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 ?周四 晴
一大早和婷婷同學一起去南京南站坐上去杭州東的高鐵。車廂里人不多,原計劃在車上看書的我和婷婷同學,速度的昏睡過去,直到到杭州東。
第一站是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尋找到一號線,悲劇的我們發現身上只有三塊錢零錢。正準備去換零錢,看到瘋狂排隊買票的人群,嚇的差點昏過去。
這時候,婷婷同學~突然發現! 可以用支付寶取票!馬云爸爸太強了,居然連地鐵票都支付寶!全國第一家!大寫的服氣!
(這張圖是為了膜拜馬云爸爸,在出站時候拍的)
(到國美南山校區,一號線到定安路站下車)
杭州的美讓人驚心,每一次來都覺得夢一般讓人難忘。被綠色包裹的建筑,和諧共生。城市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生長著。
(以下是中國美院南山校區)
美歸美,言歸正傳,我們此次目的是來看第三屆國際青年插漫雙年展噠~
于是一路賣萌開掛問到展覽的地址。
然而!
然而! 展覽中心并沒有開門!
畫展已經完美陳列在展廳,然而,無情的大鎖鎖住了我們的期待!
好吧,你們以為這樣我們就放棄了?
并沒有!樂觀的我們并沒有灰心,覺得晚一點一定會開門,所以就先去了美院美術館欣賞了另外一場優秀的展覽。(話不多說,上圖)
這張作品,真的非常喜歡。整個作品立意新穎,是一首歌,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段驕傲。人物眾多,可是每一個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充滿豐富的情感。每一個字都是手寫的~ 底紋都是做舊的時代感。(下面放兩張細節圖)
上面兩張致敬梵高和培根的油畫,也相當喜歡。感覺畫的是靈魂,色調柔美,筆觸豪放。
我覺得本次展覽最大的亮點,是融入了內蒙古和新疆的一些優秀作品。這類作品在江浙滬一帶展出頻率較低。可以借著內蒙古和新疆人民的雙眼,看到發生在他們的土地上的故事。令人興奮不已。
上面這張圖,是內蒙古的一位老師創作的。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想起曾經一個朋友跟我說過的,他去過的內蒙古大草原,天空是絢麗的,彩虹一樣。而在這張畫里,我想我看到了他描述的天空。 感覺到畫家在努力的把真實表現出來。大塊面的筆觸,感受到北方的豪情萬種。
突然間就理解了那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有如此輝煌燦爛的歷史,有眾多的民族,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在不停的追逐別人的文化。其實停下來,看一看,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是如此的打動人心。
粗略的欣賞完MFA大展之后,速度奔向我們期待已久的插畫展~
然而,你能不能還不開門!
好想撬鎖~ 蒼天啊,大地啊~
然而,你們以為我們這就屈服了么,并沒有!
我們決定吃完午飯,補充體力之后,繼續去!
婷婷建議我們去國美食堂。兩個人趕到食堂后發現
1、菜快沒有了
2、必須要用學生卡
(食堂的逼格還是很高的,作為高等藝術院校,顏值不高怎么能)
然后默默離開,去點了餐。
速度吃完,滿血復活之后,我們~~
又一次~~沖到插畫展~~
然而! 真的沒有開門啊!依然沒有開門啊!
兩個人開始懷疑人生。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下午的插漫工作坊在象山校區已經開始了。果斷放棄了我們心心念念的插畫展。坐車去了象山校區。
感受一下象山校區:(皂片沒拍幾張,幾乎一直在聽講座,聽到晚上十點多)
我天,這是校園啊,我覺得這活脫脫就是個公園好么~
找到二號了劇場坐下來,臺上坐著的是中國美院插漫教研室的陳敏副教授和插畫師葉露盈。
不知道兩個人的可以百度一下。
美女學霸葉露盈,其作品《洛神賦》,大家感受一下:
她的繪本創作思路是:用簡單的線條定格想象的力量。有兩種創作思路。
第一種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先有故事,再根據故事畫圖。
第二種是先有圖,再有文字。繪本開始之前用火柴人的線條,勾畫很多畫面,一張張的放在地上,畫完之后,覺得哪張畫面適合什么樣的語言,就會寫上。
陳敏老師說:有很多同學問到,如何畫出自己風格的插畫作品呢??
