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不知道你收到這封信將會是在哪一年的哪一個月的哪一天?是不是很驚訝呢?
我是中年時期的你,與寫信相比,其實更想能夠與你面對面進行交談,那樣的話我就可以覺察出你的眼睛是否依然清澈,笑容是否更加甜美,模樣是否呈溫和慈祥狀,對人事物的看法是否愈發理性和客觀。因為這些都可以促使現在的我更好地學習,更好地修煉自己。
聽說歲數大了之后就會時常回憶從前,你有沒有回望過曾經走過的那段心路歷程呢?雖說無比的艱辛,但最終我還是咬緊牙關掙扎著在半年內走出了人生低谷。兒子出國留學之后,我更是融入進一個仁愛助人的環境里學習和成長,之后便如雄鷹般脫胎換骨的重生了。
攝影、音樂、繪畫、旅游、寫作……曾經晦暗的天空迎來了曙光,生命也漸漸舒展開身姿,呈現出它柔軟的另外一面。陽光開始照射進心靈深處,驅趕著積累許久的寒冷。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在心靈成長方面,我關注起張德芬老師的微信公眾號、閱讀很多這方面的文章,于是就有了很多的心靈提升和成長。
你還記得嗎?我是在我現在這個年紀上擁有了偶像,一個學習的榜樣,只是有些與眾不同,Ta不是影星不是球星不是歌星及其它的星,而是明朝杰出的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更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陽明。我學習他創立的“心學”,努力以此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身邊時常有朋友很好奇我的自律性怎么會那么強,原因很簡單,你一定也很清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希望孩子在未來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就得先成為那樣的人。
心靈的修煉伴隨一生,我真的很好奇,想象著未來你的修為能夠達至何等程度。
真心期待你我相聚的那一天早日來到,讓我們不眠不休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對了,你來的時候順便也帶上兒子,讓他們倆也見上一面吧。
永遠愛你的我
20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