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建龍三年,農歷七月十四日,在華州一個叫下奎的小山村,一聲響亮的啼哭從一所農家小院傳出。
夕陽西斜,橘紅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小屋,照在滿臉汗水的母親和正閉著眼睛奮力啼哭的小孩身上。天上布滿了魚鱗一樣一片一片密集的云。天空與遠處的山相連,傾斜著,好像那些云抓不住天空將要掉進山里去。那是一種很暖的色調,映襯著遠處的樹,只能看見一個個黑黑的樹的輪廓。遠處的樹上,空中,還有尚未歸巢的鳥兒,不時清脆地啼叫兩聲。
難得的靜謐襯得小孩的哭聲格外響亮。
父親將孩子抱在懷里,眉目間都是慈愛,看著小小的他揮舞著手腳用盡全力向世界宣告他的到來。抬頭看著同樣微笑著的虛弱的母親:“給孩子取個名字吧,”他抬頭看看窗外的太陽:“就叫‘晫’怎么樣?”女子笑著點點頭。
晫,像太陽一樣明亮,將光明帶給大家,有他在的地方,就是一片光亮。
女子眷戀地看著丈夫和孩子,眼前的兩個人將是她此生最大的依靠。在這一刻,夫妻倆忘記了之前生活中的所有困苦和不如意。
微風吹動了屋前的柳枝,吹動了屋頂的茅草,也吹動了夫妻倆人對美好未來的遐想。
晫,我的孩子。
因為晫出生第二天就是中元節,即“鬼節”。后來大家提起已經官居高位的晫,都道那年中元節就是為了迎接他的降生而來的,以此來印證晫生而不凡。
2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輕柔的風吹拂過下奎的每一個地方,晫喜歡那里的山丘,喜歡在夕陽下站在山丘上看著自己生活的地方,看著忙碌歸來的鄰里鄉親,看著遙遠的遙遠,那個不知道的但是承載了父親夢想的地方。
晫無疑是一個相當聰明而又孝順的孩子,父親雖然沒能給他好的出身,但是給了他一個聰明的頭腦。
隨著晫慢慢懂事,父親教給他很多道理,在父親的描述里,晫感覺到父親身上那種令他心生向往的格局和眼界,看著父親的神情,晫雖然不懂,但隱隱約約意識到人不能就這樣活著。
父親教他心懷大義,教他樹立人生理想并為之奮斗。父親的話在年幼的他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很多時候,晫覺得他可以清晰感受到父親的憂郁,一種埋藏很深的濃重的失意。
后來聽母親講了很多關于父親的事,明白了父親作為一個讀書人卻只能在此務農的無限哀傷。
晫出生在一個新朝建立不久的年代,父親則不一樣。
父親所在的年代是一個尚武而文人不被看重的年代。當年父親得了狀元,曾被皇帝長子聘為幕僚進入國家核心權力階層,沒來得及完全施展才干,皇長子離世,沒過多久,政權滅亡。
是的,故事只有這么短。但是誰能體會到父親那種寒窗苦讀多少年的堅持和辛苦,誰能體會當父親得知自己高中狀元的那一刻的欣喜若狂,誰能體會到父親被皇長子聘為幕僚那一刻的春風得意,皇長子離世時的天昏地暗,以及之后成為平民時的對理想的絕望。
年幼的晫有時候會看見父親對著他出神,眼里是他理解不了的沉重。
隨著長大,讀了很多書,晫慢慢更能理解父親的心情,并在心底埋下了一顆匡扶正義的種子。
八歲那年,私塾先生指著窗外的華山,要求學生作詩。晫看著直入云霄的山,聲音清脆響亮:“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先生一時訝異,接著稱贊不已。
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晫,在你八歲的時候,你就夢想有朝一日成為一朝宰相嗎?
