罷了”,《封神演義》中燃燈道人可謂是“神仙班首,佛祖源流”)。

宋代楊萬里(1127年—1206年)《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一點胡行朝漢天,英符來自玉門關……水沉山麝薔薇露,漱作香雲噴出來……賜花新剪茜香羅,篸遍烏紗未覺多……”紅麝串基于同一典由茜香羅對仗而來。

西遼(1124年~1218年)是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國家。亦稱黑契丹,哈剌契丹,第二契丹王朝。1124年,耶律大石稱王。1132年,耶律大石在新建成的葉密立正式稱“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祐皇帝”,建元延慶。1143年,耶律大石卒。後歷經蕭塔不煙(女,7年)、耶律夷列(13年)、耶律普速完(女,15年)三代君主後,到耶律直魯古時期,由于長期對外戰爭,使西遼的國力走向衰落,最終被屈出律篡國。蒙古帝國崛起後,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滅亡。

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楊萬里進士及第。故知《石頭記》第二十八回中的茜香國指西遼,但茜香國女國王卻并非蕭塔不煙,而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女王耶律普速完。

西遼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1178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之女,西遼仁宗耶律夷列之妹,西遼第四任皇帝。為了效仿遼圣宗的母親蕭綽,故自稱承天后(承天皇后)、承天太后希望自己能像蕭綽一樣使遼國強大,確實,在耶律普速完統治下,西遼國力達到了頂峰。見《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

【甲戌:前“玉生香”回中顰云“他有金你有玉;他有冷香你豈不該有暖香?”是寶玉無藥可配矣。今顰兒之劑若許材料皆系滋補熱性之藥,兼有許多奇物,而尚未擬名,何不竟以“暖香”名之?以代補寶玉之不足,豈不三人一體矣。

寶玉忘情,露于寶釵,是後回累累忘情之引。茜香羅暗系于襲人腰中,系伏線之文。】(按:茜香羅暗系于襲人腰中,這意味著襲人知道寶玉同性戀的情況,故後文寶玉挨打,襲人認為該打)

34)與姬子(周代莊子)和“牛乳”蒸羊羔(杏酪羊羔)有關的【“趙香梗先生”】(“宋代蘇軾”)

第二十一回

寶玉往上房去後,誰知黛玉走來,見寶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書看,可巧翻出昨兒的《莊子》來。看至所續之處,不覺又氣又笑,不禁也提筆續書一絕云:

  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

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庚辰(戚序、蒙府)夾批:罵得痛快,非顰兒不可。真好顰兒,真好顰兒!好詩!若云知音者顰兒也。至此方完“箴玉”半回。】【庚辰側批:不用寶玉見此詩若長若短,亦是大手法。】【庚辰眉批:又借阿顰詩自相鄙駁,可見余前批不謬。己卯冬夜】【庚辰眉批:寶玉不見詩,是後文馀步也。《石頭記》得力所在。丁亥夏,畸笏叟】

(按:庚辰本、列藏本、蒙府本、舒序本、戚序本無異文。夢稿本圈掉“作踐”“因”旁改為“勦襲”“文”。“甲辰”本改“因”“己”“怪”為“文”“家”“詆”。程甲本“作踐”“因”“己”“怪”為“勦襲”“文”“家”“詆”,程乙同程甲。

程高制作程甲本使用的底本是“甲辰”本,參用鄭藏本和舒序本。因此,程甲本上的“勦襲”“文”是來自鄭藏本,“文”“家”“詆”來自“甲辰”本。鄭藏本使用了夢稿本。)

  寫畢,也往上房來見賈母,後往王夫人處來。

【庚辰眉批:”趙香梗先生”“秋樹根”偶譚,內(同“納”)《[山東]兗州少陵臺有子美詞,為郡守毀為己詞》。先生嘆子美生遭喪亂,奔走無家,孰料千百年後數椽片瓦猶遭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固改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數句,為少陵解嘲“少陵遺像”:太守欺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夢歸來兮聞嘆息,白日無光天地黑。安得曠宅千萬官,太守取之不盡生欽顏,公祠免毀安如山!”——凟(同“瀆”)之,令人感慨悲憤,心常耿耿。

