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不寫字,乃因最近陷入一種無名情緒之中,一日日的像個撿破爛的人,把各種行囊與包袱背負,卻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大腦高速運轉的垃圾場中,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需要一些空盈的,相信自己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并且不斷給自己加碼是不是一種內在的恐懼,借此來證明些什么?或是覺得時光不多,努力抓住才不覺白白渡過,這本質上是一種恐懼,當內心充滿恐懼的時候,人是不可能坦然體會與享受人生的,來不及看季節變化,來不及看春草萌發,來不及品眼前一杯茶,來不及想朋友說的一句話,所有的生活質量變成了事件數量的積累,匆匆太匆匆,這不是我要的,
? 昨天和朋友談起,中國人喜歡做事問自己有沒有意義,西方人喜歡做事問自己有沒有意思,這是不是因為他們更注重個體感受,我們更關心社會評價,所以,當我經常問自己意義這回事的時候,不能不說有一部分是目的性的功利心在作祟,雖然我們覺得我們是在對自己生命負責,其實是一種恐懼的狀態,包括對孩子也是這樣,期望通過抓住什么得到某種安全和價值,這本身就說明我們在這一點的稀缺。
?生命是一種狀態,有的時候空就是豐盈,那是因為我們放進了時間的風,讓清風拂動窗欞,內在的靈氣自然蒸騰,這是種自然而生長的狀態,如果只是堆滿貨物,其實不過是個滿滿的倉庫而已。
“時時勤拂拭,莫叫染塵埃”這本是佛家的偈語,其實放在內心也是合適的,留些空隙去思考去清理去讓清風吹進,做些無用之事,享些無用之美,讓自己恢復些靈氣,這,就是生命本有的狀態吧。
?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之后還會有搶回自己時間的想法,也讓自己慢下來,我們是自然中的人,不是系統中的機器,不需要那么多硬件啊,你有自然的創造力,慢下來,看看生命會有怎樣的奇跡。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