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間讀《圍城》

讀的大部分書都是語言簡單的小說,像《圍城》這樣的文學經典還是第一次讀,前前后后用了正好一年的時間讀完,所以記錄下來。

說說書中的場景

個人覺得這本書按照方鴻漸在的幾個地點劃成下面這幾大塊,看起來情節上顯得更清晰一點。

  1. 回國的路上
    • 和鮑小姐的旅途戀情;和蘇小姐開始慢慢熟悉
  2. 上海
    • 回鄉講學,躲避戰禍至上海在點金銀行工作
    • 卷入蘇小姐追求者的漩渦
    • 愛上唐曉芙,破裂之后,離開上海
  3. 上海到三閭大學途中
    • 和趙辛楣成為好朋友,結識孫小姐
    • 見識到同行另外兩人的嘴臉
  4. 三閭大學
    • 陷入學校黨派明爭暗斗的漩渦,見識到官場到勾心斗角
    • 和孫小姐訂婚
    • 離開學校去香港完婚,再遇故人
  5. 上海
    • 以孫小姐丈夫的身份回到上海,在報社謀職
    • 和妻子爭吵不斷,與雙方長輩關系鬧僵
    • 再次離開上海,去重慶投奔趙辛楣

在這些地方都發生過很多事,人物在不同的場景出場,每個情景都展現了這些人物不同的性格,有的人物也隨著環境的變化性格也隨之改變。

這些情節中我覺得最精彩的在鴻漸一行人去三閭大學的路上,而最喜歡的角色是孫小姐。

說說書中的主要人物

方鴻漸

我覺得趙辛楣給方鴻漸的評價最確切:

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的確,相比其他人的做作,虛偽,狡詐,迂腐不同,鴻漸還是正常的。他留洋造了假文憑,耿耿于懷,并沒有像韓學愈那樣憑假文憑上位。在和蘇小姐的追求者面前也沒有吹牛說大話,也沒有貶低擠兌他們,對其他人的行為還有正義的評判……至少他是一個正常的人。

但是,他毫無用處。留學,沒有文憑;回國沒有工作,要靠丈人謀職;在三閭大學教書也算不上合格的老師;回到上海依然是靠趙辛楣的關系才找到工作。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的眼光看來,他都是個碌碌無為,逞嘴上英雄;有正義,沒志氣;不踏實肯干,又講面子的庸人。

蘇文紈

蘇小姐是出場較早的女性角色,無論是從相貌和才華都是很優秀的。在回國的船上就表現出她喜歡方鴻漸,但是后來我懷疑了。她像是把鴻漸擋在追求者們前面的盾牌,她會故意的向追求者們展示鴻漸,她很享受在追求者們為了取得她好感,勤奮努力討好她的感覺,她也十分樂意看到男人們你爭我奪的場面。可是那天夜里在花園里她對鴻漸說的話,和見到鴻漸的信之后的反應又讓我以為她雖然很享受眾多男人追求她的感覺,但是她內心還是愛鴻漸的。

鴻漸拒絕了她,她就要把唐曉芙和鴻漸的關系攪黃,這是我厭惡她的地方: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最終她像是賭氣似的嫁給了油頭油腦的詩人曹元朗而不是「完美男人」趙辛楣我還是很驚訝的。

趙辛楣

趙辛楣大概是很多女生的理想型吧,他一心一意的愛蘇小姐,精明能干,溫文儒雅,對蘇小姐也是體貼入微。就是這樣一個好像是完美丈夫的男人最終還是沒能被自己心愛的女人選擇。參加蘇小姐婚禮時,他就放棄了這個自己幾十年心愛的女人,并要離開蘇小姐,離開上海。

我那天去(蘇小姐婚禮)的用意,就是去試驗我有沒有勇氣,去看十幾年心愛的女人跟旁人結婚。咦!去了之后,我并不觸目傷心。

在去學校的路上他變得更加謹慎,圓滑,不再像之前那樣意氣,尖銳。在三閭大學日子雖苦,不過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忘掉了之前的不愉快,汪太太又出現在他的生活里。學校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又使他感到疲憊,他剛剛意識到自己喜歡上汪太太就又羞愧地離開了學校。

