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對科學沒有什么研究就只能陳述生活經驗了:
身邊有一些人歐美人,尤其是白人,會有這種過敏癥狀,我只見過一個4、5歲的亞洲小女孩有這種癥狀。
他們的「過敏 (food allergy) 」其實比中國人印象中的「過敏」可怕得多,一般會出現急性的癥狀,比如發熱、氣管腫大、窒息等。
這樣的人不管去哪里身邊都會帶著一個注射器,只要誤食或誤觸(個體差異,有的人敏感到不能接觸),
就需要有人迅速拿出他們的注射器直接注射到大腿處并叫救護車馬上送往醫院急救,否則有生命危險。
不光是花生,所有的nuts對于這類人都是可能造成過敏的。
所以這里的學校會明確聲明不許任何人任何時間攜帶tree nuts進入學校,也不能隨意和別人交換食物。
這樣的過敏其實非常可怕,只是亞洲人很少會有這樣的體質而覺得夸張。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老干媽因為在澳大利亞的產品中加入了花生卻沒有在包裝上標明」而被下架,國內某媒體說人家小題大做,歧視中國制造。
這樣井底之蛙又玻璃心的行為實在太不負責任。
花生在明代時被大規模種植過,是很重要的口糧,按照進化論的路徑分析的話,
很可能是幼童時期的花生過敏并發癥 被忽視(古代兒童死亡率也確實很高),
導致這一基因的攜帶者被扼殺,類似短腿馬的遭遇……
在中國,抑郁癥一般被認為是矯情,過敏則是挑食。
其實不是沒有,而是這些事情無法引起重視。
在知乎的“過敏”這個話題里有太多因為被認為是“挑食”要“鍛煉”而誘導過敏者吃下或是接觸過敏源的。
這些人大多數是熟人,親戚甚至是他們的父母。
甚至有醫生遇到過為了“鍛煉”孩子而導致孩子急性重度過敏身亡的。
而且這些無知的偽善者也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也不會受到懲罰。
在中國有太多東西需要科普了,無知的人真的害人害己。
中國也說食物過敏,但是不叫過敏,我不知道的國內其他地方怎么叫,
江浙這里管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叫“會發物”,比如蝦蟹等海產。
我的表妹小時候吃了蝦蟹就會起疹子,老一輩人就會說蝦蟹是“發”的,讓她不要吃。不過現在她大了反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