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S
簡介
術語解釋:
SME:Short Messaging Entity,短消息實體。它可以接收或改善短消息,位于固話系統、移動基站或其他服務中心內;
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消息服務中心,負責在基站和SME間中繼、儲存或轉發短消息;移動臺(ME)到SMSC的協議能傳輸來自移動臺或朝向移動臺的短消息,協議名為SMTP(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Protocol);
SMPP: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短消息點對點協議;
SMCGWMS或SMCGMSC:SMS-Gateway MSC,SMS網關。接收由SMSC發送的短消息,向HLR查詢路由信息,并將短消息傳送給接收者所在基站的交換中心;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歸屬位置寄存器。用于永久儲存管理用戶和服務記錄的數據庫,由SMSC產生。SMS網關與HLR之間的協議使前者可以要求HLR搜索可找到的用戶地址。它與MSC與HLR之間的協議一起,能在移動臺因超出覆蓋區而丟失報文、隨后又可找到時加以提示。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動交換中心。負責系統切換管理并控制來自或發向其他電話或數據系統的拔叫。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訪問位置寄存器。含有用戶臨時信息的數據庫。交換中心服務訪問用戶時需要這些信息。
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務(SMS)是指能夠從移動電話發送和接收有限長度的文本信息,是一種在移動網絡上傳送簡短信息的無線應用。世界上第一條短信息是1992年在英國Vodafone的GSM網絡上通過PC向移動電話發送成功的。
短消息業務主要包括點到點(Point-to-Point)短消息業務與小區廣播(Point-to-Omnipoint,蜂窩廣播)短消息業務。點到點短消息業務即通過MO(MS發起短消息業務)和MT(MS終止短消息業務)將一條短消息從一個實體發送到指定目的地址的業務。
發送短信好比是通過郵局寄信,從發送方發送出來的信息(純文本)被儲存在短信息中心(SMSC),然后再轉發到目的用戶終端。當移動臺關機或不在服務區時,短消息發送會失敗,但短消息中心會保存該短消息,并在HLR中設置等待標志,一旦用戶開機或返回服務區,GSM系統會及時通知短消息中心重發消息給用戶終端。
短消息中心是獨立于GSM網絡的一個業務處理系統,主要功能是提交、存儲、轉發短消息,并完成與PSTN、Internet等網絡的互通,以實現來自其他SME(Short Message Entity)(如:人工臺/自動臺、咨訊平臺等)的短消息的傳遞。
注:因為存儲在SMSC中的短信很多,其中的短信不一定能及時轉發到接收方手機中,如果其中的數據庫已經存儲滿了,那就無法接收新的短信。所以接收方經常不能及時收到發送方的短信,尤其是節假日期間發短信的人多,短信的延遲時間更長。
在手機中有個短信中心號碼標識使用的SMSC,這個號碼一般都是從SIM中讀出的,不能修改。
手機設置中有發送報告(Deliver report)選項,是手機發送短消息成功后,在有效期內被對方接收或沒有接收后,SMSC會反饋給發送方的一個提示消息。
注:有效期是指在將短消息成功送達用戶前,在SMSC中的儲存時間。因為存儲在SMSC中的消息數量巨大,如果長時間保存,會耗費大量資源,所以對于國內網絡,此參數無效,不起作用。
與短消息收發有關的規范主要包括GSM 03.38、GSM 03.40和GSM 07.05。前二者著重描述SMS的技術實現(含編碼方式),后者則規定了SMS的DTE-DCE接口標準(AT命令集)。
短信內容通常有三種編碼方式:
7位編碼-每條短信可以容納160個字符;
8位編碼-每條短信可以容納140個字符;
16位編碼-每條短信可以容納70個字符;
通常短信內容中如果只有英文和數字,則可以輸入160個字符,如果有中文則只能輸入70個字符。
許多手機在短信編輯器的右上角有數字顯示短信容納的字符個數超過160或70,那是系統默認可以輸入超長短信的字符個數,也就是用戶可以一次性輸入多條短信內容;雖然編輯時感覺是一條短信內容,但實際發送時,是拆分成多條短信發送,付的費用,也是多條短信的費用;接收方可能收不全內容。所以發送短信的內容最好不要超過160或70個字。
短消息類(class)的概念:
根據指定存儲的位置,短消息分為classO~3四個類,也可以不指定類別(no class),由移動設備按默認設置進行處理,存儲到內存或者SIM卡中。在TPDU的TP-DCS字節中,當bit7~bit4為00xl、1111時,bit1~bit0指示消息所屬類。
00——ctass O,接收的時候只自動顯示內容,不會被保存在手機或SIM卡中,例如小區廣播Cell Broadcast。
01——class 1,默認儲存在手機(ME)中,除非在手機中可以手動設置存儲位置(譬如SIM,則就會存至SIM)。
02——class 2,默認保存在SIM中。
03——class 3,可直接傳輸到終端設備TE,如將手機接上電腦并使用相應的軟件,則會存于電腦上;若沒有接上其它設備,就取決于手機自身短消息的默認存儲位置。
存儲在手機中的短信可以包含時間信息,對于存儲在SIM卡中的短信,則不支持存儲時間信息。
通常在手機接收到短信時,會在狀態欄顯示提示圖標,并自動播放提示鈴聲;但對于某些場景,如在音樂播放器中播放音樂、運行游戲和播放視頻文件等的時候,不顯示狀態欄且已經在播放音樂,此時可將播放提示鈴聲改為震動,以提醒用戶收到短信。
手機中存儲的短信個數有限,如果手機狀態欄上的短信圖標不停的閃爍,可能是短信已經存儲滿了,要經常刪除無用短信。許多手機都提供了配套的同步軟件,可以利用此工具將短信傳到電腦中保存,或利用手機提供的短信備份功能,將短信保存到手機的存儲卡里。
與傳統的語音服務相比較,短信服務的特點如下:
1 SMS是通過控制信道傳輸的,可以通過GSM和GPRS網絡傳輸。有的手機中提供選項通過哪個網絡發送,大多數手機沒有此選項,默認通過GSM網絡發送。建議選擇手機可以通過兩個網絡傳輸,這樣當GSM網絡擁擠時,可以通過GPRS網絡傳輸。
信息的發送和接收可以在GSM網絡上與語音、數據和傳真服務同時進行而不會對彼此產生任何干擾,即使當移動臺占線而無法通話的情況下仍可接收短消息。
2價格低廉。一條短信息160個字節的數據量和大約1秒鐘的語音呼叫所占用的空間大致相當。
3數據傳送速率和時延。因為SMS使用低速信令頻道,這個頻道為多種傳輸所共享,所以速度相對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