3
去進了夜海,打撈遺失的繁星
世事無常,晫十二歲那年,父親英年早逝,從此晫與母親相依為命。
小孩子總是愛玩的。父親去世后,母親為了生存,照料家里,每天為別人洗衣服忙得沒日沒夜,對晫也疏于教管。冬天的水那么冷,母親的雙手龜裂,一碰到那刺骨的冷水就疼得連身體都控制不住地顫抖。
然而,晫并沒有注意到這些,他玩起來更是沒完沒了,并因此落下許多功課。終于有一天,母親氣急,抓起手邊的一個東西向晫砸去,當東西脫手時,母親才意識到自己砸過去的竟是一團鐵——秤砣,一時嚇得面容無色。
還好只是砸到了腳。晫疼得“哇”得大哭起來。母親看著他,心里充滿了后怕,又想起他父親,看著晫的不爭氣,想到眼前日子的艱難,也放聲哭了起來。所有的委屈和承受的磨難都在這一刻從這打開的缺口中傾瀉而出。
晫被母親的哭聲嚇到了,在他眼里,母親從來是一個堅強到不會流淚的人,看著母親哭,他心里難受極了,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不再讓母親擔憂。
他已經迷失了很久,這一刻,終于又能撿回原來的夢。
4
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晫出生在華州下奎,那里同樣是柳的故鄉。柳與晫自幼便相識,柳的父母開明,又因女兒好奇,便送去晫所在的私塾。柳早就留意到才華橫溢的晫,為他的胸襟和抱負感到欽佩,晫對這個姑娘的印象,止步于同窗。
柳是一個有骨氣的姑娘,除非晫留意到她,否則她的感情連半分都不會表露。長大了的柳有著傾國色,那時,她已經決定入宮參加選秀,連帶埋在心底的男子。
有些人,能不能在一起,從一早就注定了的,囿于環境,囿于人心。
一路參加解試,省試,殿試,晫在十九歲便成為歸州巴東縣令。上任巴東縣令的時候,巴東縣人口少,易于管理,晫也清閑,但他從未忘記過自己的抱負。在空閑的時間里,他親自帶著衙役修繕縣衙,種樹,游覽。后來他親自種的樹,游覽過的亭子,都成為后來人對他憑吊的地方。
三年任滿,晫被調為成安縣令。
前途遙不可及,晫卻沒有絲毫松懈。第二年他被派去押運糧草到西北前線,晫將自己在西北前線的所見所聞所感上表,皇上龍顏大悅,看出了他的才干。終于,晫得到命運的垂青,接連升遷,幾年后成為參知政事,即副宰相。
5
那是一場暌違已久而又念念不忘的遇見。
? ?晫性子直,說一不二,屢屢上諫,推行改革,在朝中樹敵不少。有評價是“晫上殿,群臣股顫”。其實不光是群臣,連皇帝都有些擔憂,怕他突然之間又認什么死理。
皇帝常自比唐太宗,認為晫就是他的“魏征”,這才能更容忍晫些。然而不久,皇帝駕崩,新皇繼位。
新皇是淮。
淮對晫有四點評價:資歷很深,年齡很輕,脾氣很糟,能力很強。由于淮繼位不久,并未啟用晫,怕剛正不阿的晫又給他惹什么麻煩。
淮喜熱鬧,辦宴會宴請群大臣妃子。
晫有要事處理,來得有點遲,匆忙行走中遠見一女子站在前方,原來是柳貴妃。晫不得已上前問安,女子笑道:“疑似故人來,仔細一看,果然。”
女子笑語嫣然,晫只覺似曾相識,具體又想不起來。柳貴妃低垂的眼眸中黯了黯,轉又復笑:“宰相事務繁忙,怕是記不得我,然當年能親耳聽見宰相說的‘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抱負,并在今日能親眼見到宰相抱負成真,確是我有幸。”
未等到晫再有反應,柳貴妃已然離開。
晫,你怕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了吧,能與如此奇才自幼相識,已然是我的福分。奈何緣淺,自始至終,也只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罷了。來到宮中,我希望能幫到你,又多希望你不需要我的幫助自能歲月無恙。時隔多年未見,我果然沒有看錯人。
