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朋友送了一套做工別致,包裝素樸的青白瓷茶杯,才知道上海居然有這么一家兼具禪意和西洋陳列的中國瓷器店。這家坐落在靜安區康定路的spin瓷器店,曾被德國電視臺稱為“來上海的十大理由之一”。《紐約時報》則把他們排為上海旅游的MUST GO 。不過現在除了上海,他們家在北京、長沙和紐約也都開設了分店。
不管你有無文藝情結,只要一踏入他們家的門,相信你瞬間便會被博物館氣質的空間氛圍所感染。兩張富有禪意的長形實木桌,擺放著各式構思獨特的陶瓷器具。品類繁多,目不暇接。在射燈的映照下,每款瓷器都像是一個富有靈魂的個體,令你在驚嘆之時,無法自持地會將其拾起把玩,直到欣然解囊,領其回家。每次逛Spin,他家獨特的視覺美學會帶給我非常美妙的精神享受。而來這里逛的大多是對中國文化頗有興趣的外國人,尤其對瓷器china的喜愛會令他們不禁發出“這里的每一件都想要”的感嘆。這似乎也道出了美廚娘我的心聲哈:)
一直堅持 “簡單、流暢、有機、優美”設計理念的Spin,其瓷器類作品均采用宋朝普通的青白瓷,只是他們更注重在立體空間的造型塑造,讓普普通通的青白瓷重獲藝術生命力。記得他們家有一套“醉十六”的酒杯,從“醒” 到“斟 ”“酌”接著至“醍”“醐”“醺”“醉”,再到“酩”“酊”“酕”“醄”,每款的造型都不同,小巧別致地將漢字酒文化與瓷杯載體巧妙的融于一體。
后來聽朋友介紹說,SPIN的老板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先后在美國、臺灣、武漢、北京任教,退休前任職復旦大學。因自己在上海經營的幾家頗具小資情調的餐館無可用的漂亮餐盤,于是就決定自己設計制作瓷具。Spin所有器具都是在上海工作室里設計完成并拉肧燒制,逐漸調整到最好狀態再定稿。據材質不同,分別送往景德鎮、宜興、唐山工廠加工出品。而工作室的幾位瓷器設計師也都是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甄選出來的較富天賦的青年設計師。為培養他們對時尚現代元素的敏感捕捉力,老板將他們送往歐洲、美洲等多個時尚發源地觀摩學習。正因如此,SPIN的每款作品都更像是實用的藝術品,擺放在灶臺和餐桌上都會為空間增色不少。或許這也是臺灣美學家蔣勛先生所倡導的生活美學的一種體現。靜下心,在一杯一器的欣賞品鑒中,感受器皿帶給生活的美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