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開復老師的《向死而生》,感慨萬千。
人終究會面臨死亡,但大多數人卻刻意逃避這一點。待到死亡真正臨近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做,人生浪費在了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追悔莫及……
開復老師把自己罹患癌癥的經歷稱作自己所修習的“死亡學分”,講述了他患癌癥前后的心態、人生觀、世界觀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把自己的經歷和心路歷程整理成了這本書,希望讓更多的人不必修習這“死亡學分”,也能找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過好無悔的一生。
書中提到,人在面對疾病、死亡、悲傷等重大失落時,會產生“五個階段”的心理反應——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開復老師親身經歷了這整個過程,從一開始的“為什么是我”的怨恨,慢慢過渡到了“為什么不是我”的平靜和反思。
在治療期間,他讀了大量健康和靈性方面的書,想要發現這世界更本質的東西。他認識到了世界上有絕大多數的事情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有一種更強大的力量主宰著這個世界,應該始終懷有一顆謙卑的敬畏之心。反觀他過去的人生信仰“世界因我不同”“改變世界”則反映了潛意識里的傲慢和自我膨脹。如今,他把自己的人生信條修改為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把過去自己向外索求的心回歸到了自身。
既然擴大影響力、改變世界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呢?怎么樣的人生才是沒有遺憾的呢?
1)擁有健康,2)創造’難忘時刻’;3)盡力做好自己,不必改變世界;4)活在當下
他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健康上面,不再像過去一樣透支自己的身體,也在書中提到了很多我們可以參考的行之有效的飲食、睡眠、運動、減壓等方法;
他回顧了過去的人生中自己的家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讓我深深觸動,在他生病期間,家人對他的照料也讓我真切的看到了家人無條件的愛才我們真正最寶貴的財富,痊愈后的開復老師,也把陪伴家人變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更多的我們,不必修習“死亡學分”,也能發現人生的真諦,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愛你最愛的人。
以下為原書內容摘錄:
喬布斯曾說過:“記住你即將死去”。這句話如今已成為我的座右銘,每天提醒我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因為所有的榮耀與驕傲、難堪與恐懼,都會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如果察覺到自己沉溺于擔心會失去某些東西是,“記住你即將死去”會是最好的解藥。
他說道:
人生何必在乎自己留下了什么,更重要的是:
- 我們是否憑著良心做每件事?如果每個人都這么做,世界是否會更好?
- 我們是否用無條件的愛來對待周圍的人?
- 我們是否能夠真誠對待自己,然后真誠對待別人?
- 我們是否真誠體驗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是否度過有所學習、成長的人生?
- 那些和我們特別有緣的人,打從心里特別喜歡的人,我是否感恩他們?我是否曾花最多時間和這些有緣人在一起?
- 如果人生真要留下什么,那就為世界留下心存善念的孩子,讓他們一代又一代的將世界的希望與愛傳遞下去。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書中提到的閱讀書目:
《與神對話》
《陪伴生命》凱瑟琳·辛格
《天堂的證據》:天堂的三條規則,你沒有恐懼,你不怕犯錯,你被愛擁抱
《身體使用手冊2》
《給工作忙碌者的睡眠建議》
閱讀時間 3h20min
讀書筆記時間 5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