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澄水去鎮上的苗木店將6株葡萄苗取了回來,又到王爺爺家請教怎么種植。
到了王爺爺家,沒有看見王爺爺。王奶奶告訴澄水王爺爺去捕撈河蝦了。
前幾天清明節,澄水折了柳枝插在門楣上,當時柳柳也在,澄水還給她編了柳枝花環。柳柳嫌花環太素,又采了好幾種小花點綴,兩個人戴著柳柳改造過的花環,像花仙子一樣。
柳柳讓澄水給自己拍了好多照片,不厭其煩的拗造型,撒嬌賣萌使得澄水滿頭黑線,最后掐了柳柳的小臉蛋,柳柳才善罷干休。
去墓園祭拜時,澄水回想起以前每年這個時候爺爺都會給她編柳枝花環,帶她放風箏,打秋千,到墓園祭掃。那時的她并沒多少傷感,只是覺的氣氛肅穆,有點壓抑。
現在自己一個人回來祭掃,想起故去的爺爺,以及昔日歡娛的時光,心里惻惻悽悽。
給先人修正了墓地,上了香和供品,又敬了酒,跪在爺爺的墓碑前,眼淚無聲的掉下來,止都止不住。
兜兜轉轉,自己又回到了原點。當初那么向往遠方,旅居過那么多城市,失眠的時候心里想的念的是故鄉幽邃的星空,清澈的山溪。現在自己終于又回來了。
王爺爺回來的時候捕撈了好多河蝦。山溪里野生的河蝦個頭不大,生猛活潑,青綠色的薄軟外殼上帶有淺色的斑紋,蝦身呈圓柱形,殼脊圓潤,蝦頭清澈可以看呈暗紅色的蝦膏,蝦肉呈半透明玉色,清甜可口。
“王爺爺,你抓的蝦好多呀!”澄水蹲下身子伸手去逗弄小桶里的河蝦,小蝦一甩尾溜掉了。
“丫頭,今天中午在爺爺這吃飯,爺爺做蝦給你吃。”王爺笑呵呵的對澄水說。
“王爺爺,我今天到鎮上把葡萄苗買好了,我不會種,又沒有工具。王爺爺你經驗豐富就幫幫我吧!”澄水站起身來向王爺爺求助。
“嗯,你等我一下。”王爺爺將魚網掛起來晾著,又拿了工具。得知澄水不在自己家吃飯,又將捕撈來的河蝦分了澄水一些。
澄水稍一推辭王爺爺就裝作很生氣的樣子,最后澄水只好收下,王爺爺也高興起來。
幫澄水將葡萄苗種好,又囑咐了一些澆水施肥的訣竅,喝過茶之后王爺爺就回去了。
柳柳離開之后,澄水便一個人住在半山腰修葺一新的老房子里。接到的設計也有了思路,最近一段時間帶著相機去山林里釆集了很多素材。大部分是一些樹木皮膚的紋理。
木瓜,四照花,山茱萸,白皮松,毛梾,七葉樹,君遷子,青榨槭,雞爪槭,毛泡桐……這些淺綠色,灰白色的斑駁的木膚紋理淡雅樸拙,用在這一次瓷盞釉面上,效果非常好。
澄水在工作室里不斷善自己的設計,大致確定了一組紋理和用色,器形什么的還要進一步斟酌。
看看時間也不早了,澄水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淘了一點米煮了米飯。
庭院里木盆中王爺爺給的河蝦正在清水里暢快的游動。經過整個冬季清冽河水的蕩滌,河蝦吐故納新,開春又臨近產卵期,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身體肥碩堅實,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吃河蝦講究原汁原味,一般是白灼或籠蒸,喜歡濃郁厚味的也可以拌炒。
澄水比較喜歡白灼,趁著蒸米飯的間歇,將河蝦洗凈,倒進加了姜片的清水里煮到變色撈出裝盤。
又用香醋,生抽,糖鹽調了蘸汁。盛了一小碗米飯在餐桌前坐下,澄水夾了一只紅通通的小蝦,剝了蝦殼不蘸醬汁,蝦腦紅色脂膏誘人,入口蝦肉肥厚緊實,因為沒蘸醬料,更加突顯蝦膏的濃郁和蝦肉的爽脆清甜。
又剝了一只蘸上調好的醬汁,入口鮮甜肥嫩。滋味渾然天成。
蔬飯飲食,尋常而又真實的生活,才是歸屬吧!它安全,沒有棱角,溫暖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