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眼看到海報時,我就決定要去看這部電影,即便我都沒細看海報的具體內容。
去觀影之前,我特意克制了提前看簡介和影評的沖動,想看看自己在不摻雜別人任何評論的前提下,會以怎樣的視角去看這部電影。
到達時晚了一會兒,錯過了開頭部分,從女主茱莉住院并嘗試自殺開始。
嗯哼,我喜歡這個主題,生命無時不刻都在經歷創傷,我想看看別人到底是怎樣奇跡般絕地重生又或到底是怎么放棄治療的。女主正面臨這么大的人生磨難,正好是學習的機會,看看她如何求生,如何治愈,如何康復,如何重獲新生。
她把安眠藥塞了一把進口中,還沒嚼碎便吐了出來,女主怎么可能自殺成功嘛,才開頭啊,這時候就死了,電影還怎么繼續?女主果然想死但依然沒有勇氣死,那就繼續活著唄。只不過,活著這條路,并不比死去更容易。
女主原本有有名且帥氣的作曲家丈夫,可愛的5歲女兒,城堡似的豪華大房子。他們夫妻恩愛家庭完美,一家人深受人們喜愛……這就是她曾擁有的“幸福”。
而這一切,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瞬間灰飛煙滅。從云端墜落到谷底,大抵也就是這樣的滋味吧,此時“悲傷”和“痛苦”已不足以表達她的傷痛。
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或許每個人都有遇見的可能,當自己無回天之力,只能任其跌落至絕望的深淵。若遭遇此,每個人的心情都會是一樣的:痛苦、絕望、心灰意冷,甚至哭也哭不出來。能否繼續活著,就要看對活著的渴望到底有多強烈了,也許,人活著,但,心已死。
當有人要采訪她關于她丈夫最后一首未完成的曲子時,她堅決拒絕接受采訪;當她回到家時看到保姆在哭,卻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哭;當有人問是否需要保留一些丈夫和女兒生前的遺物時,她再次堅決地Say No!
如果她為死去的愛人流淚,如果她愿意保留一些她愛人的遺物做紀念,應該更符合正常的人設吧,只是,那一刻,我特別喜歡女主的這種率性,只是,太過凄涼,證明她真的已經絕望。當曾經的一切都已不在,家庭沒了,所愛之人不在了,其他便了無意義。
她只有一個念頭:既然沒勇氣自殺,那就只能靜靜地等待死亡的到來。
她把母親送去了養老院,毀了丈夫最后一稿未成的曲譜,安頓好了管家和保姆的未來,交代好律師變賣家產和房子,就剩空蕩蕩的大房子里的一張床。
離開前的最后一晚,空蕩蕩的房間里,孤獨的她終于主動撥通了男主的電話,問:你是否還愛我?得到肯定回復之后,說:你現在就來我這里。于是男主,那個她丈夫生前的同事,一直暗戀她的男人,一直默默對她好的男人,半夜三更,漂泊大雨里,如期而至。
倆人相擁纏綿,第二天早晨,沒等男主醒來,她便已收拾好,等他醒來就道別離開,揮一揮手,說:再也不見。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任憑男主在背后歇斯底里地呼喊。她只是想在歸隱之前,報答曾經愛過她的好人,讓她接受他,她做不到。
割舍,離開,或許能讓她不再觸痛傷疤,或許能讓她不再活在車禍的陰影里。她什么都沒有帶,只帶了那一串藍色的風鈴。不是無情,她只是想遺忘。
離開的路上,她不停地用手在墻壁上摩擦,血肉模糊,直叫人心疼:到底有多心碎才需要用肉體上的疼痛來緩解心靈深處的絕望般的痛苦?
她逃離到了無人知曉的地方,在這里,她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沒有工作、社沒有身份,沒有會地位及任何標簽的束縛,她只是一個孤單的人,僅此而已。
可是如她這般決絕地歸隱,是否就代表已告別了過去,走出了困境?
