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農家菜美食系列(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勤勞勇敢的銅鼓人,十分好客。凡是有朋友來家里作客,都是十分的熱情。每當有稍微親近點的朋友或親人上門,都要留下來吃飯。豬肉、魚仔、米果、豆腐是必備之菜。更有好客者,將米果換成包圓,那是相當客氣不過了。
說起包圓,那是銅鼓人的特色佳肴。吃起來那個味道呀,真是妙不可言!
包圓雖說好吃,但是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里面還有很多的講究呢。
現在我來說說我做包圓的一些方法。
材料:
芋籽一斤
薯粉二斤
間精間肥豬肉一斤
冬筍一斤
香菇半把
生姜一塊
青蒜三根
生抽一湯匙
胡椒粉五克
麻油十克
食用油一湯匙
精鹽適量
做法:隔夜,將豬肉洗凈,剁成末。冬筍去殼,削去不能吃的部分(千萬不能下水洗)切成碎末待用。
香菇用水化開,刴成末;
青蒜洗凈切成末;
生姜洗凈剁成細末;
液化氣灶開大火,鍋里放入食用油燒熱,放入豬肉翻炒至半熟時。同時放入筍末、香菇未、姜末和蒜末,翻炒幾遍,加入生抽、胡椒粉、食用鹽。拌勻,起鍋,最后淋入麻油待用。
首先把芋籽連皮蒸熟,剝去外皮,用一把筷子用手握著將筷子直向,把芋籽戳爛。
等到芋籽不燙手了,將薯粉的一半倒入。用手一邊揉,一邊添加薯粉。一直揉到芋粉面團不粘手,水亮光滑就可以了!
用手指將面團捻成一個個五公分直徑的小面團。
案板上摸少許油,將小面團一個個按扁,用搟面棒或用手指捻成厚薄相當的面皮。放入先天做好的餡料,再把面皮邊向上扣合成三角形或水餃形,捻實。 擺在一個大平底盆里,等待上蒸籠。
灶頭開大火,放入蒸籠,加水至淹沒蒸籠一公分。
蒸籠里食品格上刷少許油,鋪上紗布,等水燒開,將包好的包圓一個一個的按秩序的擺上。蓋上蓋子,大火蒸十五分即熟。
開蓋,在包圓上淋上少量冷水(因為太熱,燙手)一個一個撿到菜盆里就可以開吃了。
這樣包出來的包圓,蒸熟了呈玉色,鮮香可口,甜而甘肥,松韌爽口,油而不膩。
最后,我要告訴您一些包包圓最關節的一些問題:
第一,芋籽一定要用那種紅萵芋(就是芋頭的葉把是紅色的,最好是看芋籽的形狀,圓圓一個的就是好芋籽,那種長長一個的千萬不可用)。
第二,薯粉越新鮮越好(農家薯粉是最好的)過了一年的最好不用。
第三,餡料一定要先天晚上準備好,因為當天餡料會流油,不好施工。
第四,吃包圓也有講究,包圓雖然好吃,也要住意吃的方法。剛剛端上來的包圓,看上去沒有一點熱氣,但里面是很燙的,而且豬油會流出來。要輕輕的咬破皮,慢慢的品嘗,那才會嘗出真正的農家食品的滋味呢!
朋友,歡迎您來我家作客,我一定包一盆鄉家包圓款待您!
圖片發自簡書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