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學校的路上要經過一條橋。
這條就在我家附近,出了門拐了彎,走在小石子堆起來的路上,路過搭起來的菜棚子,有一棵沒一棵的銀杏,再走上個五十多米的樣子就到了。剛開始的時候,橋面被白漆刷的發亮,每次走在橋面上的時候,便想看看這座漂亮橋之下是什么樣的景色。幸運的時候會看見魚兒在碧波之下歡快的游著,如果沒趕上巧,靠著欄桿看看三兩扎堆的蘆葦也是好的。現今可能葉子黃了,那就放把火燒燒干凈,來年變得翠綠的時候,又可以重新包著粽子吃了。
村里的人都喜歡這座橋,尤其是在這樣的夏夜。在我的記憶中,每次知了吵得人睡不著覺或者哪個夜晚悶的人透不過氣的時候,人們總是拿著自家高高低低的板凳,坐在了橋的兩邊。月亮有時候會升上來,透著一點光,以便大家能夠講話的時候看清對方的臉。有時候亮的太過,照的湖面波光粼粼,于是那些抽煙的老漢在江河湖海吹完之后,猛吸一口,順手照著亮堂水面丟過去,一會“呲呲”的聲音從水面上傳來,有時候還能看見裊裊青煙。
上了歲數奶奶的通常會拿著個蒲扇,有事沒事扇一會,有時候懷里還抱著孫子,孫女。一會還在臂彎里熟睡,一會又一起在橋面上打打鬧鬧了。這時候,奶奶通常會拿著蒲扇指著他們:“不要跑遠了!”隨即一個轉手,扇了兩下,灰白的頭發很多時候被汗粘在了臉上,動都不動。有時候因為靠著欄桿的時間久了,碎花的衣物不小心蹭了白,立馬唾出幾口唾沫星子,罵罵咧咧的來回搓著。
有時候一個炸雷,提醒著他們講話就此結束了。他們很有可能會意猶未盡,收拾了東西,手上拿著板凳,叫上孩子慢慢的往家里走。好幾輛穿過他們人群的電動車,他們僅憑黑壓壓的車頭燈認出了他們的來路,一下子又有了猛料,爆起了人家的家長里短。有時候碰到熟悉的,還沒有過橋,那人便一只腳撐地和他們攀談起來了。車屁股后面的燈還是悠悠的亮著,挾著他們放浪的笑。有時候笑的太過于大聲,搞得隔壁的鄰居都亮起了燈看看是什么情況。如果是感興趣的話題,披上一件睡衣,咚咚咚也就到了橋面上。這個時候,真的是雷打不動了。即使飄下來雨,他們還是會三兩結伴的到家中細細講來。直到家人催促著喊,才依依不舍的回自己的老窩。
有時候橋面上會被年輕人所占據,估摸著也就十七八歲,拘謹的保持著各自的距離,完全沒有小時候的那番大大咧咧。女孩微微紅著臉,男孩說話總是打著結巴,大家談論著學習,談論著以后的理想,談論著各自喜歡的人。那時候,月光下的蘆葦總是彎著頭,時不時江邊千彎百轉的風到了這里,總是帶著清甜的味道。
村子里的每條消息都會到這個橋上。然后,在每個寂靜的夜里,在人們熟睡的時候,印刻在了他們的腦子之中。
(個人公眾號sdhb002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