重慶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經歷過之前的種種,在重慶他官場春風得意。這時蘇小姐再次出現在他眼前,他好像已經沒了之前的感覺,不過對蘇小姐的接近他又有何排斥呢?自己有了結婚的對象也遲遲沒有告訴蘇小姐。在蘇小姐之后他又真正喜歡過誰呢?給鴻漸看自己要娶的女人照片像是蜻蜓點水,而稍有好感的汪太太,也不過是看到了蘇小姐的影子。

鴻漸到自己臥室門口,正掏鑰匙開鎖,辛楣忽然吞吞吐吐說:“你注意到么——汪太太的神情里有一點點像——像蘇文紈,”未說完,三腳兩步上樓去了。

唐曉芙

和蘇小姐成熟的形象不同,唐曉芙帶著一股孩子氣,調皮,活潑,陽光。她大概是讓方鴻漸唯一真正喜歡的人。在我看來唐曉芙剛開始并沒有對方鴻漸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更像是蘇小姐促成了她們,唐曉芙叛逆著蘇小姐的意愿故意接觸方鴻漸,方鴻漸對她是一見鐘情,她對方鴻漸大概是日久生情。
兩人本是可能在一起的,蘇小姐被方鴻漸拒絕之后把方鴻漸文憑造假,和鮑小姐的事告訴了她,她無法接受方鴻漸有這樣的過去,最終兩人沒能去一起。我也被她近似苛刻或是霸道的標準震驚。

我愛的人,我要能夠占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

這個在方鴻漸生命中短暫出現的女人,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像鴻漸說的,有些自己埋藏在了記憶里,立碑志墓,偶一憑吊。

孫柔嘉

《圍城》中女性的名字都很美

這個最終和方鴻漸在一起女人是隱藏的最深的,也是最愛鴻漸的。

妻子的愛的那種!

孫小姐不顯山不露水,卻是心思最細致,城府最深的女人。大概是在船上聽到了趙辛楣和方鴻漸的談話,一直記在心里,她一直不希望方鴻漸和趙辛楣來往。在三閭大學勾心斗角的環境里,她也把自己偽裝的很好,看似不明所以,與世無爭,其實學校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婚后也立馬看看清了公婆,妯娌關系的復雜難纏。

她也非常愛她的丈夫,會耍脾氣,會吃醋。(有個撂妹高手說,男生覺得女生胡攪蠻纏的時候,往往就是女生缺感情的時候。)工作養家,操持家里內內外外,會把排骨留給丈夫,在爭吵中會讓步,就到最后她還想修復丈夫和姑媽的關系,托姑媽幫丈夫謀差事。這大概就是妻子的愛吧……

孫小姐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角色,心思細致,偶爾耍脾氣,爭風吃醋,看似獨立卻又希望得到鴻漸關愛,會向姑媽傾訴的(小?)女人。

*我喜歡的居然是暗黑派 * : )

說說讀完的感慨

又要套用作者那句很有名的話:

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我還不到那種把書中的婚姻,職業上升到人生感悟的境界,單從婚姻的角度,有人說最終結婚的對象并不是最初自己的理想型。曾經幻想著理想型,相貌,身高,學歷,家庭......可是到最終選擇的對象卻很少能滿足這樣要求。從戀愛變為婚姻,就像一個段子所說的,是從「琴棋書畫詩酒花」,變成「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浪漫理想逐漸變成現實的過程。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原因大概在此。

趙辛楣曾說

像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作朋友——且慢,你聽我說——結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慶該先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仆仆以后,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婚姻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漫長,勞頓,麻煩的旅途吧。

說到職業,這點我倒是深深的贊同錢先生的觀點。中國人有一種天生的謙遜品質,每當別人夸贊自己的時候大都會謙虛的推脫,會有意的貶低自己工作,同時又會恭維別人。在職位上的人總是對自己的位子不滿意,眼光總盯著別人的位置。不知道這算不算「圍城」。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方鴻漸呢?碌碌無為卻要逞嘴上偉大,不學無術卻貪圖享受,半生都在不停的奔波,從未踏實地干出一番事業。他們不會是大奸大惡之人,可的確毫無用處。此處應有自我反省……


