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有人曾問暢銷書作家張萌,為什么我那么努力,卻還是沒有成功?
張萌告訴他,那可能是因為你的努力還不夠聰明。
聰明的努力是一種高水平的勤奮。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卻是“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
努力,不值得炫耀。有結果的努力,才值得褒獎。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努力的人,但缺少聰明的努力者。
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努力更聰明、更高效呢?
讀完張萌的《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我總結了普通人逆襲的四個秘訣:
01. 對待時間越吝嗇,成就也越多
比爾·蓋茨有句名言:管理時間,就是管理生命。
據說比爾·蓋茨是個非常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每天工作之前都會制定行程表,他的行程表很特殊,不是以小時為單位,而是以5分鐘為單位去安排。
也就說,哪怕只有5分鐘,比爾·蓋茨都一定會充分利用起來,而且還特別專注。比如說,安排的行程臨時出現變化,一般人可能會抱怨,但他卻會選擇拿出一本書來閱讀。
對待時間越吝嗇的人,成就也越多。
或許,這就是比爾·蓋茨成功的秘密。
一個人對待時間的吝嗇程度,也可以稱之為“時間顆粒度”。什么意思呢?
時間顆粒度,其實就是時間劃分單位。普通人的時間劃分通常以“小時”為單位,但那些在行業內有成就的人,卻以“分”來劃分。
當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他的時間安排會非常清晰,每一天要做哪些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情?什么時間做什么樣的事情,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預算.......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會按照計劃嚴格執行,任何邊邊角角的時間都會被充分利用。工作學習自然更高效。
作者張萌就是一個時間顆粒度非常小的人,小到什么程度呢?十分鐘。
張萌有非常多的身份,作為創業者,同時管理7家企業,也是著名的教育博主,還擔任了政府職務,需要處理的大事小情數不勝數。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不得不細化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哪怕只要有個十分鐘的時間,她都會充分利用起來。
她講到,很多的線上音頻課,她都是利用飯后時間錄制完成的。甚至吃飯的時間,她通常還會約見兩個人溝通工作,極大提高了時間利用率。
果然,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越小,時間觀念越重,越惜時,工作起來節奏也會更快。別人一個小時只能做一件事,他可能已經干了五件事,而且還干得很漂亮。這就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效率。
那么,怎樣讓時間顆粒度變得小一點呢?
首先,這里有個前提,不要為了小而小。
縮小時間顆粒度,一定是因為真的有事情要做。無論是為了自我提升,還是當下不得不努力提高時間利用率,總之,一定是基于現實需求出發。
其次,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
把時間顆粒度變小,意味著要做一個對待時間很吝嗇的人,對每天的時間都要精細規劃和安排,但這很可能會與我們自身以及他人出現沖突。
比如,原本計劃工作后刷30分鐘電視劇,結果一刷就停不下來。
再比如,和閨蜜相約周末一起看展,說好了9點見面,結果你足足等了20分鐘都不見閨蜜,而你參展后已經有了別的計劃。
........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時候你會怎么做呢?
放棄刷劇,趕緊收心工作?繼續等待遲到的朋友?
或許主觀上,我們會認為多刷一會兒劇,多等個幾分鐘也沒什么大不了。但一個時間顆粒度很小的人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他的實際情況不允許。
時間顆粒度決定了所有時間都已經被精密地設計好,如果其中一個錯亂了,其他的安排也會被打亂,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局部失序會導致系統崩潰。
所以,成為一個時間顆粒度很小的人,我們需要對自己,也對他人狠心一點。也許一開始有點難,但珍惜時間的人,同樣也會被時間優待。
把縮小時間顆粒度變成日常思維,你對時間流逝的感知也會增強,也就很難忍受虛度光陰。
一個人怎樣對待時間顆粒度,決定了他怎樣對待自己的人生。
時間顆粒度蘊藏著巨大的價值,學會縮小時間顆粒度,我們的時間才會真正變得有價值。
02.做好精力管理,時間更有價值
張萌是一個非常注重精力管理的人,人稱“鋼鐵萌”。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經常需要從早上八九點一直到深夜十二點都在上課,中間除了吃飯的半個小時和十分鐘的短暫休息,基本上一直都是站著上課。而這還只是張萌一部分的工作。
但張萌說,她靠的不是硬撐,而是嚴格的精力管理。
一個能長期保持精力充沛的人,是基于對自身的精力狀態有充分了解,并擁有一套專屬的精力管理方法。
精力波點圖,就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充分了解自身精力狀態的好工具。
精力值波點圖由代表精力值的豎軸和代表時間段的橫軸構成,豎軸的設置最高位是10,最低為0,其中0~3為低精力區,4~6為中精力區,7~10為高精力區。橫軸表示一天的時間即24小時,以小時為單位進行標示,可自行設置起點值。
記錄一周或者一個月內不同時間段的精力值,然后取平均值,這就是我們真實的精力狀況。
通過精力波點圖,我們將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最佳精力時間段以及最低迷的精力時間段,根據精力狀態的不同來合理規劃工作,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精力最旺盛的時間來做。
處于精力低谷期時,不放處理一些相對比較輕松的工作,或者短暫休息。如此一來,我們的時間就會得到更高效妥當的利用。
只知道傻傻努力的人,除了感動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真正的努力,不是和自己“死磕”,而是要做到充分了解自己,尊重規律。
不過,精力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精力管理,僅僅掌握高效時間段還不夠,還要從多個維度來補充精力。比如:
堅持早睡早起。長期早起,就一定要以早睡為前提。張萌堅持早起20年,但她說自己睡覺通常都比較早。
有規律地鍛煉。生命在于運動。經常鍛煉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精力也會因此增強。
張萌是一個資深的泰拳練習者,工作再忙,也會至少每周練習3次泰拳,她說,這樣的練習強度有助于她保持充沛的精力工作。
營養均衡。人的精力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食物的攝入。張萌對自己的飲食管理也非常嚴格,有專屬的營養配餐計劃。
聰明的努力者,從來都不是靠單點取勝。
讓時間更有價值,遠不止于管理好時間那么簡單。
只有做好了精力管理,時間管理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效果。
沒有充沛的精力,即便時間顆粒度再小,工作安排再精細,可能都沒有充足的精力實現目標。
03.刻意練習,努力才有意義
一萬小時定律認為,掌握一項技能至少需要一萬小時。但這里其實有個前提--刻意練習必不可少。
努力產生價值的關鍵,是刻意練習。
張萌就是一萬小時定律的踐行者。
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后,在摸底考試中,全系120人,她考了第89名,為了改變學渣現狀,她制定了1000天小樹林計劃 。
每天早上5:00,當室友還在暖和的被窩里睡覺,張萌已經來到了校園小樹林練英語,一直持續到8:00甚至10:00。
這樣每一天,她都比別人多出三到五個小時的英文學習時間,再加上專業課的時間,每天有將近10個小時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沒有周末和節假日。
三年下來,她算了一下,差不多10000小時。
大學四年,她獲得了專業一等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還獲得了全國英文演講比賽的冠軍。
參加國際會議,可以做到完全無障礙溝通。
畢業后,張萌順利成為外交官。
刻意練習讓張萌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最好的回報。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刻意練習呢?
