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日)齋藤孝 著
其實只要走出家門,你就知道,愛讀書的人還是蠻多的。你會發現一些讀書的畫面,總是很感動人。讀書的人,遠遠看著,顯得安靜而美。美是一種令人舒服的氛圍。然而如何能更好地讀書,前輩們有了一些更好的方法分享之。
今天所要分享的是日本作家齋藤孝先生的“爆款書”:《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這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工具書,那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工具書也不為過。因為它無論哪一頁翻開,都有許多關于讀書的點子可以參考。即是,它是一本“關于如何更好讀書的工具書”。
看完整本書,我把它歸結為以下四大點,用腦圖的形式稍微先呈現出來。接下來,再一點一點地細細分享。
1、閱讀經典
關于經典,每個人都有話要說!卡爾唯諾關于經典有一段非常耐人尋味的話語: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這段話歷久彌新,響徹腦海!是的,每一部經典的作品,都是經過長久時間的洗禮,在書海中被眾人所熟知,在書的歷史中占有一席之位。偉大思想的沉淀,在書中總能被你發現。人們常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簡單的道理,總是能被細細琢磨。
2、手寫筆記
夜晚來臨的事情,你知道你這一天做了些什么?腦海里使勁地回想,卻總是憶不起來,這真是讓人有點傷心的事情。事實上,關于“死記”的最好方法,其實是來自一個本子和一枝筆!每天看到什么,即刻用筆寫下來,當天晚上把所有的筆記整理一遍,就像你再重讀一本書一樣。這樣的做法非常值得讀書時復制。因為在手寫的過程之中,手腦并用,加深了記憶。
我們對每一本閱讀過的書,都總能發現一些新奇的點,這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如若一本書,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對你有所幫助,那么,這本書也不值得再看,這也是《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所提出的,書海如此浩瀚,但如何在書海中閱讀到好書,也是一種能力。
3、多次閱讀
有一個觀點,叫做讀書不在于多,在于精。一味地追求數量,比如這一個月要讀多少本書,今年讀了多少本書,事實上并沒有卵用!數量并無法帶來“深閱讀”,反而是注重于質量,才能更好的攝取書中的精華。一本好書多次閱讀,總能有新的發現。
4、參考書蟲的推薦
時下,各大書評網站,包括各大公眾號總能出現許多讀書的大神。當你在書海中不知所措的時候,參考大神們的推薦,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總是能“看”得更遠。正所謂高手在民間,網絡世界如此發達的今天,各類讀書達人也會有各種平臺上分享讀書的方法,那么,“書蟲大神”所推薦的書就必不會錯了!
其它關于讀書的方法,作者齋藤孝先生在這本書中,所推薦的比如“推而及之法”(把書中的觀點用到實際生活中)、快速閱讀法(讀目錄挑重點)、據點閱讀法(閱讀一個作家所有的書)……都是一些不錯的方法。本書的缺點是,我感覺它的翻譯稍差,讀起來并不是那么順暢。不過,作為一本工具書,隨便拿出來閱讀一下,有助于深化閱讀,提升閱讀的方法,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開卷有益!讓我們都一起多來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