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寫了一篇《用這樣的三種方法閱讀,讓我四年出版四本圖書》這篇文章,親們,后臺給我發(fā)的信息,清一色都是如何出版的事。
清~一~色都是咨詢出版的事。為毛沒有人問問閱讀的三個方法呢?
好吧,我來與大家分享,出版圖書的事,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1)
我簡單回顧下這幾年出版社圖書的經歷。
2013年年初,我已是快邁入中年大叔了。
忽然一天覺得,工作13年了,最好的青春中,行走無痕。
如果說有痕,就是自己臉上有那么一點點的滄桑、頭上開始茂盛的白發(fā),臉上看淡世事的淡然。
我想要說的,要留點東西,于是把之前寫的雜七雜八的稿子整理出來。
用了1個月的時間整理60萬字的稿子。
再用1個月的時間篩選出20萬的稿子。
再用1個月的時間初定了12萬左右的稿子。
把框架定好、目錄定好。
這個時候的你打不打雞血已不重要的,重要的都是一個人在做。
沒有編輯會幫你,也不會有出版社主動送上門滴。
因為,你沒有名氣。
出版界就是這樣現實。
于是,我去咨詢了江蘇一位大咖,他們是如何出版的?要不要自己交錢的?人家一臉不屑的說,都是出版社找她的。不用她操心。
好吧,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后來,自己一個一個出版社跑,碰壁是必然的,找到一個很偏的出版社,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由一家傳媒公司代理,銷量到一定程度就不用自己出錢。
有道理,認可,沒有名氣就是這樣。
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個卑微的開始,總比沒有開始的好。當時我就是這樣想的。
談好合同,后面就順其自然了。
這是第一本圖書——《捉迷藏的人在墻和籬笆上行走》。
2014年,是我從事當前工作的第6年,心中總有一些要說的,一些要總結的事,呼之欲出。
恰好,我又是一名兼職的內訓師,不明白這崗位的我簡單解釋下,就是平時你要上班,需要你的時候出去講講課。
有人就建議呢,大叔你把東西寫出來吧,會更加權威的哦。
于是與幾位朋友一起商量,列大綱、寫稿子。集中3個月完成初稿,然后修改。
這次比較順利,北京大學出版社接盤了。
而且賣的真的不錯的。
第二本《最受歡迎的客戶維系課》出爐了。
而且,為了喜慶,這本圖書封面定為紅色。
2015年,有人說,移動電話的客戶運營工作非常迫切,大叔,你來總結總結唄。作為第一本圖書的更加細化的姊妹篇,我和小伙伴們策劃了2本寫作計劃,就是《贏在運營:移動電話客戶運營蘇實戰(zhàn)指引》(選擇黃色作為封面)及《贏在運營:寬帶客戶運營蘇實戰(zhàn)指引》(選擇藍色作為封面),分別在2015年、2016年完成寫作并順利出版。
第三本選擇藍色作為封面是因為我把這三本圖書作為工作的一個總結,希望用表達理想的顏色表達第一季圖書的總結,預示還有新的寫作計劃。
寫到這我發(fā)給一些朋友看,朋友說,別扯這些沒有用的,我想聽聽干貨。
(2)
那么,一個入職3年或者以上的上班族如何出自己的圖書,在工作很忙的情況下,如何寫出自己的圖書,出版圖書到底難不難,還要注意哪些環(huán)節(jié)呢?
(3)
出版一本圖書真的很難。
比如,從一本圖書出版社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而且沒有人給你約稿,除非有人給你推薦、還得編輯能看上你的文稿、評估市場價值。
當然這要區(qū)分的,如果是散文類的,除了名家(或者在網絡上有一定名氣的),基本上沒有出版的可能性;如果是小說,也要在網絡上試發(fā)下,受到歡迎,或許真的找你約稿。如果你想寫與工作有關的,而且你可能是培訓師,這相對比較簡單一點,因為你不用擔心銷售,可以與出版社簽訂保底出版合同的。
最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去指引,時間不夠用,這是很多上班族最大的困惑,畢竟工作累劈了,回家真的不想再干活了。
總結出來有四點難處:
一是沒有名氣,還沒有人給你約稿。
二是需要自己去宣傳,不會有人幫你的,你微弱的朋友圈粉絲根本支撐不了保底的數量。
三是出版社絕對不給你背銷售的風險和黑鍋滴。
四是最主要的,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用好自己時間。
(4)
既然這么難,為什么還有很多朋友想要出書呢,譬如我。
因為有三方面原因:
(1)倒逼學習。
尤其是內訓師或者有提升自己能力訴求的朋友,主動學習,以輸出倒逼輸入,寫書是輸出,那要準備資料,完善的知識體系,這是輸入。
(2)形成市場影響力。
沒有人會說自己一定在一個企業(yè)要呆一輩子,形成市場影響力,也是給自己增加生存的籌碼,一個出書的人未必能生存的很好,但是出書的人至少是經過思考的、經過大量準備的,這個準備的過程就是一個積累人脈過程,提升自己在圈子內的影響力的好機會,因為你要與別人溝通你的作品、宣傳你的作品,只要你的質量過硬,就一定能棒棒的,
(3)權威性更強。
以上的兩點直接帶來你在行業(yè)、在圈子的影響力,社會和人類都是現實的,你強別人愿意與你交往,你弱別人將離你而去。打造權威性,也許對很多人都是夢寐以求的。
(5)
說了困難,又說了好處,那么,哪些人適合寫書?
