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聽起來不接地氣。雖然我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正兒八經參加一個讀書會,還從來沒有過。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我的理解這并不是一句嘉獎,很多時候是指人脫離實際。
01 我是怎么讀書的?
我平時是怎么讀書的?當然是自已獨自讀。
買一個本書或是我感興趣的人/書里提到的書。給自己限定個時間,如果不是太難讀,一般在一周內看完。我每天地鐵通勤時間有兩個45分鐘,我稱它為我的“地鐵書房”。
把打動我的句子,用熒光筆畫上、折頁,很少數的情況用便簽寫下我的感悟和疑問。大多數情況下根本沒有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更沒有轉化為行動。
看完一本放回書柜,開始看下一本。
02 Read for Action(RFA)流程
8月18日周五19:00~21:00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也是第一次參加Read for Action(RFA)讀書會,為行動而閱讀!讓人耳目一新!
Read for Action(RFA)流程
1.? ? ? 四五人一組,每人各帶一本與主題相關的書籍。注意:是自己沒有看過的書。
2.? ? ? 1分鐘畫出你希望從這次讀書會得到什么?帶著什么心情回家?
然后大家輪流用1分鐘把它說出來。
3.? ? ? 1分鐘解讀封面和封底,在便簽上寫出想問作者的一個問題。
4.? ? ? 再用1 分鐘的時間,概括出自己認為書的核心內容,并把想問的問題說出來。
5.? ? ? 8分鐘自由閱讀法。閱讀自己手里的書,寫出自己的收獲。
6.? ? ? 大家各自用2分鐘向大家介紹手里的書。聽眾們寫出打動自己的關鍵詞在便簽上。
7.? ? ? 讓書開始轉圈,每個人花2分鐘的時間,瀏覽傳遞過來的書,并把自己想問的問題,寫在便簽貼在書上。
8.? ? ? 讓書轉圈,直到自己的書回到自己手里。
9.? ? ? 花2分鐘思考伙伴的提問,挑1~2問題來回答。
10.? 最后,各自結合自己寫下3個的關鍵詞,用2分鐘說出參加這次讀書會后,自己將會開始什么行動。
03 如何用閱讀連接世界
這次的主題是:如何用閱讀連接世界。
我沒有帶書,就從行動派的書架上取下一本劉希平的《天下沒有陌生人》,這是我曾聽到過的一本書,還沒有讀過。
我選書有的匆忙當時的想法是:今天的主題是通過閱讀連接世界,這本講述與陌生人建立連接,也是連接世界的一種方法吧!
書名是《天下沒有陌生人》,我心里其實是有問號的。怎么可能天下沒有陌生人呢?標題黨吧!
當我打開目錄頁的時候,第一部分看到“貴人”兩個字,我似乎一下就懂了。
人首先要成為自己的貴人,才能得到貴人的相助,甚至有機會成為別人的貴人。目錄里也提到了“鼓勵”。
8分鐘閱讀的時間,我僅僅看了目錄。更多的是想到了我在得到專欄看到的李笑來老師的文章。或許底層概念的打磨,對人認知的改變真的很大。這本書基本只需看目錄,我已經了解到大概。我相信書里大部分內容,在我的只是體系里已經建立了相關的架構,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來閱讀,我是認可這本書的觀點的。
劉希平老師是資深公關人,從他的經驗里,對貴人有一套他的理解。我想或許他和李笑來老師是知己吧!不同背景的人在闡述相關概念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更加豐富了讀者對同一個概念的理解。
參加讀書會的小琦,帶的書是《把時間當作朋友》,看來也是一位笑來粉。
04 我的收獲
這次讀書會的體驗,我感覺很新鮮。有一種終于把書讀“活”了的感覺,書會跳脫出來和我自己對話。
和一群人一起讀書,同樣也能夠培養4大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最終體現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結果。
以讀書會這種單純的方式相處,世界真美好!
05 我的行動
Read for Action(RFA)我的三個關鍵詞:“速成”、 “貴人”、“價值”。
“速成”——沒有“快速成功”這種的情況,“快速入門”倒是可行的。需要重視累積的力量,看上去的毫不費力,往往需要非常努力的付出。對我而言,現階段,需要練習寫作,加入007不寫就出局,每周一篇寫七年和一群人一起成長。
“貴人”——成為自己的貴人。不要總是期待他人的鼓勵和幫助,自己鼓勵自己是剛需中的剛需,自助更重要。
“價值”——結交朋友需要考慮自己能否為他人提供價值,還是回到了“自我成長”這個核心。不攀緣,不說八卦不論是非,是我認為與朋友交往需要秉承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