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國圍棋峰會人機大戰落下帷幕,柯潔0:3負于AlphaGo。
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雖然柯潔在對戰前夕寫文章表示:“我相信未來是屬于人工智能的……我會用所有的熱情去與它做最后的對決,不管面對再強大的對手——我也絕不會后退!”但經三局激烈廝殺之后,面對敗局,柯潔還是忍不住淚灑現場,多少有點悲情意味。
四月初,借由BAT召開AI專題會議之際,我寫了一篇《人類與人工智能是共建共生還是戰爭》的文章。如柯潔所言,未來世界除開人類,AI必有一席之地。甚至它將以侵略之勢搶奪人類長久來獨占的光環,以重要角色加入共建共生之世界發展宏圖,如:智能汽車、醫生機器人、寫稿機器人、機器人律師、農用采摘機器人、機器倉管員等。
AI之強大,令人咋舌,可謂瞬間刷新我們腦海那些只能接收簡單指令的機器人之呆板印象。面對此次人機大戰,有人唱挽歌說柯潔輸了讓人類顏面無光,也有人說輸了不代表什么,柯潔還是人類的冠軍,更有人說與AlphaGo對戰的柯潔此次離“神”更近。
是的,用“神”喻之AlphaGo絲毫不為過。猶記去年三月,同樣貴為世界知名的韓國棋手李世石在負于AlphaGo時,面對媒體低頭道歉。這是一個多么無奈的致歉。
據專家分析,AlphaGo之所以戰無不勝的秘訣在于新技術“強化學習”,也就是說,AlphaGo將“價值網絡”及“策略網絡”結合,并通過人類職業棋手的比賽數據對網絡進行監督學習訓練。通俗地說,就是先讓AlphaGo學會評價棋路的優劣,然后再通過不斷與自己對弈進行強化學習,讓AlphaGo“參悟”下棋的感覺。而在實際的比賽現場,AlphaGo則根據積累的經驗,動態地尋找最優方法,如此才締造了AlphaGo最終的“壓倒性”勝利。
若將AlphaGo比擬為武俠片的高手,這絕對是一個殺不眨眼無情感代入可不眠不休的混世魔王。相反,人類棋手無論武功再怎高強,到底一個大腦,一幅肉身,內因外因之波動均會影響局勢,據說第一局柯潔將差距拉至最小,后來戰況復雜,柯潔“徒然了斷”,一念之差,渺茫的勝機轉瞬即逝。比賽途中,柯潔因壓力不小,曾離席20分鐘。
為讓大家更好地回顧三局之詳情,特地貼上微博網友@春光炸裂的微博長文,強烈推薦:
作為圍棋國家二級運動員,盡量講清楚柯潔與AlphaGo的三局,棋盤上到底都發生了什么。
從結果上看,第一局差距最小。但這種差距,有AlphaGo精心控制的因素。
也就是說收尾階段,優勢方的人類棋手,傾向于“贏得最多的下法,才能贏得最穩健。”
而AlphaGo,采用了“贏得最穩健的下法,而非贏得最多。”
在此前提下,柯潔做出了盡力的收束,將差距拉至極限最低。
曾寫過吳清源與連勝六十棋手時的AlphaGo:清楚地標明了“強者”與“天才”之間的鴻溝。他們的恐怖之處在于,拓寬了這件事的想象邊界。
是典型地“學霸考一百分,是因為滿分只有一百分。”
而現今AlphaGo的恐怖之處,在于“他想考九十九分的時候,就能剛剛好只考到九十九分。”
而第二盤,是柯潔真正有機會的地方。
他改變第一局全場接近、卻看不見勝機的策略。主動出擊,全場引戰。
全場的戰斗,需要巨量的計算力作支撐。圍棋盤上,最精彩是“雙龍對殺”(即兩塊棋相互絞殺)。職業棋手,也以下出“四龍”或“六龍對殺”局面為榮。
而柯潔,挑起的是十龍。
簡言之,當第44步時,我驚呼棋局:“太復雜了吧”。到第66、76、88、114手時,棋局又被拉復雜了四個層次。是“復雜”的四次方。
何止我,棋局現場的主講人,有“人間阿爾法”之稱的周睿羊九段、坐擁八個世界冠軍的古力九段,也直呼棋局:太復雜了。
此時的柯潔,正如祁同偉“勝天半子”的故事,在攀登天人極限的途上,一路把棋局帶入高聳入云的絕對境地。
而當時的直播,柯潔捂住了心臟,誰都不敢輕易解讀這個動作的意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事后他說,是當時太過緊張,心臟狂跳,怕支持不住——莫非自己已無限接近對圍棋上帝的勝利?