刻意練習包括3個關鍵步驟,明確目標;分解目標;高度專注。
張萌的目標是變學渣為學霸,考年級第一。當她明確了這個目標后,她開始制定計劃,分解目標,每天早起一個人在小樹林一心一意練英語,且不低于3小時,并積極參加英語大賽。
最終,她從學渣逆襲成為學霸,所有獎學金都拿了個遍,甚至還沖出了學校,和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大學生挑戰。
張萌練習英語的這段經歷完整印證了刻意練習的意義就在于,它可以讓我們的努力更精準、更有效。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清晰的目標,每天都在麻木地重復,從不愿意跨出舒適區。
有人說,人類最瘋狂的思維就是,每天做同樣的事情,卻渴望收獲不同的結果。
這樣的人,和機器有什么區別?如果只是本能地重復,我相信,機器將會打敗大部分人類。
所以,只有擺脫低級的方式,我們的努力才會真正有意義。
而它的秘訣,就是刻意練習。
04.人生有復盤,才可能翻盤
對于成年人來說,走出了校門,也就踏上了一場孤獨的旅程。沒有了師長的教誨,也缺少高人指路,成長仿佛就像是一場孤獨的探索。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分成了兩類,一類人工作按部就班,生活波瀾不驚;另一類人,卻似乎一直都在不停地前進,職業和生活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原本都是同一起點的人,為什么差距會越來越大呢?
區別就在于,有些人在主動探索,時常反思,有些人則只是隨波逐流,被動適應。
有反思精神和沒有反思精神的人,即便起點相同,但終局一定不同。
引導自己養成反思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復盤。
復盤過去的工作成果,有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有哪些不足的有待改進的地方?下一步計劃怎么做?這就是復盤。
復盤新學到的知識,有哪些知識是第一次聽說?有哪些知識以前聽說過,但理解不夠透徹?有哪些知識可以用于實踐?有哪些知識可以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這也是復盤。
復盤的意義在于,不僅能引導我們回顧反思,發現問題并糾正,更能促使我們學會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一個經常做復盤的人和一個沒有復盤習慣的人相比,即便同讀一本書、同做一件事,他的收獲和思考會更多,成長自然也會更快。
成長的路上,有很多的陷阱和彎路,但聰明的努力者,一定是那些懂得繞過彎路、跳過坑的人。
不是所有的錯,都要犯一遍,才能收獲成長。
也是不所有的苦,都要吃一遍,才能變得聰明。
養成復盤的習慣,做一個聰明的努力者,減少不必要的犯錯,避開沒必要踩的坑,才是努力的正確姿勢。
努力不是作秀,不是行為藝術,而是以思考和行動為核心。
沒有復盤的人生,跟裸奔有什么區別?
當你學會了復盤,你的人生,才會有翻盤的可能。
05.
張萌說,
“人的努力有三個境界,黑著法,摸著打,瞄著打。
把努力比做打靶,有的人是在黑暗中閉著眼睛瞎打,這是黑著打;
有的人是邊打邊摸索,根據結果,不斷調整自己的打法和策略,這就是摸著打;
有的人卻是眼明心亮,瞄準了再打,這就是瞄著打。
要想成功逆襲,我們需要的就是瞄著打的這種高明的打法。”
大多數人試錯的承受能力有限,掌握的資源更有限,如果什么事情都必須要等到吃了教訓,才知道要改變,那我們成長的代價未免太高。
向比我們更聰明的人學習,把他們身上好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學過來,變成自己的,我們將能一步步擺脫低效、甚至無效的努力。
縮小時間顆粒度,增強對時間的感知,精打細算地利用時間;
了解精力狀態,做好精力管理,工作學習才能更高效;
刻意練習,樹立目標,分解目標,專注高效,努力更有價值,
經常復盤,回顧反思,總結經驗,計劃改進,才能持續精進。
掌握普通人逆襲的這4個秘訣,相信每個人都能學會更加“瞄著打”這種更高明的打法。
努力的意義,一定不是為了做平庸的大多數。
只要不喪失改變的勇氣和決心,以及必要的智慧,就沒有不可改變的人生。
嘿,書友們,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點個在看呀~
笑薇:南方姑娘遠嫁西北,靠讀書寫作時間實現自由生活。曾在企業打過工,也在體制內試過水,當過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執著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