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一醒來就開始嚶嚶的哭泣,嘴里不斷絮叨,要去姥姥家找彤彤姐姐。可是已經下午七點了,家里都準備好了晚飯,這時候再去,實在不太合適。
我知道她在無理取鬧,就沒搭理她,任由她哭。以往她總會哭一會,只要我堅持不妥協,她知道這招不靈了,就會自動停下來。扭捏著蹭到我跟前,像小貓一樣偎依到我懷里。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似乎祈求得到原諒。這時,我會溫柔的一把攬在腿上,我們母女間的戰爭算是平息了。
平時我很寵愛女兒,可能從小沒得到過多少母愛吧,我把所有的愛都投注在她身上。女兒從小難養,有太多讓我抓耳撓腮,上竄下跳,甚至怒火沖天的事,不過我基本都能讓暴躁的脾氣和三分鐘熱度的耐性變得和諧下來。一切皆為心中有愛,努力克制。
最近有很多不太順心如意的事,加上周末也不得閑,總是馬不停蹄的奔波于各個輔導班。講真,心疲憊不堪。看著鏡中那張憔悴的臉,我會抱怨。為什么老公就不能給我提供一個安全的未來,安全到讓我覺得,夠了,我們現在就算什么都不用去做,也有抵抗任何風險的能力了。我終于可以不再那么拼命,為了生存而生活。
我對婆婆也頗有意見,她總是粗枝大葉,對女兒的照看總顯得漫不經心。怎么省事怎么來,我知道這不是她本意,畢竟人上了年紀,容易糊涂。就算不是年齡的事,也是性格使然。我不能指責她,因為我覺得那有失我的本分。可我畢竟有幾百個不愿意啊,心里憋屈的很。
種種事壓抑在心里,積聚起了巨大的負能量。當聽到女兒撒嬌耍賴的哭聲,火氣頓時迸發出來。我大聲呵斥,命令她不許哭,拿舉起的手掌威脅她……還是哭,并且越來越大聲,我終于出離憤怒了,感覺肚子里有一大團猶如瘋魔一樣的東西,壓抑不住,不斷脹大、脹大,終于噴涌而出。
我用力扔她在床上,使勁摁住她,她掙扎,大喊大叫,我捂住她的嘴,直到她支吾不出來。那個魔鬼完全控制住了我,它指使我的手,狠狠的打在她的屁股上,腳底上,背上……直到手指因為突然的劇烈振動,開始倏然疼痛起來。抓住她的衣領,把她拎起來,咬牙切齒,惡狠狠的說著狂言亂語:再哭,就掐死你……
發泄完了,全世界從我眼前落幕。仿佛所有的力氣都已用盡,我終于虛脫般癱倒在床上,開始大聲的哭泣,伴隨著女兒不屈不撓的哭聲。
戰爭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大腦一片混亂,都不知道怎么結束的了。以為她只是無理取鬧,鬧情緒而已,安生了就會晴空萬里。不過到了九點,她又開始吵鬧著去姥姥家找姐姐,我終于屈服了。
女兒還不到四歲,我怎能如此心狠手辣,怎么下得了手呢?看著她帶著一身疼痛,開心地跟姐姐玩耍,我突然感受罪孽深重。
我為什么會如此憤怒?因為很多事超出了我所能掌控的范圍,是對自己無能的控訴。我想讓工作順順利利,想讓婆婆好好照顧孩子,想周末可以放松下來,不必為生活本命,想讓成長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快馬加鞭,想讓孩子的情緒經過自己的安撫,就能平靜下來……可是這些我都沒有做到。
我把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撒在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身上!
我這不是第一次打孩子,但卻是最厲害最過分的一次。我扔她,掐她,捶打她,威脅恐嚇她的一連串運動,竟是如此的熟悉,仿佛早就儲存在了大腦中,信手拿來就用,完全是下意識動作。
這是一個對我很熟悉的情景。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打我的,而且每次都打的盡情盡性。她總是聲嘶力竭,最后大汗淋漓的坐在地上喘粗氣。
我挨打是家常便飯。挨打的原因有很多,成績不好,偷懶,做了錯事,跟其他孩子打架……媽媽總說我是壞孩子,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跟我對比,結論就是我誰也不如,甚至一無是處,她才要修理我。
其實在我模糊的記憶里,我不是個惹事生非,調皮搗蛋的小孩,相反大家都夸我懂事。因為我的童年生活幾乎全被各種各樣的家務勞動占滿了。我挨打是因為我媽媽跟爸爸感情不好,各種繁重的勞動和惡劣的婆媳關系,妯娌關系等,她是個女強人,喜歡說一不二,可是生活讓她很失望,她需要一個發泄的口子。
媽媽對我的影響根深蒂固,我敏感自卑沒有安全感。我發誓等有了自己孩子,一定不會像我媽媽一樣。可是我發現不受影響很難。或許這就是原生態家庭的對人的掌控。
當女兒超出我可以忍耐的限度,我會變得完全像另一個人,瞬間翻臉,先沖她咆哮,撕扯她,如果不能達到我的要求,就開始打罵。這種打罵不是嚇唬一下,是不受控制的怒氣,調動了全身的力氣,打在她身上,反擊力有時都讓我受不了,可見力量有多大。
事后我會深刻反省,發誓不會再有下次。可等到下次的時候,就完全不是自己了。我覺得我心里有個魔,是不是當面我媽媽在我身上埋下的呢?我需要救贖!
我小的時候,媽媽用愛說,愿意做別人的兒女,不愿做別人的爹娘。我不懂。做爹娘多好啊,可以說了算,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兒女還得完全服從,不然就是不孝。
現在自己當了別人的爹娘,才明白媽媽那句話的內容。做父母的責任相信每個做了父母的人都了解,不過這個責任是不是能最大程度的被子女懂得和認可。
從某個方面,我完全不理解和接受媽媽對我的責任,太殘忍。如果孩子是一只長滿缺點的刺猬,父母的責任不應該只管拔刺,直到鮮血淋淋,傷痕累累,就算變成了自己滿意的樣子,他還是那個他嗎?
在我心里,我希望的父母應該是這樣的,開心的時候能夠分享,得到認可和稱贊;難過的時候能夠有耐心傾聽,如果可以幫著分擔更好,如果不能也沒什么;讓孩子自由的成長,不是非得朝著自己設定的方向發展……
不知不覺,我成了媽媽的影子,成了要設定別人人生的人。我痛苦、迷茫,難道原生態之說真的是宿命,沒法解脫,還是給自己的暴戾找個借口。
都說兒女是債,其實不合格的父母何嘗不是兒女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