壬午九月,因索書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頭記》也。

為《續<莊子>》因(v.)數句,真是打破胭脂陣、坐透紅粉關——另開生面之文,無可評處。】

(按:“趙香梗先生”本義指宋代蘇軾,典雅語體,藏詞修辭格;引申指儒教作書人“梅溪”張廷瓚(1655-1702),藏代修辭格。張廷瓚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典試山東。“趙香梗”典出南宋朱弁《曲洧舊聞》“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書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麥心面,作槐芽溫淘。糝襄邑抹豬,炊共城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魚會,既飽,以廬山康王谷簾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後賦),亦足以一笑也”。 “趙”宋與第五十六回正文中的“姬”周表達是一致的,都是用王朝的皇姓代指該王朝。第五十六回姬子即周代莊子,用典“背道而馳”。

“秋樹根”偶譚即讀書偶談。所讀之書為方文的康熙已酉(1669年)刻本《四游草》。用典唐代杜甫《孟氏》“負米力葵外(“力葵負米”即“極盡孝道的人”“孝子”),讀書秋書根”。

《[山東]兗州少陵臺有子美詞,為郡守毀為己詞》針對的是明初兗州城的擴建。少陵臺,明代稱“杜甫臺”,清初方文(字爾止,安徽桐城人。1612-1669)《嵞山集》之續集《四游草》中《魯游草?兗州古南樓》:“兗州古南樓,今化為荒臺。臺名曰杜甫,昔人何謬哉!豈有先賢名,呼斥同嬰孩?我來臺上游,彷徨復徘徊。因謂守土者,何不剪蒿萊?重構堂三楹,以祀千古才。易名曰工部,勒石垂將來。此事亦風流,群公互相推。總之劫火後,古跡多成灰。任彼天壤名,輕視如浮埃。”清順治十四年(1657),滋陽知縣趙蕙芽在臺上建了亭子,又立了杜甫畫像碑,碑上除錄了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外,還有署“西楚後學嚴翼玉”的《登少陵臺懷杜子美》詩,詩中有“臺以君名留歲歲,石殘荒草斷蓬蓬”句。

壬午年皆為畸[張英(1637-1708)]記。張英致仕,含飴弄孫。孫輩纏著想知道父親改文內容(“書”),而祖輩正在校庚辰本《石頭記》,所以就姑志其大略,順手工楷直接書寫在庚辰本《石頭記》上,供其瀏覽了。因此,這段與《石頭記》文本無關而只與作者有關的題記,其書法形態與前後各異,它字體大,工楷書寫。

壬午十月,《石頭記》作書人“梅溪”張廷瓚(1655-1702)去世。《澄懷主人自訂年譜》:“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三十一歲。是歲二月,先文端公南歸,廷玉奉旨隨行侍奉。三月抵里,四月仍回京師,赍先公奏摺,指宮門謝恩,蒙溫旨慰問。自後依宮詹兄居篤素堂研究清書(按:《新刻清書全集》。滿漢合璧,五冊,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聽松樓刻本),幾忘寢食。舘師每試,輒取第一。蓋庭訓嚴切,且得清書奧妙,同習之人實無出余右者。十月宮詹公捐舘舍。兄弟相依為命,一旦遭此慘變,五內摧裂。時兩侄俱在南未至。余忍痛經紀喪事,幸無缺憾,然心力殫竭矣。”

《南華經》本名《莊子》。《莊子》外篇多數為莊子所著,但間有弟子所篡補者,故《莊子》只是《南華經》的主體部分。【《續<莊子>》】指寶玉續文,【因(v.)數句】指黛玉因數句。此處“因”字意為續。【打破胭脂陣、坐透紅粉關】說的是黛玉在寶玉之續的基礎上的再續之詩打破胭脂陣、坐透紅粉關。詩歌中“作踐《南華?莊子》因”之“因”則說的是寶玉所續之文,與林云銘《莊子因》無關。

無論是原著作書人“梅溪”張廷瓚(1655-1702)正文中,還是版本校書人“畸笏叟”張英(1637-1708)畸記中,“因”字皆為“續”意。故知,楔子中的“因曹雪芹”(“雪芹”乃動賓短語意為昭傳“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的“幾個異樣女子”,“曹”意為曹衣乃繪畫術語)之“因”亦為續意。也就是說,【今作“《十二釵》”之書】(《石頭記》後六十三回)是對【舊有“《風月寶鑒》”之書】(《石頭記》前十六回)的續書,乃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頭記》的內在續書)

