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有一次在圖書館,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不經意地翻開,看到第一頁,愣住了。
那是鉛筆痕跡,字跡工整,有人寫了一頁!我讀了又讀,然后拍了下來。就是下面這張圖片。
陌生人筆記
那本書是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寫作》。帶著好奇,我讀了那本書。
那是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隨筆集。
杜拉斯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獨自一人與寫作相伴,遠離一切。杜拉斯在書中寫道:
寫書人永遠應該與周圍的人分離。這是孤獨。作者的孤獨,作品的孤獨。
你找不到孤獨,你創造它。孤獨是自生自長的。我創造了它。因為我決定應該在那里獨自一人,獨自一人來寫書。事情就是這樣。我獨自待在這座房子里。我將自己關閉起來——當然我也害怕。后來我愛上了這房子。
身在洞里,在洞底,處于幾乎絕對的孤獨中而發現只有寫作能救你。
還有很多,杜拉斯的孤獨和寫作融為一體,文字是平靜的,娓娓道來。她在與孤獨對話,而陌生人懂她。
后來,我翻過旁邊其他的書,再沒有發現任何字跡。以前,很討厭有人在公共的書籍上寫字,或涂畫。但這次,竟產生了很想很想認識的感覺。那本書只有封皮背面空白的那一頁寫了字。不知道是誰寫的?又寫于何時?是故意寫給陌生人的?還是無意寫上去的?
或許是與杜拉斯有共鳴,心心相惜,才能情不自禁地寫下這樣的文字吧。一個孤獨的寫作者。不是因為寫作而孤獨,而是因為孤獨而寫作。
后來,再沒有看過同樣的字跡。也沒找到其他線索,無緣相識。
只把書原樣放回。也想過要不在書上再寫點什么,又想誰會看到呢?天天想著這件事也挺痛苦,此事就此作罷。其他有緣的人或許會讀到那本書……故事在繼續,然而我只能想象了。
陌生人,大學時我也是孤獨的,或許沒有你那么孤獨,因為我沒有去寫作。我想,你的孤獨會成就你。
陌生人,不知道你現在還孤獨嗎?
或許你會說我的靈魂不孤獨。或許你早遇到了能懂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