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媒體采訪金融大鱷索羅斯,問他財富的意義是什么?
索羅斯是這樣回答的:
我非常欽佩我父親。他從不關心物質財富,而我這個兒子卻這么崇拜他,并且賺了這么多錢,這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我的確受我父親的影響很大,他告訴我,大腦的智慧比財富更為重要。對大多數人而言,財富代表著權勢。但對我而言,財富代表著自由。有了財富,我可以擺脫社會領域的萬有引力法則,這就是自由。
財富意味著自由,比財富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智慧。在《會賺錢的媽媽》這本書中,克里斯特爾?潘恩不僅通過身邊大量的成功案例將財務自由之路呈現在我們面前,也將家庭的智慧傳遞給讀者:永遠不要為了房子以外的東西負債。
作者克里斯特爾?潘恩是一位普通的媽媽,她從0到1創建了自己的事業:MoneySavingMom.com網站。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克里斯特爾?潘恩創業初期也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她曾經創建過婚禮資源定制網站,但是因為并不是自己的天賦所在,所以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她沒有放棄和氣餒,反而從中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這才有了后面MoneySaving Mom.com網站的成功。
《會賺錢的媽媽》從探討財務自由的核心開始,鼓勵讀者發現自己的天賦和激情,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個人特色的創業規劃,實現緩慢、聰明的事業成長。貫穿全書,克里斯特爾?潘恩傳遞出來的是不忘初心、永不放棄的精神力量。最打動我的莫過于那些看起來笨拙,實質上是智慧的生活觀念。
樸素的財務觀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財務自由的定義。在實現財務自由的道路上,首先我們要問問自己,對財務自由的定義是什么。財務自由是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還是家財萬貫、任意揮霍?
財務自由不僅和你的財務狀況有關,它還與你的生活理念相關。財務自由,首先應該是自由,然后才是財富。克里斯特爾?潘恩認為,真正的財務自由,能賦予我們掌控財富的能力,而不是被財富所奴役,能讓我們有能力規劃好自己的生活,并能夠力所能及的幫助到周圍的人。
相比于商業社會大肆鼓吹的消費主義,這種樸素的財務觀更符合我們普通人過好日子的需求。
發現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如果在我們的天賦上面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更容易做出一番成就。
有句話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莫過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從中賺到錢。我們對事情的的熱愛能讓我們遇到困難和障礙的時候,能夠頂風前行,不畏艱辛。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的天賦是什么?我們的熱愛在哪里?不管你是喜歡縫紉、畫畫、廚藝,或者是設計、藝術、商業管理、幼兒教育,在開始自己的事業之前,我們都應該想清楚自己擅長并喜歡的領域。
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我們能把自己的天賦和激情,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結合起來,開發出對適合自己的商業構想。
慢就是快
在我們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很多人恨不得,做一件事情,馬上就能看到效果,馬上就能得到回報。所以,一些短期速成的課程才會變成爆款。但是克里斯特爾?潘恩不同,她堅信緩慢的成長,她認為一步一個腳印的穩定增長,更能帶來財務上的可持續性。比如,將一項業務做得駕輕就熟了,再去開展下一步業務,這樣自己的能力會隨著業務一同增長,不會因為心浮氣躁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
任何領域,任何技能,都需要花費時間去練習、去犯錯、去改正、去琢磨,才能夠形成基本的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技能水平。如果只是上一個幾天的課程,就能掌握的技能,要么是技能本身很淺顯,要么只是知道了皮毛。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常常把知道誤當做是掌握,所以才會眼高手低。
克里斯特爾?潘恩還強調,創業開始不要著急雇傭員工、大量采購。一方面,如果創業初期就負債,會帶給你沉重的壓力,會引導你做出錯誤的選擇。另一方面,只有你親自動手去做,掌握了各個流程的要點,才能知道哪些工作可以讓別人去做,哪些領域必須由自己來把握。
永不言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在家庭遭遇困境的時候,還是在事業建立起來面對阻礙的時候,克里斯特爾?潘恩都踐行著,始終如一,永不放棄的精神。
當有人問起她成功的秘訣,她只是回答:
沒有什么秘訣,我只是努力工作。
除了周日,她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博客,十幾年如一日。當他們的網站遭遇危機時,她也曾經氣餒和想要放棄,但是經過一番思考和調整,她仍然堅持下來了。
我們都會在某一個時刻懷疑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懷疑過后能重新出發。成功不是從不懷疑,而是一邊懷疑一邊堅定的走下來。
《會賺錢的媽媽》不只是一本關于財富自由和事業規劃的書,也是一本充滿生活智慧的書,它告訴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的路上,要時時回顧自己的初心,平衡不斷增長的事業和家庭之間的關系。我們賺錢的初衷可能只是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為了實現個人價值,那么,無論何時,都不要盲目為了金錢,忘記自己當初為什么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