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有人說最好的朋友不需要繃著發條似的來維持關系,當許久之后的再次相遇,甚至不用說“最近怎么樣?”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在火鍋上彌漫的霧氣中,捋起袖子,“我給你講阿”又或是推杯換盞,大著舌頭支支吾吾地說起從前愛慕的女孩,一起笑,也一起矯情。
而如今許多人患得患失,失卻了基本的安全感,換來的是近乎狂熱的占有欲:我擁有他,即不光擁有他的精神和肉體,連他的時間空間絕對與我共享,否則,便是對感情的不忠,對人際關系的背叛。?他們要耳鬢廝磨,要朝夕相對,以為這樣濃郁的感情足以使兩個人沉溺于漩渦,最大化的排除了外來環境因素的干擾。殊不知,執者失之。
詩人總是敏感的:“當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當我想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當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約而至。”
大一剛開學的時候,阿晨看上了隔壁專業的一個女孩,當他點開她的頭像看看又關掉,點開她的自拍看看又關掉,點開她之前的微博看看又關掉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攤上事了:他可能要拍拖了。
他來問我:“你覺得我能行嗎?”眼神頗為期待
我笑著調侃他“你說的哪方面阿?”他撇了撇嘴,轉身欲走。我趕緊拉住了他,像個算命先生,認真的想了想“勉強合格啦,不過你別著急嘛”
“不著急就沒啦!”說完他一溜煙跑出去了。?其實,阿晨不論顏值還是性格都挺好,只是有點不受拘束,天馬行空。
結果想都不用想,一個星期后的某天就看到他在街上摟著那個妹子散步,還沖我眨巴眨眼。不過,在那之后阿晨人也忙了,牢騷也多了。白天的卿卿我我以及晚上的煲電話粥真是讓他快樂并痛著。
我有種不祥的預感,但什么都沒說,只是在他周末梳洗打扮出門的時候抬起頭嚷著幫我帶飯阿記得!
果不其然,寒假的一天,他發來消息說他分手了,我說沒事,再找就是。他直接打來電話嘟嘟囔囔一通訴苦,大致就是他受不了每天簽到打卡似的問候與關心,認為那樣太虛假,于是自主的改成了看他心情,結果對方的簽到打卡沒有收到理想的回應,認為他的感情發生變質,又或是變淡,總之不良反應。假期的憊懶加上兩個人的性格也有較大偏差,于是和平分手。
電話最后我問他,“那你,還喜歡人家姑娘嗎?”
“我雖然沒對她說過一句我愛你,但我想,我終究還是愛她的”
嘟嘟...電話那頭傳來忙音,我放下電話,看著窗外半天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