這就是人類會敗給機器的地方。本可以繼續推進,讓局面無限復雜的局,柯潔陡然了斷。如半空升上煙花又急劇湮滅,一念之差,勝機轉瞬即逝。
可事后AlphaGo之父Hassabis,讀取了控制室里的數據:
前15手,柯潔發揮完美,AlphaGo同意柯潔的所有下法。而前100手,是和所有alphago的對弈里,最為接近的。連AlphaGo也認為,這是場接近的對局。
如果說,真的存在“圍棋上帝”,并由AlphaGo來扮演。那么柯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扮演了“最接近于神的人”。
柯潔賽后也表示,我不喜歡安樂死,今天這場棋,讓我熱血沸騰,找到了和人類對決的快感。
而第三場,柯潔發揮并不好,從一開始就被對方鉗制。這也是為什么,他賽后產生那么大的內疚。
在比賽途中,他曾躲在比賽的宣傳板后,一個人失聲痛哭。比賽停滯了20分鐘,直到裁判長找到他。
他背負了太多。賽后5分鐘的“檢討”視頻,至今沒敢看完。一個二十歲圍棋手的自我認知、對圍棋、對手、世界邊界與想象,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摔碎又重拾。
可問題是,除了他之外,誰又更有資格代表我們人類。
而絕望在于,他所經歷著的,在人類歷史上又有幾人經歷過。能以頂尖技藝以身試險,去測試這個時代是否是“劃時代”的,又有幾人。我做不到和他感同身受,因為在他那個境地里,除了他一人,沒有其他人類。
但總之,他貢獻的這三局,波瀾壯闊,技藝上的萬千星光點之外,還有大量豐富真實的、人性的細節。足以寫進超越圍棋意義、人類公共記憶的編年史里。
更重要是,如果你看現場直播。新中國建國以來,幾乎所有重要的棋圣、天元、名人、新人王,從聶衛平時代到現代最年輕的世界冠軍,齊聚一堂。以團體戰、解說、研究、觀眾的形式,為世紀大戰出一份力。中國圍棋幾代人的努力成果,在今日慷慨亮相。
可惜,這其中無數精彩細節,我們大多數人,看不到。它仿佛發生在平行時空里,無從感受,亦無從交流。
是的,“如果說,真的存在‘圍棋上帝’,并由AlphaGo來扮演。那么柯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扮演了‘最接近于神的人’。”
面對人工智能,我們除開惜敗,更應看到我們身為人類所存在的局限性,同樣如柯潔所言“它始終都是冷冰冰的機器,與人類相比,我感覺不到它對圍棋的熱情和熱愛。對它而言,它的熱情——也只不過是運轉速度過快導致CPU發熱罷了。”是的,沒有情感與熱愛同樣是人工智能天生既存的局限。人工智能雖由人類創造而生,其超強的運轉速率遠勝于人類,若將地球比之為平行空間,那么由人類當了百萬年主宰的地球迎來了另一位可與之比肩的得力干將——人工智能。
AlphaGo對陣完柯潔即將退役,也就是說與柯潔對弈的三局是AlphaGo留給人類的最后杰作。幽默的微博網友(@洋蔥體育報)因此編了一個溫情的段子:
據設計者透露,AlphaGo在和柯潔的連番對弈中慢慢產生了感情,特別是在柯潔委屈落淚的時候,團隊監測到阿爾法狗的cpu溫度急劇升高,為了讓柯潔不再難過,它啟動了自毀程序,希望以此給柯潔最后的愛護。關機的那一刻,AlphaGo內存里最后閃過的是柯潔的側臉。
此次人機大戰無疑再度引發人與人工智能的大討論,對此,Google大腦負責人Jeff Dean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人機聯合將是人工智能的歸宿,幫助人類進步,也許正是人工智能未來的方向。如很多行業會用到人工智能,先是探索性的、解決小問題的,再不斷拓展,最后發展到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AI將變革各行各業,只是快慢而已。”
馬云則表示:“不要讓機器去學習人類,我們要想機器必須要有機器的方式方法,讓機器有自己思考去彌補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二十年以后,或者三十年以后,《時代雜志》封面人物,本年度最佳CEO會是個機器人。”馬總此言似有一種重新定義AI之說,人工智能不再是人類的最強助手,而是,它之存在既要源自人類這個母體,又要讓其不必承襲與聚合人類思維,擁有別于人類的機器模式,以彌補人類之不足。想來此種AI假若連創造都不由人類完成,幾于外星球入侵者無異。
不管怎樣,關于AI,在一兩年之前,我們人類還是信心滿滿,以必勝之心藐視之,而當阿爾法狗連勝人類棋手之后,我們似乎意識到“來者不善”,不得不承認它強大的運算功能,至于它還將帶來何種驚喜,一則在于人類是否具備寬闊的胸襟與意愿創造,二則與強勁的研發實力分不開。試想,有一天,我們若真的被其統領,除了低頭臣服之外,也許我們更應意識到自我的殘缺與不足,進而生出向萬物低頭的謙卑之心。
我們主宰地球已然幾百萬年,也許上帝為了懲罰人類,賦予小部分人類高級的智商與腦洞,讓他們生產可震懾我們的另一個物種——人工智能,以消磨我們的狂傲,打破人類獨占的地球生態圈,催促人類困則思變,想來未必不是好事。
至于人工智能與人類到底是相愛還是相殺,不如以看一出百年大戲的心態靜候之,雖然用不了百年,及可能在未來10年之內見分曉,甚至會更快到來。無論如何,讓我們給雙方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與空間。畢竟面對一個即將改變現有世界的未來,是件多么值得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