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中秋之際,正是核桃滿仁之時,你家房前屋后的老核桃熟了,如果你父母拖著年邁的身軀爬上爬下打核桃,記得回家幫忙!
它汲取天地精華、日月光輝,青皮光滑潤澤,很多人沒有看過核桃開花,瞬間漲姿勢了,它居然是這樣的!它沒有姹紫嫣紅,不招搖,只有單純的舒服的綠意。
秋雨的淅淅瀝瀝,在秋高氣爽的沐浴下,他們呼之欲出,有的在主人家的耐心等待下自然脫落,也有被不耐煩的主人家迫不及待地強行剝開,他們露出真面目,這是他們最終的宿命。
拿著口袋、長桿和短桿等摘核桃的工具,男女老少一起出發了,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大人總會傾其之力搖晃樹干,樹上殘留的強硬分子,只能拿出最后的殺手锏,用竹竿或帶彈性的木桿敲擊。大人爬上爬下揮舞著長桿汗流浹背,盡心盡力,稚嫩可愛的小孩在核桃落地后撿拾。
爸,媽總是鼓勵年幼的我們多吃核桃,多補腦考好成績。調皮心急的我們享受那一刻,即使不久以后的9月1日開學要承受同學異樣的眼光,享受美食中青皮核桃溢出的漿會手指染黑。但我們義無反顧,核桃仁放到嘴巴的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以后的以后,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外戴橡膠手套,或者等待核桃的自由落體。
核桃樹一般壽命較長,他陪伴幾代人的的幸福時光。我們長大,核桃樹下有快樂的童趣,爸媽老去,核桃樹下更有他們的日常瑣碎。
沿著古鎮的青石板路踽踽獨行,總有畫面浮現,在麗江的某個拐角,有個納西老媽媽,安安靜靜剝著核桃,拿出最飽滿的裝成袋分享給南來北往的游客。
或者以核桃味做原料為配角出現在麗江人家餐桌上,做蜜餞做糕點。他們變化多姿,只為博得賓客一笑。
當然還有麗江人早點最愛的酥油茶。酥油茶中加入儲藏的核桃沫,給原本就奶香四溢酥油茶又增添了一絲悠長的香味。逢年過節主人將儲藏好的核桃接待客人用,豐收時節分享給親朋好友……成熟的核桃就這樣走進麗江人家,剩下部分硬核桃只能拿來煉油和出售。
近年來,政府引導農戶種植核桃建設生態產業基地,建起多個高質量、高標準的萬畝核桃典型示范基地。或許現在核桃園里有了很多的致富經,有了生態經濟,有大規模種植。因為開疆辟土,家門的核桃樹早已沒有蹤跡。家里面少了,市場上多了,增添了更多的買賣,有更多目的性,但少了人情味,少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