第四十九回

 一時眾姊妹來齊,寶玉只嚷餓了,連連催飯。好容易等擺上來,頭一樣菜便是“牛乳”蒸羊羔。(按:用典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牛乳、杏酪善于補”,藏代修辭格。“牛乳”即配以五味子的杏酪,像牛奶卻并非牛奶。賈母習慣吃的是杏酪(杏仁茶),寶玉習慣吃的是牛奶,在寶玉眼中,杏酪看起來就是牛奶了,故文本中用“牛乳”字樣。杏仁含有毒物質氫氰酸(氫氰酸致死劑量為60毫克)。100克甜杏仁的氫氰酸含量約為30~80毫克,對于成人來說,一天服用最大安全量是2兩,兒童每天最多可以吃30克(10枚以下)。

南宋朱弁《曲洧舊聞》“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書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麥心面,作槐芽溫淘。糝襄邑抹豬,炊共城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魚會,既飽,以廬山康王谷簾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後賦),亦足以一笑也。”

《本草綱目》:“頌曰∶肉多入湯劑。胡洽方有大羊肉湯,治婦人產後大虛,心腹絞痛厥逆,醫家通用大方也。

宗奭曰∶仲景治寒疝當歸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驗者。一婦冬月生產,寒入子戶,腹下痛不可按,此寒疝也。醫欲投抵當湯。予曰∶非其治也。以仲景羊肉湯減

李杲曰∶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蓋陽生則陰長也。

時珍曰∶按《開河記》云∶隋大總管麻叔謀病風逆,起坐不得。煬帝命太醫令巢元方視之。曰∶風入腠理,病在胸臆。須用嫩肥羊蒸熟,摻藥食之,則瘥。如其言,未盡劑而痊。

自後每殺羊羔,同杏酪、五味日食數枚。觀此則羊肉補虛之功,益可證矣。”

)賈母便說:“這是我們有年紀的人的藥——沒見天日的東西,(按:《本草綱目?獸部?阿膠》:“明阿膠切小,炒過,加紫蘇、烏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老人虛秘。用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無天日匙,溫服。”沒見天日,意思是南宋朱弁《曲洧舊聞》“以匕不以筷”。《本草綱目》“加蜜暗無天日匙”意為加蜜立匙,“暗無天日”乃歇后語,藏詞修辭意為“立”,動詞)可惜你們小孩子們吃不得。今兒另外有新鮮鹿肉,你們等著吃。”眾人答應了。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虀忙忙的咽完了。(按:野雞瓜虀并非“瓜齏”,而是性本有酸味的野雞肉塊。也就是說:虀是酸菜,但并非特指腌制酸菜,其中野雞瓜虀就是不腌而酸的自然酸菜,且是葷菜,因此,“酸菜”這個概念應陰陽二分為“葷酸菜與素酸菜”(葷虀與素虀)一對馬克思同因對偶辯證范疇,葷虀特指野雞瓜虀,素虀泛指所有腌制的素菜。宋代《吳氏中饋錄》論“瓜齏”:“醬瓜、生姜、蔥白、淡筍干,或菱白、蝦米、雞胸肉各等分,切作長條絲兒,香油炒過,供之。”第十九回脂批所謂【“寒冬噎酸虀”】。庚辰本底文為“虀”,被後人旁改為“兒”。抄自己卯本的列藏本在此保真“齏”字——“虀”的異體字,其他諸本皆有異文。【“雪夜圍破氈”】在第五十一回,兩者均與作者論風馬牛不相及。)賈母道:“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事情,連飯也不顧吃了。”便叫“留著鹿肉與他晚上吃”,鳳姐忙說“還有呢”,方才罷了。史湘雲便悄和寶玉計較道:“有新鮮鹿肉,不如咱們要一塊,自己拿了園里弄著,又頑又吃。”寶玉聽了,巴不得一聲兒,便真和鳳姐要了一塊,命婆子送入園去。(按:【吃殘了的,倒!】是蒙府本側批,程甲本制作時認為“倒”是個副詞,將其誤作正文,修改“方[才]罷了”為“吃殘了的倒罷了”,程乙本同程甲本。這是程甲本制作時參考了“立松軒”富察明義蒙府本的重要標志。以蒙府本為底本,與程甲本同時制作的戚序本進行了去側批化處理,作“方罷了”。夢覺主人敦誠“甲辰”本為“吃殘罷了”,顯然是參考了蒙府本。康熙時期庚辰本、“罥煙主人”敦敏列藏本為“方才罷了”。康熙時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倒”作副詞是書作“到”的)

