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段時間來了個姑娘,部門周會,新人做自我介紹時自稱自己是個直白的人,有什么說什么,從不藏著掖著。對于那種含蓄、繞來繞去的說話方式很是看不上,覺得那是有心機的表現。
這姑娘剛進來時大部分同事是持欣賞態度的,畢竟說話直接,說出口的話也還算有道理,開會時有些公司里存在已久的弊端(大部分老員工因某些因素而心照不宣的。)都能不畏懼地指出來,頗有一種耿直不畏權貴的樣子。
可是久而久之,大家伙發現不對了,這姑娘也太過直白了吧,都屬于口無遮攔了。
同事Y和小L周末一起逛街,花了六百多在一家連鎖美發店做了個頭發。周一早上到公司,小Y正美美地接受同事的贊美,結果這姑娘挺大聲地來了句,“我覺得小L做的頭發比小Y好看多了,小Y那頭發頂多兩三百,你看那色彩染的都不均勻,也和她的膚質不對應,花的真不值,小L的就不一樣了,發型和顏色都挺適合她的。”
大伙都知道小Y稍微有點對比不認差的心理,所以很少拿她跟人做比較。倍感尷尬的小L在QQ上安慰小Y,你別介意啊,她就那樣的人。要強的小Y立馬就不樂意了,嗤,又來吸引眼球,我做頭發用得著她來指手畫腳。
小Y立馬頂了那姑娘一句“我這頭發才不是隨便搞的,是私人定制的”
“哇,私人定制就這樣啊,還不如街邊發廊呢”
“那也好過你頭上的雜草。”
氣氛瞬間冷了下來,其他同事都默契地各自散去。沒幾分鐘,小Y截屏了個微信圈給小L,“說實話吧,別人不喜歡聽,不說實話吧,自己又不舒服,怎么辦,怎么辦”,你看,她又在博同情了,真是煩死這女人了。
其實剛進公司時,姑娘還算謙虛,畢竟剛換了個行業,業務不熟悉,很多事也不甚懂,所以一直挺謙虛地請教直屬主管,經理。
一個月后,在主管經理的幫助下成交了自己的第一客戶。剛好又碰上銷售旺季,也接二連三地開發出了幾個小客戶,同期進去的新人有些還沒有一個客戶,如此對比之后,姑娘就飄飄然了,感覺自己都會了,工作也沒之前那么積極,開始偷懶,看朋友圈,微信聊天,被主管經理發現,警告之后還理直氣壯地叫板,我那是聯系客戶呢,其他人打了那么多電話還不是沒開發出客戶,有些人都沒打過電話,公司都養了好多閑人呢。
這句話一出還真是炸了馬蜂窩一樣,暫時沒業績的同事自尊心被打擊到了,業績不錯的同事心里也不忿了,自己的客戶多數穩定了,聯系方式也趨向網上,感情自己不打電話就成閑人了。這姑娘說話也太過了吧,脫口而出,一竿子打死一片人。有同事委婉地提醒過她,話不能這么說,容易得罪人,哪知這姑娘直接來來一句,你們就是矯情,哪有我這么直白,我從來就不在背后說事的,有什么都當面說,再說我說的也沒錯呀。
姑娘靠著是總經理帶進去的,大有一種在部門里睥睨眾生的自信,偏偏理解能力有點差,對于公司的政策文件常常理解偏了。
一次部門開會,主要是針對銷售政策的落實,剛把文件發下去不到5分鐘,姑娘就來了句“這政策都誰搞出來的,一點用都沒有。"總經理助理立馬黑了臉,擬訂人是她,討論的是幾位部門經理,都是經過幾次開會研討,走了流程公司批準的。這個新人未免太囂張了吧!
“對政策有什么問題直接書面反饋給部門經理,不要在會上做評論”。姑娘的部門經理面對總經理助理質問的目光也只能報以無奈的苦笑。會后,總經理助理找姑娘的部門經理了解情況。才知道這個姑娘如此不妥行為已不止出現一次。姑娘所謂的直白不過是口無遮攔,跟同事聊天直接上升到人身攻擊的,對公司制度表現出言語上甚至行動上的抵制,私下里和新人聊天也傳遞出不少負能量,導致部門不少新人的流失。
鑒于該姑娘的種種“直白”表現,試用期一過,人事部就客氣地請走了她。姑娘走的時候還憤憤不平,我不就是直白了點嗎,切,這公司真不是個能聽真話的地方。
姑娘還不明白的是直白并不代表口無遮攔,她的直白只在于逞一時口舌之快,完全沒考慮過后果,言論自由確實沒錯,但公司其實也是個小社會,同是需要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他人沒必要容忍你,也沒義務一直包容你。當你的言語尖銳到產生攻擊性的意味時,所謂的直白已經是利刃,隔斷了你與他人共處的紐帶。沒誰愿意和一個只要靠近你就得帶著傷的人共處。何況,作為一個公司的新人,無論在資歷還是經驗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你不能虛心充實自己,反而靠著虛妄的自信來自處,姑娘的路能想象得到的難走,但愿她能及早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