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外介紹自己總會用一個職業或專業領域的標簽,比如我是一個銷售saler,或者我是一個軟件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架構師、XX設計師等。還有一類是以職位標簽,比如某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XX經理等等。我把這叫個人標簽,我們都知道馬云,是巴里巴巴的董事長;雷軍是小米的董事長、金山軟件的前總經理。這些標簽都是對外顯露,或外人對他們的一個定位,定位一個人的身份、地位、職業、等級等等。
如果一個人有著諸多的標簽,比如設計師、作家、XXX等等。那么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綜合能力、擴學科、跨領域的全才,可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通才或者全才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代科學分類復雜、明晰,分工明確、合理,而且分類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不要說全才、通才了,就是本行業、本專業、本領域能研究通,就很好了。現代社會很難出現類似工業文明之初的那些大家、通才了。所有一個人的標簽太多并不一定好,還會起到混淆重點的作用。
大部分人的標簽只是代表個人的一個身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其他特長,不為外人了解,相處長了慢慢會了解。所以我們不要為他的外在標簽所限制和迷惑,反過來一個人不能被自己的標簽所迷惑,帶上標簽就拿不下來了,或者被標簽所限定,就甘于一個角色和技能。很多電影演員或名人因為主動或被動的原因,可悲的被限制、固定在一個標簽下。人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可以通過學習不斷增長、不斷更新自己,標簽也會不斷掛上去。
做一個標簽人,讓自己的標簽顯著、閃亮,讓自己的標簽不斷增長、不斷刷新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