  一時大家散後,進園齊往蘆雪廬來,聽李紈出題限韻,獨不見湘雲寶玉二人。黛玉道:“他兩個再到不了一處,若到一處,生出多少故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庚辰夾批:聯詩極雅之事,偏于雅前寫出小兒啖膻茹血極腌臜的事來,為“錦心繡口”作配。】正說著,只見李嬸也走來看熱鬧,因問李紈道:“怎么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干凈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個在那里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的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眾人聽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兩個來。”黛玉笑道:“這可是雲丫頭鬧的,我的卦再不錯。”

第五十六回

寶釵笑道:“真真膏粱紈绔之談。雖是千金小姐,原不知這事,但你們都念過書識字的,竟沒看見朱夫子有一篇《不自棄文》不成?”(按:成書于康熙元年(1662年)的《朱子文集大全類編》(國朝朱玉編。玉,建陽人,朱子十六代孫也。是編以朱子正、續、別三集合而為一,俾諸體各以類從)第八冊卷二十一之《庭訓》中收有《不自棄文》。武陵朱氏聯宗族譜中有此文,之前文集中并無收錄。書法作品有落款“大德丁亥水晶宮道人書”的趙孟頫書朱熹《不自棄文》、查士標行書《不自棄文》。

《不自棄文》有這樣一段:“頑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蛇而有和藥之需。糞其穢矣,施之發田則五谷賴之秀實;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則衣裳賴之以精潔。食龜之肉,甲可遣也。南人用之以占年;食鵝之肉,毛可棄也,峒民縫之以御臘。類而推之,則天下無棄物矣。”

《康熙幾暇格物編/文章體道親切惟有朱子》:“朕自沖齡留心載籍,嗜讀古人之文,選秦漢以及唐宋諸名作勒為一書,逐篇親加評論,名曰《古文淵鑒》,旋授梓頒賜,以廣其傳于天下。邇年來常置案頭,以備溫習。茲于避暑山莊,萬幾之暇,繙閱經史、性理諸書,復取古文披覽一過,其中氣韻古雅,辭藻典贍,各擅所長,固極文章之能事。至于體道親切,說理詳明,闡發圣賢之精微,可施諸政事,驗諸日用,實裨益于身心性命者,惟有朱子之書駕乎諸家之上,令人尋味無窮,久而彌覺其旨。此朕讀書嗜古,閱歷數十年之後,有得于心,特為拈出,善讀書者當必能知之。”)探春笑道:“雖看過,那不過是勉人自勵,虛比浮詞,那里都真有的?”寶釵道:“朱子都有虛比浮詞?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辦了兩天時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虛浮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些利弊大事,越發把孔子也看虛了!”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子》(按:宋?葉適《莊子》)書當日姬子,(按:姬即周代,子特指莊子。第二十一回畸記中,【趙“香梗”先生】即本義指宋代蘇軾(藏代修辭指作書人梅溪))有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按:宋?葉適《莊子》:“自周之書出,世之悅而好者有四焉:好文者資其辭,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譴其累,奸邪者濟其欲。”“又變于俗而趨于利,故其勢不得不背道而馳,則君子哀之可以。”)寶釵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只斷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按:底下一句是“則君子哀之可以”)寶釵道:“天下沒有不可用的東西;既可用,便值錢。難為你是個聰敏人,這些正事大節目事竟沒經歷,也可惜遲了。”【己卯(庚辰)夾批:反點題,文法中又一變體也。】李紈笑道:“叫了人家來,不說正事,且你們對講學問。”寶釵道:“學問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學問一提,那小事越發作高一層了。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35)與馬融有關的港洞與不足龜

