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此之前,生活都過得比較文藝和佛系。對于金錢的索求過于被動,所謂的自我優越感不知不覺地限制了自己進取的步伐。現在想想,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逃避的表現,當自己沒有信心去獲得一樣東西的時候,往往給自己一個潛意識——我并不喜歡它。
? 可是誰都知道,要改善生活的品質,也是需要有物質的基礎的。暫時生活的安逸,是因為生活的閉塞帶來的幻覺。人生除了粗茶淡飯,還會有生老病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的生活其實是很喪的。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可我現在想想,我也真的沒有一個要持之以恒的夢想,沒有一份想要長期堅持投入的職業。一年年的時間,就在盼望幾個國家法定假期之間就過去了。
? 如果說很想做的事情,就是盡己所能為家人改善生活,提供健康的保障吧。不是說家庭禁錮了我,而是本能地反應,我要為他們做得更多。暫時而言,我也是他們眼中乖巧孝順的女兒。或許也會不知不覺地和別人家優秀的孩子比較。因著這份期待,我要做得更加優秀。
? ? 而優秀的標準是什么呢,至起碼不自欺欺人,能善待自己的時間并有所價值回報,從內心認可自己的行為。能力和金錢是年輕的時候需要累積的資本,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為之熱愛的事業,那金錢的累積可以暫且衡量自己的價值所在。而金錢不會主動地送到你面前,需要付出勞動時間,需要技能、資源、資本累積等途徑去獲取。
? ? 2019年,從被動變主動,改變從現在開始。
? ? 2月開始在微信讀書上讀了三本理財的書籍。分別是三公子的《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簡七理財的《定投基金小白手把手》和邢力的《力哥說理財手把手教你玩轉基金》。
? ? 看完《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覺得有種虛度了許多光陰的懊惱。第一,時間帶來的復利是時間的饋贈,資本的增值必不可缺的一個元素就是時間,當然專業知識和投入的資本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糾正既往對金錢的概念,收入不能僅看眼前,要有長遠的目光,做大概率可實現的事情,看大局,看趨勢,利用好時間這一項資本。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我邁出理財第一步的學習榜樣。理財不在于目前的收入多少,而是要有明確的年收益率,五年十年之后我要獲得多少,當然也是基于一定現實基礎上定下的目標。
? ? 在投資基金上,我也還是一個小白。連續看了幾本書和觀摩了一些基金的信息,也逐漸對于基金投資有了一個框架,如何去選擇一支基金,定投基金的規律,資產如何配置降低風險等等。
? ? 當不再為自己找借口,邁開了行動的第一步之后,就會發現學習的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