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新聞迅速刷遍了朋友圈。引起了眾多家長關注的目光。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郁癥!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所有高中和高等院校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抑郁癥正在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殺手。而且近些年來,抑郁癥越來越成為低齡化的趨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患抑郁癥的病人高達3.5億人,每年因抑郁癥自殺的死亡人數高達一百萬。
以前我們認為抑郁癥是成年人的專利,但事實并非如此。兒童抑郁癥反而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在成年人的眼中,兒童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但這些并不代表兒童就不會出現抑郁癥。
什么是抑郁癥?抑郁癥是一種不被理解的疾病,是一種很難描述并且很難治愈的心理障礙癥。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患抑郁癥,大多數都和原生家庭有關系。
比如,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是孩子心理和肉體上多次受到嚴重的創傷。還有的家長一直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提醒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太多,讓孩子內心充滿強烈的負罪感。還有的家庭父母感情嚴重不和,也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壓抑。
那么孩子患上抑郁癥會有哪些表現呢?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不愛與人交往,時常默默哭泣,食欲下降,體重下降,情緒低落,消極厭世,甚至有自殘和自殺的念頭等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注意孩子是否患上抑郁癥。
萬一孩子真的不小心患上了抑郁癥?家長應該怎么辦?
如果孩子患的是化學抑郁癥,也就是和家族遺傳有關系,隨時,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因噎廢食,合理的藥物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而且完全沒有什么后遺癥。
如果是壓力型抑郁癥,家長就要及時給孩子減壓。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游泳,爬山、徒步旅行等等,對孩子都有特別積極的影響。
如果孩子患的是認知型抑郁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全面地看待事情。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家長平時在家里就抱怨連天,牢騷滿腹。那么家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個陽光的積極的家長。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覆蓋的年齡是相當長的,一般說來,11歲到18歲都屬于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正處于青春迷茫期,家長不但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祝福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遠離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