不能說所有人都適合寫書的,因為,那是在忽悠你。
什么零基礎的培訓班,百分之百是在忽悠你。
寫作是不是人干的活,要堅持和長期鍛煉的,還有,要有那么一點點的悟性。
所以,還是要做個區(qū)分。
比如,有內訓師(講師)經歷的人適合寫作,此類人群個人提升訴求較為強烈。
比如,有文學社團經歷的、有一定文字功底的,至少能完成寫上1000個字,別人大致能看明白的。
比如,對業(yè)務特別精通的,至少能說出個子丑寅卯的。
其他的朋友,可能要落筆較難。
但是萬事都不是絕對的,只是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導致成長的歷程不一樣,一定要啃這塊骨頭,受的累會更大一點。沒有關系,有毅力或許能成功的。
(6)
我們都在懵懂中前行,知道難、被誘惑了,也打算去做。那么,對于出書小白,如果真的打算出書,要做哪些準備呢?至少要做到八個方面:
(1)別太期望短期內掙大錢,這是基本心態(tài)。
掙錢的都是名家或者人氣旺者,包括我自己現在也不是靠出書掙錢,這是自己提升的一個過程,當你成為爆款,后續(xù)的簽約等等都會接踵而來。鋪墊好路,才有后來的一飛沖天。
這個問題不少朋友問我,你寫書掙錢了嗎?我覺得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你收獲了什么?
(2)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
與自己愛好或者熟悉的領域要關聯起來。比如我選擇寫“客戶管理”這領域,這看起來是所有行業(yè)都有,但是在通信運營商,這一塊是空白。前后左右看看,可能會走的更遠。
(3)制定寫作計劃
寫作計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整個圖書的框架(序言、正文大綱、案例的準備等)、時間準備(3個月還是6個月,要定個大概,啟動后進入倒計時)、團隊準備(是一個人獨立完成,還是要有一個團隊來做,這需要確定好的;第一種方式,建議還是要請別人及時反饋,我一般都是寫完一段發(fā)給相關朋友看看,能否看的明白,朋友的反饋非常重要。愛死他們了)。
(4)快速補充自己的知識點
寫作的過程會發(fā)生停滯,停滯的原因大抵都是因為知識點缺乏導致的,缺什么補什么,有兩種方法供參考。一是停下來,快速補充,補充完畢繼續(xù)寫下去;二是跳過去繼續(xù)寫,等全部寫完后再來補充這章節(jié)內容。方法選擇哪一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圖書完稿前補充好這部分內容。
(5)動嘴來寫
現在的寫作條件比往前好多了,我現在寫文字基本上,都是用“嘴巴”來寫的。什么意思呢?下載訊飛語記或者訊飛輸入法,有語音輸入的,根據你列的大綱,將你要表達的意思先說出來,軟件可以自動轉化為文字。
先不要管普通話好不好、更不要管文字準確與否,想用語言說一點,有兩個好處,一是快速能成稿;二是你說的過程更是一個思路整理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圖書要寫成聊天才是能更加吸引人,類似面對面的溝通一般,平易近人,易于溝通。
用好工具,打開嘴巴,文字呼之欲來。
不過這方式對于普通話不好、不善于語言溝通的人,可能有點小障礙,沒有關系,最關鍵的東西就是倒逼學習,打破我們的短板,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6)梳理文字,這是細功夫
語音轉化的文稿,可能是亂亂的。有錯別字,有語句不順的。但是,有東西才好修改。這我給不了建議,但是一般300頁的文稿,一般要修改1個月以上,自己把握了。
(7)打印出來給大家反饋,并根據反饋修改
成稿后可以發(fā)電子文檔給大家反饋,我比較習慣編輯成一本圖書的樣子發(fā)給身邊的朋友,打印出來的最有誠意,配上封面,可以有感覺,收到的反饋后修改。基本這個時間成稿了。
(8)與出版社打交道
與出版社打交道可以在試寫幾個章節(jié)后,也可以全部完稿,這都不是大問題。現在說下有幾種出版形式。
一是自費出版。沒有辦法,在出版風險不確定的情況下,很多出版社選擇建議自費出版的方式,這也不是不可以。憑借長期積累的人脈關系,幾千本圖書的銷售還是可以承受的。至少不虧這是資費出版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二是與出版社合作出版:這是版稅結算的方式,大約7%-8%左右,所有成本有出版社來承擔,給作者微薄版稅就交差了。
不管選擇哪一種出版方式,都能擴大影響力,都能倒逼自己的學習。但是有一個原則,出版不能虧損。為了出版而出版,就沒有必要了哦。
—END—
根據簡書運營的安排,部分文章已整理為連載,今后藍胖原創(chuàng)文章分為付費和免費兩種,不管是哪一種,我都會極其認真的寫作,不僅為了分享,對自己更是學習,只是,付費的內容會是精選中的精選。另外,訂購付費連載,贈送價值百元的電子圖書一套,還有入VIP群分享的體驗,一起玩唄。
如有興趣可看以下鏈接。 ?我是藍胖,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