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學校以外的人看來:學校,不過就是上幾節課嘛。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在學校了的人才能了解學校工作的酸甜苦辣,平凡瑣碎、承擔無限的責任,學校的工作是陪伴人成長的工作過,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學校工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事端,有事端的地方就必須不停地去處理。比如學校環境之——學生亂扔垃圾、學校的環境衛生。一個學校少則五六百,多則幾千人,有的甚至上萬。這樣一個人群集中的地方,如果一個人扔一片垃圾,則學校就成垃圾場了。對付學校的垃圾,其實是學校最大的一項工作,也是各班主任最大和最繁瑣的工作之一。
做為學校來說,把學校劃分為若干區域交給各班級負責,然后學校相關部門就不停的檢查,可學校管理部門人手有限,肯定不可能時刻對那么多學生和那么多班主任檢查到位,垃圾隨時都會出現。學校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學生管理學生,每個班輪流一天來檢查全校的衛生,學生檢查認真到位,對地上的每這樣一片每一片垃圾都管到位了。可這時,班主任就跳了出來,怎么這樣打分,不公平。學生不可能時刻保潔吧,別班學生扔的垃圾算在我們頭上,不公平嘛!政教處也打不出,相關領導也回答不出來,有時,只能說:是啊,學生的素質太差了。只好睜只眼閉只眼,學校的垃圾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因為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小事,不敢按標準來管理和執行。其實,我們制定的所有的規則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最后,規則就是變成擺著看的規則啦。
班主任、學生、各部門都把自己置身于管理之外,所以沒有讓學生管理的概念出現。其實,各班是劃片區之一管理,管理該區域的衛生和人的行為,有了這個概念,學生不會把保潔當成自己為學校做事的苦力,積極參與管理,管理這片區域上的人的行為,這應該是解決學校垃圾的方法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