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開小妖
1
昨天,有一位朋友給我留言,喬喬,文章寫的越來越好,你也愈加厲害了!
乍一聽,這話是在夸我呢,但是細想一下和他認識好幾年了,幾乎沒有主動找我說過話,有時回復我信息不是“哦”就是“嗯,還好”!
是他性格內斂不善言辭么?一開始我也這樣認為。
直到前一陣子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醒悟!
不是他不善言辭,是我不夠層次。
那天,看見他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帖子,我隨即在下面評論了,幾天后再一次查看他的帖子,沒有回復我,而是回復了幾位高知。
于是,我厚顏無恥的找其中一個高知詢問,結果得到的答案是這位朋友話多,喜歡插科打諢,很風趣幽默,我勒個去,不是吧,高知見狀立即截圖以證自己所言非虛。
是啊,我和他相比較,他是重點大學畢業,對我高冷正常,誰讓人家甩我一截呢!
中國自古至今就是這樣,講究形式主義,小時候看成績,長大了看學歷。
好像不止我在糾結這個問題,知乎上有人評論說:學歷是敲門磚。
學歷決定你的下限,也就是入門;能力決定你的上限,未來的發展。
學歷重要嗎?重要,就企業和事業單位來說是這樣。但能力更重要。
2
從上幼兒園到高中,老師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甚至在校廁所外墻磚上還有用白石灰寫的幾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仿佛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文藝好點老師和家長說你不務正業,不知有多少學渣和我一樣造人奚落過,然后獨自呆在角落默默看風景。
還記得孩提時代那會兒,一些家長不讓自己的小孩兒和學渣在一起玩,還有些同學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只和達官顯貴的孩子相互交流,仿佛這樣才能夠提升逼格,以及為自己尋求捷徑征途。
一次,我帶皮筋到學校,隨著下課鈴音叮鈴叮鈴響起,我和幾個同學不約而同的來到校操場跳皮筋。這時有個學霸想加入,嘻皮笑臉的望著我說,我想和你們跳皮筋可以嗎,我立即眉頭一挑,咧著嘴回答,不行,我們人夠了。
不是我尖酸刻薄,是學霸優越感強。
她平時走路帶風,如上所述喜歡跟非富即貴又或是學霸人物溝通,呈現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姿態,高冷、傲嬌。
最叫囂的并不是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而是時時流露出一副很惋惜的樣子,說著,替你們捉急大了怎么辦。
語文一不小心考了78分,她會說,哎呦,還不錯,這會總算對得起你爸媽了。
握草,敢情學習考高分都是為父母不是為自己???不是為了豐富內涵擴建知識體系,讓自己變得優秀,有朝一日成為棟梁之才混的風生水起,實現財務自由么?還是學霸呢,這都什么邏輯?。ㄋ⑿铝宋胰^好么?)
不是我考的還不錯,也不是對得起爸媽含辛茹苦賺錢供我念書,是你眼里只有錢權不可一世的門縫窺人好么。
3
過去考導游那會,我和同學L一起去旅游局報名,門口圍了不少遞資料的,按照流程提供資料需要復印一些東西,路上冰激凌、冰紅茶、燒烤都是我主動拿毛爺爺,復印費我搶先一步掏錢付款,當然,小錢而已,又是同學。
想著大夏天的,我又這么熱情爽朗視金錢如糞土像仆人一樣鞍前馬后,問東問西,要什么口味加不加辣椒,總該換來一句,辛苦了,謝謝你。
可笑的是劇情沒有按劇本走,同學L輕描淡寫的說了句,我還有事情要辦,你沒事就回去吧。然后,拉著旁邊一個一本大學的要逛街去,問題是她們之前不相識,因共同來旅游局面試結緣。
同學L這種看人眉睫、趨炎附勢的精神,真心不敢恭維,當聽她說完這些話時,內心有那么一丟丟的不舒服,黯然失色,相比之下,我的學歷是不如她們,我考上的機會幾乎為零。名額有限嘛。
可那又怎樣呢,學歷固然重要,但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并不只是看學歷,不乏一些高分低能的人。
真正的有能力者是通過獨自死磕文字,去培養洞察力,學會思考不斷踐行,讓理解力逐漸變強而達到自我提升的過程。
在死磕自己的同時一直熱衷心理學,知己又知彼才是最好的自我提升完善,在夜以繼日的查資料和復習中堅持了幾個月,最后拿到Offer的是我。
4
有時候覺得吧學歷就像張十元紙幣,如果你錢包里有一沓零用錢,似乎這十元紙幣可有可無,也就過個早而已;但反過來看,如果你錢包里面額最大的是十元,就不單是解決溫飽而是改善改變,那學歷對你人生來說就相當重要了。
“老干媽辣椒醬”名號在貴州僅次于茅臺,還遠銷國外,可創始人陶碧華女士至今大字不識一個。
羅胖也在羅輯思維中提到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是手藝人活的更自在,因為這其中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只要給的價錢合理,誰又會和錢過不去呢。
年前的同學聚會上,勇開著奧迪A6閃瞎眾人,上學那會他可是班上有名的學渣,初中畢業就混跡江湖,如今豪車代步,看來在社會大學這所大染缸里混得不錯??!據他自己交代拉過板車、開摩的、跑保險…… 十余年間一直處在社會最底層掙扎,在看盡人生百態,嘗盡人情冷暖,積累經驗后貸款承包了一座山搞種植、養殖,不愁銷路,年收入達到100w+了。
我通過死磕自己后,拿到了導游資格證可以帶團游歷世界,玩轉ps為電子刊物設計配圖,業余做網絡寫手一些文章被百萬大號轉載,如今又做了公號狗。
換個角度去看,學歷和能力又是一脈相承的,當你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最大的區別在于角色身份的轉換,由學生仔變成在社會獨當一面的人物。
比如,你應聘進企業了就需要為企業掙錢,用人單位需要用最小的成本來篩選和培養一個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產值的員工,這個時候看什么,是學歷;進體制了需要給體制服務,在晉升崗位時,你就會被動的被領導過濾篩選,判定是否值得培養,這個時候重要的指標,是學歷。
因此,你的價值也就是能給別人帶來多少價值!
由此可見,學歷重要嗎?重要!能力重要嗎?重要!但分職業和場合。
不要因為自己有學歷就沾沾自喜,看不起學渣,或許在你十幾二十年寒窗苦讀后就是在給一個學渣boss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