第十七回

于是要進港洞,時又想起有船無船。(按:《文選?馬融》:“庨窌巧老,港洞坑谷。”李善注:“港洞,相通也。”“港洞”藏詞修辭意為坑谷,即溝壑溪谷)賈珍道:“采蓮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賈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賈珍道:“從山上盤道亦可進去。”說畢,在前導引,大家攀藤撫樹過去。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蕩蕩,曲折縈迂。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遮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夾批:此處才見一朱粉字樣,綠柳紅橋,此等點綴亦不可少。

後文寫蘆雪廣(同“廬”),則曰蜂腰板橋,都施之得宜,非一幅死稿也。】(按:“蜂腰板橋”在第四十九回中。

“廬”字承前“蘆”字而藏“戶”(盧)部,書法避諱藝術,以顏真卿的字為底本。

諸版情況如下:? ?

康熙時期己卯本:正文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原缺;第十七回“脂批”一處作“蘆雪廠”,一處為“蘆雪廣”點改為“廠”。

康熙時期訥爾庫所抄的庚辰本:正文第四十九回七處和第五十回一處皆作“蘆雪廣”;第十七回兩處“脂批”亦作“蘆雪廣”。

夢覺主人敦誠的“甲辰“本:第四十九回共七處皆作“蘆雪庭”,第五十回一處又作“蘆雪亭”。

義重冒名的狗尾續書人曹家“雪芹”親筆抄寫的夢稿本(第四十一回至第五十回系抄配):正文均為“蘆雪庭”。

“罥煙主人”敦敏的列藏本(兩回為漂亮行書部分,為敦敏原抄):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皆作“蘆雪廬”。

與程甲本同時制作的“友人”戚蓼生的戚序本:正文均作“蘆雪庵”,第十七回兩處“脂批”作“蘆雪廣”。

蒙府本:與戚序本相同。

程甲本:完全同“甲辰”本。)度過橋去,諸路可通,【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夾批:補四字,細極!不然,後文寶釵來往,則將日日爬山越嶺矣。記清此處,則知後文寶玉所行常徑,非此處也。】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墻,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夾批:兩見大主山,稻香村又云懷中,不寫主山,而主山處處映帶連絡不斷可知矣。】皆穿墻而過。【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夾批:好想。】

第二十八回

王夫人又道:“既有這個名兒,明兒就叫人買些來吃。”【庚辰眉批:寫藥案是暗度顰卿病勢漸加之筆,非泛泛閑文也。丁亥夏,畸笏叟[張英]】寶玉笑道:“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藥就這么貴?”寶玉笑道:“當真的呢。我這個方子比別的不同,那個藥名兒也古怪,一時也說不清。只講那頭胎紫河車、【庚辰側批:只聞名。】人形帶葉參,(按:人參,藥名。本作薓。又作“葠”)三百六十兩;(按:寶玉自己出一部分銀子,只需要王夫人添加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庚辰側批:聽也不曾聽過。】(按:《詩經?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不同“丕”(pī),大也。“丕”字下橫避諱上橫而為“不”字,這種避諱發生于東漢初期。【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第十七回“港洞”典出《文選?馬融》“庨窌巧老,港洞坑谷”藏詞修辭意為坑谷。不足龜即大足龜——鼇(áo) 。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汪昂《本草備要》論龜板:“昂按∶《本草》有鹿膠而不及龜膠,然板不如膠,誠良藥也。合鹿膠,一陰一陽,名龜鹿二仙膏。大者良。上、下甲皆可用。酥炙或酒炙、豬脂炙,灰用。洗凈槌碎,水浸三日用。桑柴熬膏良,自死敗龜尤良,得陰氣更全也。惡人參。”林黛玉患有傳自賈敏的“《春[秋繁露]》分秋分”時開始發作的“[先天]不足之癥”遺傳性哮喘,須下后天功夫,于長夏補脾。張璐(1617-1699)《本經逢原》:“黿甲功同鱉甲,但鱉走肝而黿走脾,故其主治稍有不同。”《神農本草經》:“藥有陰陽配合……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龜板惡人參,故知大足龜——鼇(áo)是大鱉而非大龜,寶玉避諱“屄”字而稱鱉為龜。