首先你得對美術史的時間軸有了解,現代美學,材料運用。找風格接近的畫風,一些獲獎作品學習。
之后,列出很多案例,給我們分析。如《會飛的小鴨子》
如lisk的《四重奏》
她本身就會演奏提琴。《四重奏》是她因為音樂而創作的繪本。主要講四個小朋友從小到大,經歷友情,愛情,分離,想念四個階段的成長經歷。四個篇章以四個朋友的視角來描述,有痛苦、開心、憂慮、想念。這四種感覺、四個人的成長經歷組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似的人生篇章!
如《十字迷宮》
陳敏老師最后說,你的作品就是你對生活的態度。要有話說,真誠的說。作品的背后需要有理論支撐,包括認知心理學等。
工作坊結束之后,快速進入了下一個工作坊:
央美繪本工作室等楊忠副教授和向華老師。
央美等繪本工作室,從楊老師創立初期,到現在,已經12年了。12年前,繪本在群眾中還不普遍,而今天,繪本教育已經普及開來。老師們一定也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耐心。
兩位老師讓我非常感動。首先,他們說,我知道,聽到那么多干貨,你們一定很辛苦。我們就站著給大家分享好了。
而后,他們在分享每一個學生時,他們記得每個孩子的特點,外號,和故事。這讓我非常震驚。老師在說到他們時,臉上洋溢的幸福溢于言表。我能感受的到,那份有著深深鏈接到師生情。
他們說:不要先想著市場,而是從自己的內心,內心本我的作品去尋找自己,將會是很好的作品。
教學是一直在變的,我們需要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形成對話,讓他們把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
引導學生用最熟悉的主題,最熟悉的題材作繪本。
下午的整個工作坊就結束了。吃完晚飯,立刻回到劇場,晚上依然有優秀的課題呈現給我們。
張迅老師分享 獨立漫畫的創作與傳播。(遲到了,前面的分享沒有聽到)
老師提到:一個漫畫的呈現,里面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獨立漫畫,就是討論自我。
理性的克制,情感的傳播。
當晚最吸引我的,是中國美院插畫漫畫教研室表演的插畫音樂劇。(照片拍的不多,但是有部分拍了短視頻,如果有需要的,歡迎下方留言)
插畫音樂劇,我簡單給大家描述一下:一個團隊現場通過畫畫,通過之前做的道具,和聲音特效大師現場制作音效和演奏背景音樂,呈現一組無字劇。因為沒有文字,必須保持一定的專注度。要不然可能會因為錯失細節而無法理解故事。
當晚五場表演都很精彩,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二組,《人頭樹》。一個非常荒誕的故事。可是很有意思。 五組劇的總指導老師是josh老師。他們用了十天的時間創造出來五組故事。 這五個插畫音樂劇 1.自己編故事
2.考驗即時繪畫能力,不同的繪畫技能,還有手工比如紙偶等。
3.確定音樂是怎樣得
然后不斷練習,讓大家都能理解,能獲得一些思考。
老師最后說,他也更喜歡那組《人頭樹》的故事,怪怪的,有趣的。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讓別人明白一個道理呢?難道有趣不夠么?難道有趣不重要么? (感觸非常深刻)
整個一天下來,收獲很多。因為篇幅有限,顧不能把所有資料一一呈現。如果有小伙伴需要圈圈拍的一些資料,包括部分小視頻資料,歡迎下方留言郵箱,發給你。當然,如果可以順便為圈圈辛苦碼字給個贊賞,那就更好不過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