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看了賈玲和陳赫合作演的那個喜劇小品《你好,李煥英》。
其實,這個小品題材算不上新穎,特別是在穿越劇橫行的當下,一個女兒穿越回到過去遇到自己母親的故事,甚至說得上有點俗套。
但不知道為什么,這部小品卻很耐看,是越看越有味道的那種。
小品中,賈玲和母親閑鬧完以后,所有的人物和舞臺場景突然消失,只剩下一陣急促的剎車聲。
那時,我就在想,這又是一個車禍煽情博觀眾同情的套路吧,但是后來看了網友評論我才知道,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賈玲的母親真的在十幾年前因為坐在老伴開的小翻斗車發生意外去世了。而李煥英是賈玲母親的名字。
穿越回到80年代的賈玲遇到了她早已去世的母親,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孩李煥英。在得知母親有暗戀的夢中情人后,賈玲想方設法地幫母親尋找機會,不斷地撮合他們。
在小品的前半段,表演都是很幽默詼諧的,算得上是一部比較好的喜劇作品。
但后來,在時空交錯的女兒與母親的對話場景中,卻不得不說真的觸到我心里去了。
或許正如岳云鵬所說的:“這是一部活的好作品。它沒有在撓你,它沒有在抓你,它就是慢慢地刺進你的心里。”
“媽,我給你買了一個冰箱,雙開門的。”
“媽知道。”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
“媽知道。”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有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知道。”
“媽,你怎么那么愛笑啊?“
“因為媽生了你呀。”
就是這一段隔時空的平常對話,讓我哭得一塌糊涂。
“媽知道”這句話,或許是這世上母親對孩子說過的最動人的情話,你的一切,我都知道,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有人說,“子欲養而親不待”是這個世上最悲哀痛心的事情。
但是,我覺得最傷人的是:后來的后來,你的夢想我都能實現了,可是你都看不到了。
你想要的冰箱,我給你買了;你喜歡的綠色皮大衣,我給你買了;你希望女兒過得好好的,我也做到了;
是啊,很久以后的現在,我的世界什么都不差,就差一個可以讓我叫媽媽的你。
《你好,李煥英》作為一部喜劇小品出現在舞臺上,強烈沖擊了當下這個精神空虛,物欲橫流的現實時代。
人們曾經被封閉的年代情懷和最真摯的親情牽掛仿佛在這一刻,找到了一個出口。
又或者說是一直埋頭忙于生活的我們,在不經意間終于想起了身邊那位最重要的人,可能她已經不在好多年了,你都還沒有發現。
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媽媽都是李煥英。
在很久很久以前,她也曾像我們現在這樣,是一個在心里藏著自己小秘密和大夢想的女孩子。
她有偷偷在心里喜歡著的男孩子,希望和他談一場簡簡單單的戀愛;
她想要一個冰箱,那樣每次買回來的雪糕就不用融掉一大半了;
她想要一件好看的的綠色皮大衣,那樣她就可以向鄰居顯擺她的衣服,聽到鄰居夸她穿這身衣服好看。
我們的媽媽,曾經都是一個渴望得到別人認同和贊美的少女,她和我們一樣,有著小小的虛榮心,喜歡打扮自己,希望自己是那個別人眼中羨慕的女孩子。
我們的媽媽,曾經也是一個單純得沒心沒肺,心里藏著一個大大的夢想的人。
她們也會有自己的夢想。
或許她們想當一名優秀的播音員,希望更多的人聽到她的聲音;
想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有著自己的三尺講臺,能夠桃李滿天下;
想成為一名歌星,紅遍大江南北,有著許多的歌迷;
想當一名很棒的作家,寫自己的故事,出版屬于自己的書;
想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可以賺很多的錢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又或許,她們都不想屈就給生活,都渴望去追求屬于她們的詩和遠方,想要好好地去看看這個世界。
只是在后來,在我們降臨在她們身上以后,在她們有了另外一個叫“媽媽”的名字以后,她們一直很努力地去編織和捍衛的夢想就在那一刻輕易地繳械投降了。
她們曾經閃閃發光的夢想,后來都變成了一個很小很普通的家。
她們的生活依舊很忙碌,每天叫孩子起床,喂他們吃飯,教他們學走路,帶他們上學,給他們添新衣服,給他們定下一個個目標,希望自家的孩子都比別人家的優秀。
可能很久以后的我們才會明白,我們是媽媽夢想的另一種寄托。
我們的媽媽呀,都是一個很普通的人,能吃苦,能干活,會洗衣做飯,曾經也是一個很愛笑的女孩,性子純樸簡單。
而且她們都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她們都很愛她們的孩子。因為孩子是另一個自己,是她們生命的延續,是她們一生的想要守護的東西。
我覺得,人生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都是有媽媽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最寶貴的夢想,對李煥英而言,賈玲就是她的夢想。
“媽,你怎么那么愛笑啊?“
“因為媽生了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