非龜是鱉,這是一個唯物論問題,典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汪昂《本草備要》論龜板“惡人參”;是大鱉不是小鱉,這是一個辯證法問題,典出張璐(1617-1699)《本經逢原》“黿甲功同鱉甲,但鱉走肝而黿走脾,故其主治稍有不同”。黿甲(走脾)、鱉甲(走肝)與龜板(惡人參)正反非三相鼎型思維可以讓我們辨證施治,完美處理《石頭記》“不(同‘丕’)足龜”版本異文問題)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按:《本草圖經》:“何首烏......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大何首烏”即“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的何首烏,這是指生何首烏且是整根不切片的,須等上半年,秋冬才能得。

《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唐代李賢等注《後漢書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博物志》曰:松脂淪入地千年化為伏苓,伏苓千歲化為虎魄(按:即琥珀)。今太山有伏苓而無虎魄,永昌有虎魄而無伏苓。”“茯苓”藏詞修辭指琥珀。按照十二經脈中藥歸經理論,寶玉所用琥珀是歸入“膽經”大類“化石”小類的,故稱“茯苓膽”。由此可知,“千年”實為兩千年,省“兩”字。《石頭記》中,第二十八回“茯苓膽”、第四十一回“雞瓜”、第七十七回“蘆須”都使用了中醫術語後置表達,故十分令人費解。夢稿本“松”字寫得變形。列藏本“招”字當是誤認己卯本“松”字而致。

諸盜版在此有各種異文,獨程甲程乙與原版相同,故知程本參考了鄭藏本)【庚辰眉批:寫得不犯冷香丸方子。】【庚辰眉批:前“玉生香”回中顰云“他有金你有玉;他有冷香你豈不該有暖香?”是寶玉無藥可配矣。今顰兒之劑若許材料皆系滋補熱性之藥兼有許多奇物,而尚未擬名,何不竟以“暖香”名之以代補寶玉之不足?豈不三人一體矣。己卯冬夜】諸如此類的藥都不算為奇,【庚辰側批:還有奇的。】只在群藥里算。那為君的藥,說起來唬人一跳:前兒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問寶姐姐。”寶釵聽說,笑著搖手兒,道:“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你別叫姨娘問我。”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寶丫頭,好孩子不撒謊。”寶玉站在當地,聽見如此說,一回身把手一拍,說道:“我說的倒是真話呢,倒說我撒謊。”口里說著,忽一回身,只見林黛玉坐在寶釵身後抿著嘴笑,用手指頭在臉上畫著羞他。【庚辰側批:好看煞,在顰兒必有之。】

