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是在一個城市上學,還不足以讓人了解這個城市。在有過找工作、決定是否留下來、租房子、換租、換工作、買房子、談戀愛、結婚、準備要孩子這一系列的經歷后,我們對這個城市的認識才會相對地全面立體。
2.畢業(yè)四年朋友聚會的話題,大多是關于各自的現(xiàn)狀或者以前同學的近況,很少有柴米油鹽或者以后的想法之類的。一方面會覺得柴米油鹽很重要更加務實,不太愿意跟人談論自己的追求或者想法;另一方面,又覺得柴米油鹽之類的話題很無趣,也不愿意多講。
3.像談戀愛、結婚、買房子、買股票這種事情,普通人必然要經歷,所以有機會的話可以早點體驗。剛畢業(yè)參加培訓,農行私人銀行部和資產管理部的兩位同事,一位分享了自己買房的經歷、另一位分享了自己的投資體驗,并給了一些建議;當時覺得跑題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些建議對于剛畢業(yè)的同學來說是中肯和恰當?shù)?。在經歷16年房價的瘋漲后,體驗就更深刻了。
4.同齡人中,混的好的已經身價過億了,而自己還在大公司做螺絲釘。照理應該覺得很羞愧才對,奇怪的是心里面毫無波瀾。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上學的時候已經充分體驗過了,我并不奢求超出能力圈外的東西,只是在嘗試不斷地擴展能力圈。
5.閱讀一本構思巧妙的小說很痛快,但是就功用性來講,跟打麻將一樣,可以幫忙打發(fā)時間。閱讀一本嚴肅的社科讀物并記錄讀書筆記,可以幫忙訓練思維能力,但是就功用性來講,跟為了提高游泳成績去練長跑一樣,有幫助但不是那么直接。真正的學習和提高,應該將專業(yè)課本當成小說來讀。其他的讀物可以幫忙開闊眼界,但是以學習的名義,有些南轅北轍了。
6.需要定期的放空自己,瞎忙似乎等同于揮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