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元宵都要過了,你還要拿大過年的做借口嗎?

元 宵 節 快 樂!

1.

在傳統文化中過年是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三十結束,也就是說過了正月才叫過完年。但是在我們的習慣認識中一般過了元宵,基本這個春節就算結束了。那些我們在春節里面偷下的懶也是時候該還了!

撇開一些特殊職業不談,想必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已經上了一個星期的班了。不過在這一周里沒有什么實質的性工作,所以我們的整體狀態還是放松的,加上元宵節也沒有過,在春節期間滋養的很豐饒的拖延癥還是占據著我身體的控制權。

這一句“年還沒過完呢,起碼過了正月半還來得及!”也成了我的口頭禪。

2.

那些2016年年底許下的改變也如往年一般“一直在進行,從未堅持久”,就連去年培養好的每晚睡前看書的習慣,也毀于旦夕。本計劃在過年期間看的一本書,結果到現在才看了一半而已。

猶記年前那篇《是的,我是被2017的,我還沒準備好!》里寫給自己那句: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與近日看書里梁漱溟老爺子提到儒學就是“廓然大公,物來順應”的思想不謀而合。

但是這和佛學又不同了,譬如之前看完蔣勛老師的《舍得,舍不得》這本書是主要是講《金剛經》的,也可算為佛學思想吧。佛家主張的就是放下,一切皆空,放下一切,連放下也放下。這樣思想的書也可以讓你看的很暢快!

所以正如梁漱溟老先生所說的佛家與儒家的不同,解釋的還算精妙,我在這里摘抄一段:

儒家離不開人生,它不像佛家小乘佛法要涅槃寂靜,要出世,儒家并不要那個樣子,儒家就是要在人世間活動。儒家就是要像我們這樣做一個完全真的人,它不要做神,它就是跟我們一樣,穿衣吃飯,飲食男女,它就是這樣。

3.

但是這里說的并不是儒家就是無條件的放任自己了,不是的,它是建立在對自我的認同上,“完善自己,升華內心”是大前提。它說教你的只是一種人生態度,并不是生活方式,正如就是說要去理解你懶惰的這個毛病,才能更好的去改正它!

“心靈理解到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為它們受苦。” ——斯賓諾莎《中國哲學簡史》中引用

只是在這新年將過之際,諫勉自己,連元宵都要過了,就不要再拿大過年的做借口啦!

最后,不好意思,又寫成雜文了,新年第一篇,就這樣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2.11 星期一 天氣晴 12月11日清晨音頻 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們100天精華內容領讀營的第90個...
    陽明AGI閱讀 336評論 1 11
  • 走過人來人往,才發現不喜歡也得欣賞。風,吹斜了飄落的雨絲,打在油紙扇上,濺起朵朵雨花,落在腳旁,像音符在...
    牛犇子閱讀 517評論 2 0
  • 三年前的春天,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VR產業的明星創業公司Oculus,讓創業者們看到VR的風口價值...
    蘇公子的人生航道閱讀 226評論 0 0
  • 小徑草色漫無際,荒郊春花別有意。 一騎長驅南塘棲,三五成群野外炊。
    十年如夢閱讀 203評論 0 1
  • 017年第4期百人工程 47號 Susie 2017年5月25號打卡 1.【音頻】清華幼兒英語 0b Unit1-...
    029108296e5b閱讀 19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