36)與明代許次紓《茶疏》有關的吃茶與六安茶

第二十五回

不覺出了院門。一望園中,四顧無人,【甲戌側批:恐冷落圓亭花柳,故有是十數字也。】惟見花光柳影,鳥語溪聲。【甲戌(庚辰)側批:純用畫家筆寫。】林黛玉信步便往怡紅院中來,只見幾個丫頭舀水,都在回廊上圍著看畫眉洗澡呢。(按:畫眉洗澡只洗頭腳,不脫羽毛,否則會被烹著吃了)【甲戌(庚辰、蒙府)側批:閨中女兒樂事。】聽見房內有笑聲,林黛玉便入房中看時,原來是李宮裁、鳳姐、寶釵都在這里呢,一見他進來,都笑道:“這不又來了一個。”林黛玉笑道:“今兒齊全,誰下帖子請來的?”鳳姐道:“前兒我打發了丫頭送了兩瓶茶葉去,【庚辰側批:有照應。】你往哪去了?”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甲戌(庚辰)側批:該云“我正看《會真記》呢”。一笑。】多謝多謝。”鳳姐兒又道:“你嘗了可還好不好?”沒有說完,寶玉便說道:“論理可倒罷了,只是我說不大甚好,也不知別人嘗著怎么樣。”寶釵道:“味倒輕,只是顏色不大好些。”【庚辰眉批:二寶答言是補出諸艷俱領過之文。乙酉冬,雪窗,畸笏老人】(按:畸笏叟張英之記。1705-1702=3,為守制之期。父母為長子守制)鳳姐道:“那是暹羅進貢來的。我嘗著也沒什么趣兒,還不如我每日吃的呢。”(按:《廣東新語》卷十五《貨語》:“諸番之直廣東者,曰婆利,曰古麻刺,曰狼牙修,曰占城,曰真臘,曰爪哇,曰暹羅,曰滿刺加,曰大泥,曰蒲甘,曰投和,曰加羅希,曰層檀,曰赤土。其直安南者,曰林邑,曰,曰三佛齊,曰急蘭丹,曰頓遜,曰州湄,曰氵孛泥,曰婆,曰扶南,曰彭亭,曰毗騫,曰天方,曰錫蘭山,曰西洋古里,曰榜葛刺,曰蘇門剌,曰古里班卒。是皆南海中大小島夷,見于明祖訓、會典者也。其不可考者,有輦、羅蘭、頓田、離其、門毒、右笪、羅越、佛逝、訶陵、個羅、羅谷羅、婆露、獅子、摩逸、佛朗機諸國,則未嘗入貢懋遷有無者也。安南本漢交趾地,洪武初朝貢,其物有金銀器皿、熏衣香、降真香、沉香、速香、木香、黑線香、白絹、犀角、象牙、紙扇。占城本古越裳氏界,洪武二年,其主阿阿首遣其臣虎都蠻來朝貢,其物有象、犀、象牙、犀角、孔雀、孔雀尾、龍腦、橘皮、抹身香、熏衣香、金銀香、奇南香、土降香、檀香、柏香、燒碎香、花藤香、烏木、蘇木、花梨木、蕪蔓、番紗、紅印花布、油紅綿布、白綿布、烏綿布、圓璧花布、花紅邊縵、雜色縵、番花手巾帕、兜羅綿被、洗白布泥。暹羅在占城南,洪武四年,其王參烈昭毗牙遣使柰思俚儕刺識悉替等來朝貢,進金葉表,其物有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毛、六足龜、龜筒、寶石、珊瑚、金戒指、銅鼓、片腦、米腦、柬腦、腦油腦、紫檀香、速香、安息香、黃熟香、降真香、羅斛香、乳香、樹香、木香、烏香、丁香、丁皮、阿魏、薔薇水、琬石、紫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肉豆寇、胡椒、蓽撥、蘇木、烏木、大楓子、布、油紅布、白纏頭布、紅撒哈刺布、紅地絞節智布、紅杜花頭布、紅邊白暗花布、綿棋子花布、織人象花文打布、西洋布、織花紅絲打布、剪絨絲雜色紅花被面、織雜絲竹布、紅花絲手巾、織人象雜色紅文絲縵。真臘本扶南屬國,洪武六年,其王忽兒那遣使柰亦吉郎等來貢,其物有象、象牙、犀角、孔雀翎、蘇木、胡椒、黃蠟、烏木、黃花木、土降香、寶石。爪哇本古婆國,洪武三年,其王昔里八達刺遣使八的占必等來朝貢,其物有胡椒、蓽茇、黃蠟、烏爹泥、金剛子、蘇木、烏木、番紅土、薔薇露、奇南香、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木香、乳香、黃熟香、安息香、烏香、蓽拔、茄龍腦、血竭、肉豆蔻、白豆蔻、藤竭、阿魏、廬薈、沒藥、大楓子、丁皮、番木鱉子、悶蟲藥、碗石、寶石、珍珠、錫、西洋鐵、鐵槍、摺鐵刀、銅鼓、布、油紅布、孔雀、火雞、鸚母、玳瑁、孔雀尾、翠毛、鶴頂、犀角、象牙、龜筒。滿刺加在占城南,永樂三年,其王西剌八兒速剌遣使奉金葉表來朝貢,其物有番小廝、犀角、象牙、珠母殼、玳瑁、鶴頂、鸚母、黑熊、黑猿、白麂、鎖袱、金母鶴頂、金廂戒指、撒哈剌白布、姜黃布、撒都細布、西洋布、花縵、片腦、梔子花、薔薇露、沉香、乳香、黃速香、金銀香、降真香、紫檀香、丁香、丁皮、旁、胡椒、血竭、烏爹泥、肉豆蔻、沒石子、阿魏、窠鉛、片腦、肉果、瑪瑙珠、竹布、蘇合油、烏木、蘇木、大楓子、番錫、番鹽。三佛齊本南蠻別種,在占城南,洪武四年,其王哈剌扎八剌卜遣使玉的力馬{穴下}亦里麻思奉金字表來朝貢,其物有黑熊、白獺、火雞、孔雀、五色鸚母、諸香、兜羅綿被、布、龜筒、胡椒、肉豆蔻、番油子、米腦。氵孛泥本婆屬國,洪武四年,其王馬謨沙遣使亦思麻逸朝貢,其物有珍珠、寶石、金戒指、金絳環、金銀八寶器、龍腦、牛腦、梅花腦、降香、沉香、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黃蠟、玳瑁、龜筒、蠃殼、鶴、熊皮、犀角、孔雀、倒掛鳥、五色鸚母、黑小廝。錫蘭山,正統十年,其王遣使耶把刺謨的黑啞等來朝貢,其物有寶石、珊瑚、水晶、金戒指、撒哈刺象、乳香、木香、樹香、土檀香、沒藥、西洋細布、藤竭、蘆薈、硫黃、烏木、胡椒、碗石。