晫回憶了一下,終于想起來曾在私塾中一起學習過的女孩就是如今的柳貴妃,感到震驚不已,一別數載,人是物非。
6
各自吞咽人世滄桑 如鯁在喉
淮與先皇相較,顯得怯懦了許多,感性大于理性。由于晫棱角過勝,淮幾度不能忍,罷了晫的官職讓他去做地方官磨磨棱角。晫不在中央的時候,一些溜須拍馬的小人便多了起來,圍在淮左右。
他們向淮進言,用泰山封禪來宣揚自己的威嚴,淮采納了。并且制造出“天書”,皇上的旨意都是通過“天書”來傳達。漸漸地,百姓對于天書的信服更大于圣旨。淮屢屢舉行封禪儀式,喜歡上那種被萬民敬仰的感覺,然而這些儀式所耗用的錢都是通過增加賦稅得來的,一時間民不聊生。
在小人的讒言下,淮開始修道煉丹,推崇道教,不理朝政。
眼看政權就要落入小人之手,忠臣良將心中焦急卻無計可施。晫也心急如焚,奈何他在地方做官,無法面圣。與此同時,著急的還有柳貴妃。
自皇后過世后,后位一直空著,柳貴妃知道淮想在哪個貴妃生下皇子后將她扶正,無奈柳貴妃一直生不出兒子。于是她主動送給皇上一位宮女,讓宮女為皇上生子,然后她再以權壓人,將宮女所生之子據為己有,如愿登上后位。
因為之前公務繁忙,皇上許多奏折都要帶回寢宮批閱,在旁服侍的柳貴妃開始幫他做一些事情,時間長了不免發表一些意見,代辦簡單公務。皇上發現柳貴妃政事能力還不錯,便和她討論一些國事。
成為后宮之主后,她網羅大批宦官涉足朝政,又得到皇上教授,勢力發展迅猛。甚至在皇上臥病在床后開始假傳圣旨,全面加強自己的政治勢力。
當皇上醒悟過來,柳氏已經開始染指軍權,這令皇上心驚膽戰,想到一個可怕的名字——武則天。如果柳氏像武則天一樣殺了自己的兒子,那后果不堪設想。
7
此生 最后的八千里長路 靜看狂風似疾 星辰遍野
皇上思來想去,終于把晫召回朝中央,重掌宰相大權,并將國家高層官員進行大換血,扶持了很多正直的官員,
皇上本可以徹底鏟除柳氏,但他對柳氏的感情尚在,他又感性大于理性,并相信柳氏會全力扶持太子錚上位,便猶豫再三,沒有選擇萬無一失的策略。
不管是晫的回歸,還是太子的上位,還是自己的地位,柳氏還是達到了自己的預期,只是冒這么大險,全然因為自己當初進宮時心中所想,幫晫一把。
皇上駕崩后,太子錚上位,柳氏成為皇太后輔佐太子。朝堂之上,柳氏看著拾階而上的晫,眼底一片笑意,一片安寧,遙見故人來。
后世評論柳氏時說,王朝并沒有因為柳氏的閃現而出現變數,相反,還因為她的閃現而讓王朝重回正軌。晫后因病離世時,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柳氏不僅一直輔佐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且一力終結了禍國殃民的“天書”運動。
8
那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
在晫的心里,或許柳只是一個曾經同窗過的有膽識有才干的女子,但是在柳的心里,晫的分量早就不是她能掌控的。
并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有終成眷屬的美好結局,更何況,在這一場愛的旅途中,從來都是柳追在晫的身后,趕不上,不忍棄。
當年,柳聽說私塾里有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小孩,表現出一種超出年齡的智慧,她覺得好奇,就央求父親說想見見。父親不同意,本來平日里大家都忙,大人并沒有多余的功夫去管小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小小的柳偷偷跑去私塾,頭從門外探進去好奇地瞅著。私塾先生正搖頭晃腦地閉著眼睛自我陶醉地朗讀這,其他孩子都看著課本,只有一個孩子東張西望,絲毫不在意。
