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最愛的戀人:放手,讓你去追逐夢想|《愛樂之城》

戀愛的本質是什么?

中國的電影只要一觸及這個話題就會變成青春勵志片,矯柔造作的煽情或是默默轉身的守護等含有犧牲成份的意味都會讓我遠離,相比之下,我喜歡的是美國電影里戀人之間的相互鼓勵:夢想是你一個人的事,你應該去做實現夢想的事。

從2006年的《K歌情人》到最近名氣大躁的《愛樂之城》都是這類題材的電影,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K歌情人》里的男女主角身份有尊卑,《愛樂之城》是勢均力敵的努力。

理想中的愛情。圖片來自網絡。

《愛樂之城》整個編劇的邏輯從放映開始醒目出現在屏幕的“WINTER”便奠定了敘事的框架:男主角爵士鋼琴師塞巴斯蒂安和在影片拍攝現場咖啡店做服務員的米婭在兩個人失意時相遇,經歷過一翻努力,兩個人分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畢竟,冬天在電影里的景象表達是蕭瑟的風景和失落的心,唯一讓人覺得意外的是象征著收獲季節的秋天,米婭和小塞最后沒有在一起。不過,也正是這種淡淡的缺憾讓影片的敘事更接地氣,更能凸顯電影藝術的真實性的力量。

影片開場。圖片來自網絡。

電影一開場就是堵車,導演用中景的鏡頭在堵車的青年男女中捕捉到時米婭趁機練習試鏡的臺詞,塞巴斯蒂安用車載音箱聽爵士樂,這個細節交待了兩個人的夢想:米婭想成為一名編劇和演員,塞巴斯蒂安的夢想有一間可以自由是演奏爵士樂的餐廳。

爾后,一場立交橋的歌舞開啟火辣的夢想之旅,米婭穿著廉價的衣服和幾個女孩子合租在一起,塞巴斯蒂安像行人一樣注視著原本是爵士表演的餐廳。導演有意用俯景去拍米婭試鏡失敗后躺在床上的鏡頭,用遠景拍塞巴斯蒂安注視餐廳的鏡頭,這一切都在預示著塞巴斯蒂安和米婭也只是千千萬萬青年中的普通平凡的人而已。

俯景下的米婭。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一點是服裝上面的安排,米婭的出場是一件普通的白襯衫,再到深藍色、黃色、淺綠色,淡粉色的上衣,都能讓人嗅出廉價又卑微的味道,而當她功名成就時,她是穿著有質感的黑色小禮服拿著高檔的手包,溫婉地走在夜晚的街道下。兩者的對比,有意地將夢想實現前的貧窮與夢想實現后的富裕赤裸裸地呈現生活的本來面貌。

塞巴斯蒂安的服裝從最初的黑色、淺灰色和深藍色,更多的是他心情低落的寫照,尤其是他加入樂隊后需要為雜志社拍照而穿上的黑色夾克時,對未來的迷茫的黑暗之心真實地體現了,當然了,他實現了夢想后的服裝是絳紫色,這個帶有夢幻式的色彩,或許是塞巴斯蒂安內心的寫照:鼓勵米婭全力以赴去實現夢想,意味著他不能和她在一起。

然,戀愛的美好之處是松開手,讓你去飛翔,找到屬于你的天空,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愛情。

最初的相識。圖片來自網絡。

寫到這里,腦袋里忽然想起讀大學時最喜歡的周傳雄的一首歌,他是這么唱:

最癡情的男人像海洋

愛在風暴里逞強

苦還是風平浪靜的模樣

卷起了依戀那么長

揮手目送你啟航

到你覺得我給不了的天堂

一下子我發現自己對塞巴斯蒂安的好感多于米婭。米婭對自己的才能不太肯定,當她受夠了無數次試鏡失敗的痛苦后,她結束了與塞巴斯蒂安的戀情和嘗試接近夢想的努力。她在迷茫(試鏡時身穿的淡藍色的毛衣是很好的內心寫照),塞巴斯蒂安也在迷茫。

塞巴斯蒂安以為米婭喜歡他有份穩定的工作,加入了一個流行樂隊,討好聽眾的喜好。塞巴斯蒂安以為這就是成熟,改變了最初的夢想。其實,塞巴斯蒂安也在迷茫。

迷茫中的米婭。圖片來自網絡。

當米婭離開,塞巴斯蒂安接到找米婭的電話,幾乎否認掉米婭曾經在他的生活里的存在。但一聽對方是大導演,內心的篤定讓他找到米婭,陪她去試鏡。在米婭的生活里,塞巴斯蒂安的角色是男朋友,更像是導師,陪伴者。

米婭遇上了塞巴斯蒂安,所以她有夢想的實現。

塞巴斯蒂安如果沒有遇上米婭,最后他仍是爵士樂餐廳的老板。

讓人感動的一幕是塞巴斯蒂安看到米婭和丈夫來到“小塞“餐廳時,他往人群中瞥了一眼,幾乎哽咽地說:“歡迎來到小塞餐廳”

看到昔日的戀人功名成就后投入別的男人的懷抱,他能說什么呢?

只能交給鋼琴,回憶往昔,遐想”如果此時是我在她身邊“的美好畫面。

除此之外,他還能后悔當初的決定嗎?


點擊這里獲取免費授權,當然你也可以給我打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