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的本質是資源的交換
1金錢是由注意力加時間構成的資源所成
2時間與注意力也是可以由錢換取,產生更高價值
3前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認清價值資源的輕重順序注意力>時間>錢>
但普通人的價值觀里錢是最重要的,所以想方設法在金錢里算計,占便宜,所以丟失更多的是時間與注意力
例如:各種便宜貨,特別是工具類的(電腦,手機,住房,學習,停車……)
解決問題是分配問題
1人(注意力,時間)
2工具(錢)
錢換時間的等值問題?
1合理靈活運用:
當還不能用錢去換取注意力和時間的,那你的時間也是便宜的(例如有的人無法承受100元請保潔元去換1小時注意力,那他寧愿自己自己做這1小時的保潔,那相當于你的1時價也不過100元而已)
2合理對比:
當你付100元換1小時注意力,最該關注的你這一1小時注意力所產生的更高價值,而不是平時的工作價錢去衡量
3平衡程度:
什么東西都不可過猶不及,也不可用統一標準解決所以問題
二'很多人容易重視‘看得見的’易忽視‘看不見的’:
例如(1賣衣服,很多人一開始去買的時候關注點是衣服質量,價錢,顏色,生產商,但會忽視這件衣服帶來的幸福感,魅力,男朋友女朋友的愛與羨慕 ?2書籍,APP,常人會關注它的承載方式,錢,量數,但會忽略給自己帶來的智慧,心智開闊,眼界……)
三'小朋友怎么培養注意力?
對于小朋友來說,最好的教育不書籍,不是道理,不是培訓,而是父母怎么做,周圍人怎么做,榜樣是最好的教育,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成熟的評判力,所以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