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提起右首第一柄劍,見劍下的石上刻有兩行小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再看那劍時,見長約四尺,青光閃閃,的是利器。他將劍放回原處,會起長條石片,見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兩行小字:「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
楊過心想:「這里少了一把劍,原來是給他拋棄了,不知如何誤傷義士,這故事多半永遠無人知曉了。」出了一會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劍,只提起數尺,嗆啷一聲,竟然脫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濺,不禁嚇了一跳。
原來那劍黑黝黝的毫無異狀,卻沉重之極,三尺多長一把劍,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楊過提起時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再俯身拿起,這次有了防備,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不當一回事。見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心想:「此劍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靈便?何況劍尖劍鋒都不開口,倒似是我們古墓派的無尖無鋒劍。」看劍下的石刻,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楊過喃喃念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間劍術,不論那一門那一派的變化如何不同,總以輕靈迅疾為尚,古墓派玉女劍法尤重輕巧,這柄重劍卻與常理相反,想懷昔賢,不禁神馳久之。
過了良久,才放下重劍,去取第三柄劍,這一次又上了個當。他只道這劍定然猶重前劍,因此提劍時力運左臂。那知拿在手里卻輕飄飄的渾似無物,凝神一看,原來是柄木劍,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均已腐朽,劍下的石刻道:「四十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于無劍勝有劍之境。」
他將木劍恭恭敬敬的放于原處,浩然長嘆,說道:「前輩神技,令人難以想象。」心想青石板之下不知是否留有劍譜之類遺物,伸手抓住石板,向上掀起,見石板下已是山壁的堅巖,別無他物,不由得微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