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買了《每天聽本書》VIP年度會員的電子兌換券,打算把已經購買的書聽完之后,就兌換一年的聽書服務。
《每天聽本書》是通過每天大約30分鐘時間,把書的主要內容講給我們聽。VIP會員可以在一年時間內,會員可以任意聽。雖說可以任意聽,但能堅持每天聽一本的話,已經很了不起了。一年下來就能聽完365本書,這個收獲是巨大的,相對于335元的價格,太劃算了。如果聽完之后還能寫點聽書筆記,效果會更好。
自從更新大腦操作系統開始(源于李笑來的《通向財富自由之路》),我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個人成長上,原來看電影、聽相聲、看娛樂節目的時間全部被替換成了看書、寫作、坐享、鍛煉、學英語、學習理財……忙得不亦樂乎。現在還要加上30分鐘的聽書時間,都覺得時間有點不夠用。
今年5月中,我開始記錄從起床到睡覺之間的時間開支,雖然比較粗糙,還是能大致知道每天把時間花到了什么地方。周中就是上班,來回公司的路上可以學習3個小時左右,周末則是陪家人,每天晚上2個多小時的可以學習。一周大概有25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其中寫作就花了將近10小時。要想再抽出每天30分鐘聽書,只能從其他地方擠一點。每天的時間總量是固定的,不能開源只能節流。
節流可以從兩個地方入手:
第一,減少時間浪費。雖然已經不大段地浪費時間了,可每天從身邊溜走的小段時間還是不少,看微信、睡懶覺、上網、發呆走神……如果能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要多出30分鐘肯定沒有問題。
第二,到處擠時間。周末陪家人的時間不能省,可還是能擠出時間來學習。今天帶兒子去室內游樂場玩,他們兩個玩,我就可以在邊上看書。帶兒子去上游泳課也一樣,兒子在上課,我可以學習。周中去公司上班的話,上下班路上、中午休息時間都可以花在學習上。如果在家上班,不忙的時候抽出10來分鐘看看書也是可以的。
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方法更有效。先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固定下來,再找時間。希望每天在固定時間做某件事,不是那么容易,難保有意外發生,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可以先列出需要做的事情清單,然后到處抽時間做,一天下來可能也就完成了。
未來的商業競爭不是只有同行之間才有,完全沒有關系的行業也會發生競爭,他們爭相獲得的是每個人的時間,當更多的人把自己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一個產品上時,無疑他們就不能花在其他地方,獲得更多消費者時間的公司最終必將勝出。如今,每個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再細分到每個APP上,即時通訊軟件無疑掠奪到了最多的時間額度。就我個人而已,排名前三位的APP應該是:得到,Kindle,微信。《得到》的用戶這幾天剛突破1000萬,無疑它在商業競爭中是很成功的,因為用戶分配了大量的時間在它上面。
時間不可逆,未來需要好好計劃。我們可以把時鐘撥回昨天,但是無法把昨天再過一次。時間過去了,就不能重新來過。但是對于未來的時間,我們是可以規劃的,有計劃的過未來的日子,不至于惋惜浪費的昨天。對于已經過去的昨天,我們不用再去追憶,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珍惜每分每秒,做好規劃,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