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為證~
問題一:為什么有吸引力的東西更好用?
原因是這樣一個邏輯:有吸引力的東西使人愉悅-》人在愉悅的狀態下對小錯誤有更大的包容態度并且更有創造力和富有想象-》更好的適應和使用這件東西。
問題二:什么是大腦的三個運作層次?
1. 本能:人的最簡單的反應機制,通常是一種應激反應,例如恐高
2. 行為:大部分時間大腦是在做行為層次的運作,例如司機熟練的開車、樂器演奏者熟練的彈奏樂器、你在家切菜
3. 反思:思考
問題三:不同場景下產生了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情緒影響用戶使用產品的行為和想法。就像問題一里說明的有吸引力的東西會更好用,相反的東西更難用。例如,警告彈窗的設計就應該與溫馨提示的設計不同。警告會讓人產生焦慮等負面心理,讓人更加注重細節,所以多展示一些字也是沒問題的;溫馨提示給用戶以舒適的正向情感,用戶更能接受新的建議和改動。
問題四:三種層次的運用是指什么呢?
作者很簡潔地給出了三個層次與產品的特性關系表現:
本能層次的設計 》產品外觀
行為層次的色環境 》使用的愉悅和效用
反思層次的設計 》 自我形象、個人的滿足和記憶
有了這三種對應,理解三種層次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就更加具體了~
問題五:有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產品嗎?
當然是為不同需求的用戶設計不同的產品,否則不會存在一種產品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不同用戶的需求體現出來的產品三個層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書中提到了“需要”和“想要”,“需要”是人們的真實需求,“想要”是人們的心理欲求。讓我想到福特造汽車的經典例子了~ “用戶需要的是一輛更快的馬車”,而福特卻成功地給用戶一輛汽車。這個經典的例子很好的說明了一點:用戶心理欲求是更快的交通工具,真實需求是更快的馬車。用戶的心理欲求才是真正需要得到產品設計者關注的,這也是福特汽車成功的原因吧!福特是一位很成功的產品經理了~
問題六:我們的情感與產品的關系是什么?
特別的東西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們承載了特別的回憶或聯想。它們幫助擁有者喚醒了特別的情感,所有特別的東西都會喚起往事。很少有人在意這個特別物品的本身,重要的是故事,曾經刻骨銘心的時刻。
我們特別迷戀那些獨特的能夠讓人心靈愉悅或深情回憶的東西。我們真正迷戀的不是某個東西,而是那個東西代表的意義和感受。
以上摘錄的是書中的原話,被戳中了~也被這幾段話帶入了自己曾經的回憶里了,此處省略1千字。說回正題,其實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物品或者產品承載了我們的情感或者回憶那么這些物品或者產品對我們意義非凡不想割舍!
所以在產品設計中如何營造或者搭建用戶與產品的這種情感紐帶呢?
本章提到了與用戶建立正向反饋情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還有用戶對某個品牌產生的某種情感。分別舉例來說,那些通過我們手工制作或者搭建出來的產品往往讓我們更喜歡,是因為成就感;用戶對品牌產生的感情又怎么講呢?例如,我自己很喜歡蘭蔻這個品牌的化妝品,那么我在購買或者收到禮物或者參與一些跟蘭蔻品牌有關的事情時很愉快,這就說明了品牌對我產生了正面的情感。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品牌會找大牌明星來做代言了,這些明星的粉絲也會自然而然成為這個品牌的粉絲了。相當于是建立了一種情感關聯。
Upd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