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產出過眾多優秀的電影,特別有一類是改編自現實事件的電影。他們希望通過電影藝術讓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廣為人知,更希望通過電影能推動社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電影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因為它能帶來思考與改變,甚至能推動法律變革。就像廣為人知的《熔爐》上映后產生了熔爐效應,引起了人們對特殊群體的關注,最終政府設立“熔爐法”以加強對未成年人和殘障人士性侵的懲戒力度。不過,這篇文章并沒有提到《熔爐》,因為我在看了許多催淚影評后,一直沒法鼓起勇氣觀看這部電影。
下面會提到的每部電影都是以悲劇結尾,無不催淚,但是我覺得,比電影本身更悲傷的是“本片改編自真實案件”。
【殺人回憶】
上映時間:2003年? 豆瓣評分:8.6
奉俊昊導演的經典之作,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華城連環殺人案改變。
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連續發生十起婦女強奸殺人案,作案手法極其殘忍。這起案件動用了史上最多的警察介入調查,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兇。如今15年的追訴期早已過去,就算抓到兇手也沒用了。
在我心中《殺人回憶》可以堪稱完美,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從攝影、剪輯、演員表現力、劇本、配樂,各個方面無可挑剔。
影片一方面是對那個荒謬、腐敗時代的折射。另一方面影片的結局也告訴大家,兇手是個普通人,可能是你我他,可能也在觀看電影,想到這里讓我不寒而栗...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上映時間:2010年? ? 豆瓣評分:8.4
主演:徐英姬 / 池成媛 / 樸政學 / 白秀蓮 / 黃民浩
金福南是一個善良溫和的農村婦女,她從小生活在一個極度男尊女卑,蠻荒的小島上,從未踏出過這里。她對外界的一切認知都來自于兒時的玩伴海媛。長大后的海媛離開小島,來到大城市首爾讀書,生活。她獨自一人在首爾的金融界打拼,忍受著各方面的壓力,漸漸變的自私、冷漠。
福南這么多年來一直任勞任怨,然而她的丈夫和家人都視她為豬狗,肆意踐踏她的尊嚴。福南要承擔所有家里的,田里的重活,她被島上任意的男人強奸,她的丈夫稍有不順便是拳打腳踢,甚至當著她的面嫖妓。福南逆來順受的隱忍著一切,因為她有希望寄托,她希望女兒能成為在大城市自由自在的海媛,而不是另一個福南。
然而,女兒被丈夫意外致死澆滅了她心中所有的希望,好朋友海媛在面對警察詢問時選擇了說謊,這一切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終于,她舉起鐮刀,砍向了那些傷害她,侮辱她的人。說實話,這一刻我是替她開心的,她終于懂得反抗了,雖然這也是我們不愿看到的最慘痛的一刻。
整部電影充斥著對現實的諷刺。生活中有太多福南的好朋友海媛這樣的利己主義者,他們表現看似光鮮亮麗,然而內心卻極為自私冷漠。不論有什么事情發生,他們的第一選擇都是自保,而不是勇敢的站出來說實話或者伸出援助之手。就像最近引爆網絡熱議的劉鑫和江歌事件,劉鑫在事件發生后既沒有對江歌母親的上訴施以援手,也沒有站出來將事實告訴大家,不就是活生生的寫照。
身而為人,除了明哲自保外,總還要有些其他的血性吧!
【那家伙的聲音】
上映時間:2007年? 豆瓣評分:7.4
主演:薛耿求 / 姜棟元 / 金南珠 / 金英哲 / 宋永彰
此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他的父親是當時著名的新聞主持人,全家住在富裕的江南區,所以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在一個多月后,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尸體。經法醫鑒定李炯浩于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于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并索得2億韓元。
整部電影充斥著悲涼、壓抑、無助,孩子失蹤的40多天里,不僅得不到孩子的一點消息,還要受到歹徒的心靈折磨,這對父母該是怎樣的絕望。
而全片最后那段,導演公布了當年警方錄下的歹徒最后一段錄音。兇手的錄音聽起來是那么藐視,讓人憤怒卻沒法發泄。
(“我給他吃了藥,因為我遇到他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冒了......他正在睡覺,你們聽好,請打開汽車的后座,而且要讓燈亮著......對,打開門,讓后備箱開著,然后你去面包店等我,但你得把鑰匙留在車里......打開后備箱,對,打開然后再關上......你做了什么?后座有人,我說后座有人!夫人,你一定要注意到,老實說,我不相信你的丈夫......你得明白這一點,懂嗎......你們應該知道,你們不想讓李亨浩死吧?哈哈哈......”)
