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者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的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對照著內容想起我平時的話語,溝通模式,表情,氣氛等,說是暴力溝通,一點不為過,不是我想暴力,而是潛意識中隱藏著暴力,覺得別人比你差,應該為你服務,必須幫你忙,細細一想,站在對方的角度,我自己也受不了,得到的肯定是不配合,反抗,雖然嘴上答應了心里很不服的心理與行為的不一致。有了這種潛意識,說出的話就帶有指責,批評,命令的語氣,表情自然很嚴肅,氣氛隨之會緊張,溝通自然而然就不會很暢通啦,因為對方聽了這些話后,很容易產生情緒,而不是聽清你說話的內容。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很基礎的四個詞,被博士寫成了一本書,研究成了一個學問,開發成了一個讓人愛、和諧與幸福的課程,內心的愛自然少不了,最主要的是他的價值觀吧。
他信奉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以溝通的,向往和平和諧的,所以愛可以化解一切,如冰雪公主的神奇魔力,在真愛面前都會化為烏有。暴力一詞,暴力的潛意識,暴力的語言,行為,一切都可以用愛去平息。
我平時說話時很少用“我看到/聽到......”作為開始,上來就是評論,“你真自私等等”,導致對方原本很無私的一人聽到這些話時,內心很無辜很傷心,可我自己也沒有覺察到,雖有時能感到話說重了對方的一些不自在,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我的情緒,就是書中說的很少表達自己的“感受”,感覺很虛偽,像是活在套子里的人,被套子把自己與外界隔離起來,而我又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人,我有七情六欲,我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的需求,不能及時把自己的“請求”向外界發射出去,越憋越煩,只能自我被憋壯,身材越來越不好,皮膚越來越差,各種人際關系也差到了極點。
現在我試著用書中學到的話語去和身邊的人溝通,盡量全身心傾聽對方,理解對方的話里話外的真話,及時地表達出我的觀察與感受,詢問他的需要與請求,同時也表達出我的需要與請求,不再吝惜我的真誠,反饋,也能適時恰當地表達我的憤怒與失望,感覺自己真實了很多,輕松了很多。
更多時候,我還不能熟練利用這一套話術,只能先暫停幾分鐘,讓自己揣摩一下,組織一下語言再去表達,我想,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不論對于我還是對方,都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理解對方,加深彼此的聯系。話術,說白了,用的久了,就會轉化為說話的習慣,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潛意識與意識,又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愛的能力!真是一個良好的循環!
我還在試用階段,但已嘗到了運用這一套“話術”的甜頭,你也可以開始哦!