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同學問我:“老師你為什么每天都樂呵呵的?”
我的眼前突然情景再現了高三時候的情景,這句話當時的同學也這樣問過我,說我心態好,每天都笑呵呵的!
當然心態好了!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考個二本就滿足了。沒有壓力,心態自然平和啦!都高三了依然不耽誤逃課打游戲,偶爾晚上去網吧包夜,關鍵是時間點還能跟學校的作息時間對得上。
現在回想起高三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段擁有明確目標并且為之奮斗的時光,這種感覺真的美好——努力了就有收獲。這感覺從那以后再不曾出現過。
之后參加工作的時間里,經常跟學生跟家長慪氣,現在想想真是完全沒必要。工作就是工作,不要因為別人的狀態影響自己的心情,取悅自己最重要。
現在的老師焦慮原因無非是評職稱、考試排名、內卷同事、管理學生、溝通家長、雜事的通知與收集!
這些事并不能鍛煉教師的能力,只是領導拿捏教師的手段而已。看開了,像班里的后進生們學習一下技能:臉皮厚,左耳進右耳出。諷刺的是這些技能都是當年老師批評學生的缺點,可是現在當你參加工作后,這些缺點竟然變成了優點。只要掌握了這些技能,誰也拿你沒辦法!
1、評職稱確實能增加工資,二級到一級工資每月增加200左右,一級到高級每月增加900左右!確實挺誘人的,這個可以考慮,但不可強求。參加活動前一定要確認這些材料評職稱能不能用,如果不能用,務必躲遠一點。浪費時間精力不說,還容易背鍋,以后想甩都甩不掉。比如說帶學生去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有些地方拿了市級的一等獎才可以當作評職稱的其中一項材料,有些地方不行。想到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陳清泉的一句話“法律的最終解釋權在我這里!”
2、考試排名方面女老師絕對是內卷的原罪,男教師要隨和很多。女教師總是掛在嘴上“哎呀,只要不考最后一名就行了!”其實背地里卷的一個比一個厲害。讓我想到了學生時代考試時,總有幾個女生考完試就說考砸了,結果每次都是班級前幾名。班里的第一和第二絕對是敵人,但是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絕對是朋友。那些偷偷組織考試,偷偷給老師排名,違背國家雙減政策又不敢公開成績的局長校長們都不臉紅,你一個小小的老師臉紅什么?
3、學校一旦有了活動,比如文藝匯演什么的。總有幾個女班主任會說“我們班隨便弄弄,只要不拿最后一名就行了!”背地里就安排學生家長去排練節目,買服裝道具等等,比誰搞得都拼命。
4、管理學生方面,只要安全沒問題那就是沒問題。最怕的其實是那種倒霉學生,自己不學習還在課堂上跟老師對著干。你說保持安靜,他非要找個人聊天,還當著你面,聲音越來越大;鉆桌子底下打卡,玩玻璃球,敲杯子敲桌子,然后那周圍一圈人都不得安靜。這時候你只能站在邊上看著他,直到他能坐好為止!這就是家長口中的“我家孩子很聽話”。現在你會覺得上課睡覺的學生那真是夢中情人般的存在。
5、溝通家長是一門學問,與人交往還是少說話。以前我還會當著家長的面說學生的缺點,比如上課容易開小差、字要多練、有說假話嫌疑等等。現在想想真是傻,還真把自己當成教書育人的老師了。現在的教育是服務行業,教師就是服務員,是流水線上的工人,顧客就是上帝,怎么能批評上帝呢?上課容易開小差就說他思維跳躍可愛;字丑就說他腦袋轉得比手快,聰明;有說謊嫌疑就說不知道情況,回去再問問其他人。別傻乎乎的實話實話,沒人愿意聽真話!
6、關于雜事的通知與收集,最難的就是疫情期間的各種數據,好在有QQ群和微信群里的小管家,不用大量的手工操作,這些都還不算什么。防溺水,防詐騙的宣傳,各種費用的收繳才是最瑣碎的,這些都是一級一級往下壓的,只要上一級不往下催,就裝作不知道,不必上心去做。
這些事歸根到底都是攀比心、從眾心在作祟。戒除攀比心,保持慎獨的目標,始終堅信身教大于言傳。作為教師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這樣你對學生的教育才會更有說服力。我們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在向“慎獨”靠近,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你就會突然覺得當老師真是一個非常輕松寫意的工作。
愿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樂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