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是推動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手段,是改進黨的作風、激勵廣 大干部擔當作為的重要舉措。但近年來,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存在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復、重留痕輕實績等問題,地方和基層應接不暇、不堪重負,干部群眾反映強烈,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實,也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損害黨群干群關系。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已成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有力抓手。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黨中央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和為基層減負結合起來,作為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統籌謀劃、一體推進,讓廣大基層干部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
改進督查方式,化解基層干部“越干越怕”的焦慮,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干部隊伍。督查檢查考核是促進工作開展、倒逼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地方卻出現跑偏情況,往往只看數據臺賬、看整改清單、看影像資料,使得基層干部在開展工作時把精力都花在寫材料、做資料、填表格上,甚至造痕跡、補痕跡,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留痕”,卻忽略了工作實效,影響了為群眾辦實事的效率。
把“檢查內容”優化,就要改變以往的考核檢查方式,一方面上級部門督查檢查前,應當盡可能聯合組團;檢查時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另一方面要矯正考核標尺,健全科學的考評體系,以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滿意為評價基層干部工作的“硬指標”,樹立崇尚實績、鼓勵實干的正確用人導向,引導基層黨員干部端正政績觀,重實績、輕痕跡,破除“開會就是落實、講話才是重視”的思維慣性,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干部隊伍,讓基層干部多融入群眾,多做群眾的貼心人、親近人,努力使人民群眾普遍關切、反映強烈的事,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