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9、17, ? 陰,有陣雨
行走時間:9:20一17:15,歷時近8小時,全程18公里。
路線:鶴渡嶺一立家背一蠻墳一長溝一鶴渡嶺。
7:00出發,在宋家莊堵了會兒車。從宋家在到崗底的路和橋已被水沖毀,需要從原來的路旁邊的土路上顛顛簸簸地通過。路邊的大樹歪歪斜斜,樹根處,被水沖起的雜草樹枝,纏纏繞繞聚成了很大的一坨,朝著同一個方向伸長著。
從崗底到鶴渡的路相對完整。過隧道,到晉冀界碑的時候,是九點二十。
先沿土路到一處U形拐彎,從U字底直行右側上山,是一條極窄的山路,陡且坎坷。天氣潮悶,無風,一路爬升,汗流如注,身體更添了些不適。
上到埡口,左拐沿山脊行走,路愈加模糊難辨。邊撥開擋住視線的樹枝,邊緩慢行走,努力搜尋向右側下山的路。
直到山脊改了方向,幾近消失,才有一條橫截路,連著左右兩側的山溝,向左或向右的方向,都拴著紅布條。
等領隊定好位,一行人右拐下山,行進軌跡似乎跟剛才在山脊上走的時候平行,只是方向正正相反,海拔也略低了一些。
林更密了,遮天避日。腳下是厚厚的腐葉,身邊是藏在深閨中無人識的原始次生林,遠離了煙火的味道,遠離了塵世的紛擾,我們浸潤在一片心靈的圣地,自然,和諧,純樸,寧靜。在這里行走,山是靜的,樹是靜的,行進的腳步是孤寂的,連鳥兒蟲兒都停止了鳴叫。
橫切路沒走多遠,繼續下山,沿著其他登山隊留下的紅布條。
滿眼都是青的山,不加修飾的樹,和路邊綻放的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藍的花兒,我釆了大大的一束,抱著。心中的愉悅,像極了這不加任何裝飾的山林,恬淡而純粹的。
禁不住對著山林大喊:啊__啊__!大__山__我__來__啦__!
走出密林,右前方山梁上是一個廢村,沒有人住。穿過廢村,有一條機耕道,一個放羊老人坐在路邊,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對面山坡上,黑的、白的、花的山羊在安安靜靜在吃草,它們是大山的子民,站滿了半個山坡。
老人告訴我們,這群羊有七百多只,屬于三戶人家,今年行情不好,起早貪黑地放羊,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
機耕道很長,翻過一道溝,又跨過一道梁,路變窄了,一直把我們帶到了一條溝里。走出這條溝,是一片長勢很好,很溫暖的草坪,它們優雅地在幾間廢棄的房子前面鋪開。
搜索地圖,知道這個一戶人家的村,居然也有名字,叫蠻墳。在綠毯一樣草地上吃了中午飯,又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提升。書上說,吃過飯以后爬山,不如餓著肚子走起來腳步輕快。誠然。
跨過又一個埡口,我們再次進入密林。路更加模糊,以至于,我們在密林里走出沒多遠,路,就徹底消失不見了。
我們磕磕絆絆,在密林中艱難行走。那些藤狀的灌木,纏繞著我們的手腳,那些枝上長刺的樹,拉扯著我們的衣服,腳下分不清是青草,還是青草下面蓋著石頭。唯有小心加謹,提醒加協助。
這才是真正的“披荊斬棘”!
大家摸索著,試探著,撥弄著,揪扯著。有時候像在探地雷,有時候又像在蕩秋千。唯一停不下來的,是無需設防說笑聲。
有野葡萄可以吃,有野山楂可以吃,有野蘑菇可以采,有野韭花可以采,大山給了我們那么多的禮物,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開心呢!
終于走出山溝溝了,終于走到了可以過汽車的機耕道上了,一股成就感,令我有些飄飄然。
唱首歌吧!開個玩笑吧!講個笑話吧!心是透明的,關系是簡單的,相互之間不計較,也不小心眼。置身于大山的懷抱,每個人仿佛都有了大山的情懷。
畫了一個大大的圓,我們又回到晉冀分界碑。
說好的汽車,沒有等在哪里。山里手機沒有信號,司機又沒有手臺,聯系不上司機。天陰著,有些冷。直到我們走出鶴渡嶺隧道,在隧道外路邊的水泥臺子上等了一會兒,才把汽車盼來了。
五點半,全部隊員剛坐上車,大雨點就噼噼啪啪砸下來。不由得衷心點贊:人品啊!
到家,八點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