這是最后的錄音的翻譯,真實兇手的聲音。隨著追訴期的失效,這也成為韓國歷史上一大懸案。
錄音結束后,電影也就結束了。我想導演的意圖是讓大家不要忘記這一切,不要忘記曾經有這么一個小天使受到了惡魔的傷害。即使還沒抓到兇手,我們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無所畏懼,會勇敢的面對一切,不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
【素媛】
上映時間:2013年? ? 豆瓣評分:9.1
主演:薛耿求 / 嚴志媛 / 李來 / 金海淑 / 金相浩
此片改編于2008年韓國趙斗淳性侵案件。
一個下雨天,獨自走在上學路上的8歲小女孩素媛,遇到醉酒大叔趙斗淳,遭其殘忍性侵,造成其終身殘疾,身心受到重創。
對這部電影和這個事件,我悲痛的說不出任何話來。只不過最近看到新聞,這個案件的罪犯原型即將出獄,韓國四十幾萬人聯合請愿反抗。
我想說對于這樣的敗類,千刀萬剮都不為過,衷心地希望韓國民眾的請愿能成功。
【孩子們】
上映時間:2011年? ? 豆瓣評分:7.4
主演:樸勇宇 / 柳承龍 / 成東日 / 朱進模 / 成志婁
此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1991年,韓國大邱某小學的5名男孩,結伴上山抓青蛙時失蹤,音信全無。
時隔11年后,2002年,5名少年的遺體在臥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他殺,但至今未查明兇手。
這是韓國三大懸案改編的電影中最晚上映的一部,其他兩部《殺人回憶》和《那家伙的聲音》都獲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其實相對其他兩個案件,這個案件在當時的影響力是最大的,據說共出動了30余萬警力。但是,這部片子給了我《殺人回憶》的感覺,卻沒有給我同樣的震撼。劇本雖然邏輯合理,但更像在平淡的敘事,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氛圍烘托不夠強。電影的最后導演有意的暗示著兇手是誰,主觀太過明顯,與其這樣似說非說,不如將悲劇性的懸案渲染到底。
【追擊者】
上映時間:2008? ? 豆瓣評分:8.4
主演:河正宇 / 金允石 / 徐英姬 / 金裕貞 / 鄭仁基
此片改編自韓國殺人魔柳永哲事件。
2003年9月以來,首爾男子柳永哲接連殘殺了至少19名漢城地區富裕階層老人、電話應召女郎和上門按摩女性,創下了韓國犯罪分子的殺人“最高記錄”,成為韓國史上頭號連環殺人兇手。
畢竟是追擊類事件,影片節奏非常快,每一次以為可以抓到兇手的時候,總會有豬隊友出現。電影一直在諷刺韓國警方的無能與瀆職,無論是在警察廳放走罪犯,還是導致美珍被找到的玩忽職守的女警察,都充滿著導演的憤怒。
同時電影也在表達對人性的立場。還存著一絲善良的皮條客拉著小女孩的手—她的媽媽被自己排出去接客結果喪命,他的內心也許是爆發后的平靜,也許是經歷這些得到的救贖...
寫在最后
據統計,自2003年以來韓國一共上映了30多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類電影都不約而同的引起社會大討論,甚至推動了立法和改革。
我覺得韓國這類電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于電影分級制度。韓國于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 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這樣以來,一些有暴力犯罪,性侵害,血腥的電影才得以上映,更多的人才了解到我們生活的社會的另一面是怎樣的。
就像《殺人回憶》導演奉俊昊所說:“沒有獨裁和審查,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希望有一天,在我們國家也能出現這樣改變制度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