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為了愛而生活在世間!其實每個人生來都擁有愛,它像汪洋大海般的遼闊,充盈在每個人的心靈。人的出生就是愛的產物。是用被稱為愛的材料做成的。但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它必須受保護,它必須要強化,它必須被澆灌,只有如此它才能變得強健。愛,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才能成長。
愛是一門藝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愛就是被愛,就是一種滿足本能需要的歡娛。因為大多數人都把愛看成主要是一種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其實愛不應該是被動的,而是一種主動的情感和行為。低層次的人將愛看成被愛,高層次的人才懂得愛就是要主動去愛,愛是一種付出,是一種施予,而施比受更有福。
愛是一種能力。你愛的人如果不愛你,甚至你費盡心思,她還是不喜歡你,那就是你的愛的能力有問題;你愛你的戀人,愛你的家人,但你與他們的相處卻越來越有問題,那也是你愛的能力有問題。
愛就是理解和接受。我們不能按自己的標準來評判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個性、習慣,對生活的理解,我們要善于從他的角度去理解、去接受,這樣我們才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所以說惟有愛才能排隊障礙,才能使人們容易接受他人,才能與她合一。
現代人交往中有一種“非愛行為”,就是以愛名義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的掠奪,這行為往往發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以愛的名義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比如夫妻和戀人之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看,我就為了愛你,放棄了什么什么;我就為了這個家,才會怎么怎么樣,所以你必須要對我如何如何;不少母親也經常會對孩子說:你看看,自從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變老變丑了,我一切都犧牲了,都是為了你,你為什么不好好念書呢?
英國有一個心理學女博士說:“世上的所有的愛是以聚合為最終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越早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明白距離和獨立是一種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該保有。如果用束縛我控制取代了理解和接受。是走到了愛的反面。
在童話故事中,公主吻了一只青蛙,青蛙就變成了王子,但在現實生活中,公主親吻了王子,而王子變成了青蛙。
也許我無法洞察人心,無法掌控他人,我正被上述問題困擾,所以我要學習愛,學習愛的能力,學習如何不將彼此聯系僅僅只是變成一份關系,所以我要用知識的工具持續不斷地去讀懂她,不斷尋找更新的方式,讓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學習從被愛的模式中走出,主動去愛,用愛去細心呵護愛這朵美麗而又脆弱的花。
愛,是我們一生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