講講書之外的事

  • 楊絳先生說《圍城》是錢先生花兩年時間「錙銖積累」寫完的,她自己是「錙銖積累」讀完的。我前前后后,斷斷續續正好用了一年時間讀完,并不是像楊先生那樣的讀。我以前讀的書大都是語言簡單,情節變化精彩的小說,《圍城》是我讀的第一本文學經典。幾次都因為句子太復雜,擱置下來,所以其實我的「一年」只有很少的時間真正讀這本書。

  • 我一直都把讀書看作一種很輕松的事,所以讀的雜志,小說居多,讀書的時間也大都在晚上睡覺之前,一盞亮的床頭燈,靠在床上,讀一會兒,困了就睡。所以很多書我都是半躺著讀完的,《圍城》是我唯一一本坐著讀完的書。先是出于對經典的尊重,其次但是主要是半躺著讀我實在難以集中精神去看那些復雜的句子。

  • 我是個很愛惜書籍的人,讀過幾遍的書還像新書一樣,也最討厭在書里劃線,標注。可是《圍城》我做了不少標注,有些地方實在精彩,標記一下方便以后翻看。這也可能也跟我在桌子上讀,手邊有筆有關。而且讀的時間拖拉的太久,中間幾次擱置,又幾次重拾起來,雖然不怎么讀,但是依然會「裝模作樣」的隨身帶著。除了經常帶到各個教室,這本書也跟著我去了上海,回了老家,在書包里,在行李中幾經蹂躪,封皮磨舊了不少,很是心疼。

  • 我還是認同趙辛楣的想法的,寒假的時候跟老娘討論結婚的事,我說

    我才不要隨隨便便結婚,我要談一場足夠久的戀愛,久到兩人足夠的了解對方,意識到兩人不僅適合戀人,同樣適合夫妻的那種。兩人不但能燭光鮮花,還能應付的了家務瑣事的那種!

    老娘給我一個迷之微笑,說了一句

    祝你好運!

    我個天,好深的套路!

    其實事后自己想想,女人青春就那么幾年的光景,跟一個人了解來了解去耗盡了,到頭來一句不合適,未免太傻。

    咦!這不公平!男人也就那么幾年青春年華,不也耗盡了,為啥不說男人傻? : )

  • 讀書的時候還會聯系到自己,看到書中的一些情節,身上的血還是會亂竄,好像過電一樣……這是病吧?

    一年之后鴻漸再想到唐曉芙也不過木然無動于中

    等柔嘉睡熟了,他想現在想到重逢唐曉芙的可能性,木然無動于中,真見了面,準也如此。緣故是一年前愛她的自己早死了,愛好,怕蘇文紈,給鮑小姐誘惑這許多自己,一個個全死了。有幾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里,立碑志墓,偶一憑吊,像對唐曉芙的一番情感,有幾個自己,仿佛是路斃的,不去收拾,讓它們爛掉化掉,給鳥獸吃掉——不過始終消滅不了,譬如向愛爾蘭人買文憑的自己。

    是吧,可能在多年之后,鴻漸會忘記唐曉芙的相貌,就連曾經出現過的這個人也不會記得......

    大概吧......

  • 我果然不適合整文藝,讀的時候感慨萬千,拿出紙筆要大寫特寫,然而胡言亂語的寫了一堆,自己看看毫無章法。之前還用紙筆打了草稿,自己看看就覺得亂七八糟,扔了重碼,碼到現在也不知這是什么鬼東西。讀后感?不像;經歷分享?不像;書評?也不像;小學生周記!小學生能寫這么長?半土不洋,矯情,又酸溜溜的。是的,我果真只適合滿嘴胡扯,講段子。 : )

最后再扯一些

之前讀書一直走馬觀花,跳句得讀。青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次讀《圍城》僅僅算是耐了七分性子讀,所以還是漏掉了很多句子,很多細節。加之文學素養極差,高級詞匯量少的可憐,很多地方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詞形容,所以文章也是勉強湊字。

紕漏之處還望大家不吝指教!

《圍城》的確是一本很美的書,以后還會抽時間再讀!

另外推薦大家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家——嚴歌苓,寒假讀了她的《白蛇》,最近正在讀《小姨多鶴》有時間再寫一篇四不像記錄一下讀書過程。

咦,我喜歡的歌手和作家怎么都女性,這說明了什么……

最后以一個聽 @煤氣罐先生 講的段子結束這個四不像的怪文:

愛情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你們城里人真會玩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