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小時候喜歡讀的童謠,三歲的女兒現在也喜歡讀。童謠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口口相傳,千年璀璨。童謠瑯瑯上口,韻律飛揚,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個做人的道理。童謠的作用不容小覷,它對孩子很多方面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童謠對孩子有哪些好處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童謠可以培養孩子的情感。
培養孩子的情感,并且能從學童謠中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兒童聽童謠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并且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
2.增強語言能力的發展。
童謠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為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兒童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孩子的智力,啟迪思維和想象能力。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童謠是引導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領路人、啟蒙者。
3.促進大腦發展。
孩子正處于學習階段,模仿能力很強,通過對童謠的學習,可以認識更多的詞匯和語句。童謠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于吟誦。反復吟誦還能幫助孩子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并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4.掌握安全知識。
很多童謠講述的是安全知識,被稱為“保命童謠”如:火災來了拔腿跑,彎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電梯,危險揮手大聲叫,還有“小老虎,會撕咬,小山羊,敢頂角,壞蛋問我不知道,敢騙壞人趕快跑。”這些道理,我們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記不住,但是用童謠的方式寓教于樂,以此來培養安全意識,在關鍵時刻能多一份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
童謠是童年的瑰寶,應該好好珍惜和利用起來,關于培養孩子學習童謠興趣,有以下幾個小建議:
(1)故意不唱童謠的最后一個單詞,鼓勵孩子自己聽童謠,然后填詞。
(2)在孩子學會一首童謠后,家長可以故意唱錯里面的詞,讓孩子糾正你,加深孩子的印象。
(3)為喜歡的童謠,自己繪制里面的場景或人物的圖片。
(4)收集童謠里提到的物品,無論是虛擬的網絡圖片還是現實中的實物都可以,為它們建立一個專門的收藏點,以后拿出一個物品,讓孩子唱出相應的童謠。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學習童謠可以培養孩子的情感,增強語言能力發展,促進大腦發展以及掌握安全知識,我們可以通過鼓勵孩子給童謠填詞,用故意唱錯的方式讓孩子糾正自己,繪制童謠里場景和人物,建立童謠物品收藏點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對童謠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