那個孩子四處看著,就看到了門口小心翼翼的她,然后他笑了,她也笑了。
然后私塾先生看見了有小動作的他,很生氣,指著窗外的華山讓他作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他張口答到。私塾先生很訝異,稱贊道:“不愧于‘少年天才’的稱號”。
沒錯,這個孩子就是晫。晫坐下后,偷偷瞄了一眼門口,露出一個得意洋洋的神色,仿佛在說,看,老師沒為難我吧。柳比了一個夸獎的手勢,笑了。
再后來,柳說服父母送她到私塾,因為學習進度不一樣,況且晫又聰明,老師留給晫的作業和任務也就與其他人不同,柳有些氣餒,但還是很開心。
后來慢慢長大一些,父母就不允許柳去私塾了,一個女孩子混在男孩子里面終究不好。但是柳會在私塾放學的時候遠遠看看那些興高采烈的孩子,看見在里面醒目的晫,不知道原因,反正一眼就可以將晫與其他人區分開。
有時候晫會看見她,遠遠地招招手打招呼,柳就會覺得特別開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柳在自己家里央求父母給她找幾本書看,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覺得是和晫一樣在進步。看見理解不了的地方,她就會想有機會看見晫可以問問,他一定都懂。
什么都抵不過年歲,在晫的心里,可能她就是一個插曲,一個后來遺失了的朋友,可是柳卻忘不了。忘不了曾經有一個閃亮的少年,忘不了他帶給自己的那種上進和目標,忘不了那時他聰慧明亮的雙眼,忘不了他的笑,忘不了他向她招手……幾乎所有的回憶她都記得,就那么清晰,仿佛還在昨天。
家鄉的人都知道晫,關于晫的消息時時刻刻都流傳著。聽說他成了最年輕的高中省試榜首的人,聽說他過了殿試去做官了,聽說他調到另一個地方了,聽說他去前線了,聽說他得到皇上的重視了……聽說,他要娶妻了……
柳在聽到晫娶妻的消息后,一連幾天都失了魂,就像是失了水分的花。
一別這么多年,終究見不到了,長大了的柳傾國傾城,貌美而知書達理的名聲早已傳開,有許多鄉紳官僚之子都來提親,柳費勁心思才勉強招架住,她后來才意識到,自己不想嫁給除了晫之外的任何人,可是現在看來,自己多年的堅持也不過是無謂的掙扎,連見他一面都是不可能的事,更別提讓他來提親。
柳獨自坐著,淚從眼睛中滾落,順著兩頰滑下,融入黑夜中。這么久,都是自己在做著無關緊要的掙扎,說到底,自己還是那個由命運牽著走的弱女子。她不想就這樣將多年的思念與堅持沒入塵埃,就算不能在一起,我也想守護你,哪怕,你不會知道。
第二天,柳告訴母親自己想要參加選秀的決心,在母親詫異的目光中,柳認真地點點頭。是柳以前說過不想入宮被困一生的,現在怎么?母親想不明白。
之后,如我們所料,柳選秀成功。但是每天,她都堅持讀書,堅持擴展自己的思維,了解了更多歷史人物的事例,思考了很多,關于未來的路。
柳明白只有自己變得強大,才有可能幫到晫,那么久那么久的堅持,只要能看見你平安就好。
在最后不得已需要擴大自己權利的時候,柳在很多一般人無法堅持的時候咬牙撐了過去。晫想要守護這個王朝的心有多強烈,她守護晫的心只會更強烈。在你不在的日子里,就由我來守護吧。
這一生,雖然基本上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可我卻不覺得孤獨。
柳在簾子后面看著拾階而上的晫,輕松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