當她坐在咖啡廳,聽見外面賣藝的男人唱歌,她的眼前開始恍惚,日子沒有了白天與黑夜之分,腦袋里只剩丈夫音樂的聲音……
每當她去游泳,跳進藍色的泳池里,筋疲力盡之后,腦袋脹痛,回憶里的一切向她襲來,丈夫的音樂再次想起,她只能痛苦地抱頭沉入水底……
某一天,男主終于找到了她,她很驚訝于他的出現,他說他找了好幾個月只為看她一眼,她知道這其中的艱辛,只是即便是這么深沉的的愛,并不能喚起她回歸生活的熱情。
記憶就像一張張魔網,丈夫的音樂就像陰魂不散的幽靈,跟隨著她,罩住了她,囚禁了她,她難以掙脫。
住所的雜物間里,老鼠生出了幾只小老鼠來,她害怕,不敢回家,只好一頭扎進游泳池,任自己在水中肆意地游來游去以暫緩恐懼;空蕩蕩的房間漆黑的夜里,她睡不著,只能眼睜睜地望著窗外任淚水自流……
她為什么不求助,為什么要獨自扛?
她回去看望母親,年老癡呆的母親顯然早已忘記了她,以為是自己的妹妹。她問母親自己小時候是否害怕老鼠,母親回答說:你不怕,是茱莉怕老鼠。而她忘了,她就是茱莉。
母親問她為什么要一個人搬到遙遠的地方獨自居住,不跟任何人聯絡和來往, 勸他不要活成一座孤島。
她說:在那里我沒有愛情,沒有友情,沒有親情,沒有工作,沒有身份,沒有關系,擺脫了一切標簽帶來的束縛。
是啊,她決絕地離開,獨立地生活,不牽連,不依賴,不依附,就是要擺脫過去一切帶來的束縛,重新獲得自由。因為所有的身份,所有的聯接,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但同時,又怎能說不是束縛呢?
就如她一樣,如果某一天,我們曾所相信的人和事物,我們曾深愛的人和關系,統統都離我們去,再也回不來,曾經的一切,我們都得去割舍去遺忘,去解脫,這是不是束縛?可是,她即使如這般決絕地歸隱,也沒有擺脫舊夢的纏繞。
直到她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他丈夫曾經的同事說要替丈夫完成手稿。開始,她竭力反對,因為她覺得這是私人的事,不允許別人參與。抵不過男主的堅持,她協助他去完成手稿,當她真的再次直面曾失去的痛苦,她的內心才日漸安寧,這才是解脫。
與此同時,發現了驚人秘密,在電視劇中看到丈夫生前的照片里和以為年輕貌美的女子親密在一起,在她心中便有了不詳的預感,這其中肯定有秘密。
她找到了那位女子,發現她居然懷有丈夫的孩子,終于印證了丈夫曾經出軌的預想。她沒有想到,她曾愛過的人居然對她不忠,愛還是恨?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立刻聯系律師,暫停變賣房子的決定,并把房子送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極其未來的孩子,這是丈夫血脈的延續,她覺得理應得到丈夫的家產。
多么善良而慷慨的女主啊,誰能做得到?到底是怎樣一種深愛,才能支撐這種行為?或許對女主來說,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心安, 畢竟,只是丈夫曾經出軌而她不知,她從始至終都以為他們恩愛有加,對彼此忠誠如舊,互相信任。
只是,在事實面前,曾經的一切就猶如一場幻想,那么不真實。原來她生活在玻璃罩之內,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看不清他們的關系。
安排好了丈夫的遺腹子之后,好像重獲了生活的熱情,她繼續完成丈夫的遺作,當她打電話給男主時,男主決定放棄幫其丈夫完成最后的遺作,要以自己的名義完成創作。
是的,他也已經覺醒:也不想活在她死去的丈夫的陰影之下,他也開始不再因為愛女主就委屈內心去成全。他自由了。
女主先是一驚,但也尊重男主的做法。是的,不要執念于過去,一切都應該翻篇了。
于是,她再次主動撥通男主的電話,問:你是否還愛我?你是否一直一個人?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她主動奔向了愛她的男人,接受這份愛,開始新生活。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場讓她跌入深淵的浩劫,卻最終拯救了她,如果生活依舊波瀾不驚,沒有這場變故,她還有可能將生命的熱情、對人的愛,擴展到原先的家庭之外嗎?她還能做到不妒忌她丈夫的情人嗎?
而最后,真正讓她活過來的,并不是她決絕的歸隱,而是重新和外界聯接,重新走進生活和人群,因為孤立的生命是沒有意義而痛苦不堪的。生命只有納入到他人生命的鏈條中,才能獲得價值和意義,也才有自由可言。
為什么電影叫做BLUE?為什么電影的基調是一片藍色?因為:
我們以為藍色只代表憂郁,但它其實還有另一種含義:自由;
我們曾一直尋覓愛和信任,但它們可能在某瞬間就灰飛煙滅;
當一切都突如其來地降臨,希望我們都能真正直面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