蘇門剌,永樂三年,其王鎖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來朝貢,其物有馬、犀、牛、龍涎、撒哈剌梭眼木香、丁香、降真香、沉速香、胡椒、蘇木、錫、水晶、瑪瑙、寶石、石青、回回青、硫黃、番刀弓。大坭,稱隸暹羅助貢國,其來貿易,有胡椒、乳香、血竭、沒藥、片腦、蓽撥、烏爹泥、土檀、黃檀香、降香、沉香、沉粟香、丁香皮、烏木、蘇木、藤黃木、貪子、龜筒、象牙、番牛角、玳瑁、珠殼、寶石、打麻、西洋布、竹布、茭張席、灰筒。急蘭丹,正德四年來貿易,有胡椒、烏木、丁皮。以上凡十二國,皆嘗來往廣東者。舊例,貢舶三艘至粵,使者捧金葉表,入京朝貢,其舶市物還國。次年三舶復至迎敕,又市物還國。三年三貢,或五年一貢。一貢則其舶來往三度,皆以澳門為津市。黃文裕云:往者番舶通時,公私饒給,其貿易舊例,有司擇其良者,如價給之,次則資民買賣。故小民持一二錢之貨,即得握椒。展轉交易,可以自肥。廣東舊稱富庶,良以此。助國供軍既有賴,而在官在民又無不給,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者也。議者或病外番闖境之為虞,夫暹羅、真臘、爪哇、三佛齊等國,洪武初首貢方物,臣服至今。永樂時,氵孛泥入朝,沒齒感德。成化間,占城被篡,繼絕蒙恩。南方蠻夷,大抵寬柔,乃其常性,百余年間,未有敢為寇盜者。邇者佛朗機來自西海,其小為肆侮,夫有所召之也。見今番舶之在漳閩者,亦未聞小有警動,則是決不敢為害,亦章章明矣。霍文敏云:東南番皆由廣入貢,因而貿易,互為利市焉,中國不可拒之以自困。惟佛郎機則賊人之桀也,不可不拒。因拒佛郎機并拒諸番,非策也。為今之計,在諸番之來則受之,在佛朗機則斥之,否則厲兵以防之,示之必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02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15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06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44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26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7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7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7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9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7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1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50評論 5 36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4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7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0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9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6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五回 如今且說林黛玉【甲戌眉批(戚序、蒙府夾批):不敘寶釵,反仍敘黛玉。蓋前回只不過欲出寶釵,非實寫之文耳,此回...
    瘦竹齋閱讀 1,810評論 1 3
  • 賈政已知是荔枝,【庚辰夾批:的是賈母之謎。】便故意亂猜別的,罰了許多東西,然後方猜著,也得了賈母的東西。然後也念一...
    瘦竹齋閱讀 346評論 1 2
  • 《三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四回冤家原自結兒女債須還: 無垢焚香禮誦,只見上面寫道:如是我聞,佛在孤獨圓,比丘、比丘尼、...
    瘦竹齋閱讀 525評論 1 4
  • 一鳴商學院讓你出人頭地思維連載之十五 《2018能讓你快速賺錢的8件事》之一 第一件事:給自己洗腦 拋棄老套思維重...
    夏琿閱讀 216評論 0 0
  • 前言: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是時間改變了回憶,我們還怎么面對過去的自己 也許這是對我們友情的祭奠,我也曾用我的當時...
    木葉落閱讀 13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