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了。
我清楚地知道,我需要解憂。
而且重在“解”字。
那種對未來不確定的茫然感,那種交流被硬生生中斷的憋堵感,那種被冤屈急需解釋的訴求感,已經扼住咽喉,沒有合適的傾吐對象,沒有合適的表達契機,沒有疏通信息管道的工具,空有積極的行為動機,孤軍奮戰,蒼白無力。
正如你能感受到的,用盡洪荒之力,我填滿每一個時間段,做一個學霸,涉足不同的領域,在不同的人群中游走,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是那又怎樣,始終是向外吸取能量,抵消內部矛盾對精力的耗費,只有那內部矛盾得以消解,才能真正放輕松??!
你到底要什么呢?你問。我不知道我真正要什么。我說,我要健康,于是朋友們送我養生茶、給我煲養生保健食品、帶我吃大餐、帶我到處玩耍……
我用郭念鋒的心理健康十標準來自我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心理的行事準則來衡量,指標所示,皆是正常范圍??墒菫槭裁次疫€是感覺不開心呢?為什么我會這般多愁善感呢?
似乎還伴有意志下降、社會功能部分受損、易激惹、易感動落淚、時空感拉長變形……
我可以做什么來改變這種心境呢?看幽默劇讀搞笑段子?我的笑點已經不是一般的高了,低俗的重復率高的梗,再滑稽的演繹方式,都是輕易笑不出來了。到處走走看看和朋友們融進大自然?從去年底到現在,抽出的時間一直在這么做,不然那三萬多公里的車程是如何跑出來的?看著大家開心,有種局外人旁觀者的感覺,或者開心地體驗過后,需要立刻進行下一波活動,不然一切迅速回歸原點。
或許解鈴還須系鈴人吧,滿世界拼命找到本尊,可是沒有默契,沒有對稱的話語體系,沒法營造適當的溝通環境,關鍵對話無法進行,或者不能給予真實回應,數度交流只能算單邊進行抱怨,互相嚴重索取情緒價值,每個付出都是一車好梨不如一個爛蘋果,每個矛盾都定性為你不理解我,所有的堅持都是靠親密感支撐著,疑慮仍是不得解除,問題不得解決。
如此循環反復,似乎陷入僵局。
就在混沌如同夢游般的偶遇、觀望、停頓、轉換之中,一聲巨響,猶如當頭棒喝,猛然驚醒,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要做的是什么,立馬轉頭,再不回顧。
為什么突然會清醒過來?我不知道,也許是“超我”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